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18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97 篇 农学
    • 7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77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0 篇 工学
    • 356 篇 农业工程
    • 298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8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3 篇 理学
    • 310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1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3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4 篇 水土保持
  • 43 篇 黄土区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4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5 篇 刺槐
  • 25 篇 根系
  • 24 篇 生物量

机构

  • 1,47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0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4 篇 余新晓
  • 114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1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0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王云琦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81-1190 订阅
排序: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08年 第2期28卷 195-198,210页
作者: 张富 余新晓 陈丽华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系统地论述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概念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根源。阐述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全面地总结了我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的成果,并以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来源: 评论
生态工程建设贵在技术创新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S2期30卷 260-261页
作者: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来源: 评论
黄土区果农复合系统种间水分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08年 第6期28卷 110-114页
作者: 云雷 毕华兴 任怡 吴坚 陈攀攀 马雯静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选择黄土区7种典型果农复合类型,进行野外实验布设。利用土钻取样和烘干称重法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果农复合类型土壤水分含量的水平方向变与垂直剖面变规律,分析了黄土区果农复合类型种间水分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牧交错带地表覆盖物对土壤入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08年 第1期28卷 1-5页
作者: 卢晓杰 李瑞 张克斌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土壤入渗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采用样线调查法进行地被状况调查,并在所设样线各样方内对应进行入渗试验。通过对外业数据的处理、分析,对各种地被状况影响入渗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地生物结皮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22卷 147-151页
作者: 张克斌 卢晓杰 李瑞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物结皮的生态意义,本文以宁夏盐池为例,采用样线调查法进行结皮及植被调查,并在有结皮和无结皮覆盖两种情况下进行入渗试验。研究表明:北方半干旱区生物结皮对植物生长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过程。在风蚀环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庆市四面山林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研究与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08年 第4期22卷 95-99页
作者: 王伟 张洪江 李猛 程金花 王波 卢炜丽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四面山几种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容重、砂砾含量及非毛管孔隙度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具有显著相关性。非毛管孔隙度、砂砾含量与土壤饱和导水率成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收藏 引用
干旱区研究 2008年 第4期25卷 507-513页
作者: 秦伟 朱清科 刘中奇 卜楠 安彦川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根据吴起县20块样地和60个样方的退耕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迅速恢复期(1~4年)、初级更替期(5~13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 第1期15卷 23-27,31页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张晓明 杨锋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河道-湿地-缓冲带复合指标的京郊河溪生态评价体系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10期28卷 5149-5160页
作者: 高阳 高甲荣 李付杰 冯泽深 北京林业大学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河溪是陆地水环境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河溪近自然生态评价是以自然状态河段为本底值,对人为活动或自然条件突变所造成的退河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作整体健康评判.基于河道-湿地-缓冲带复合指标的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夏盐池平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08年 第3期28卷 39-43页
作者: 弓成 温存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盐池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并测定了4—10月各主要植物群落样地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根层以下为不透水层的平沙地,各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小到大依次为:赖草(Leymus secali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