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44 篇 期刊文献
  • 9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17 篇 农学
    • 72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4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31 篇 工学
    • 364 篇 农业工程
    • 305 篇 水利工程
    • 144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9 篇 理学
    • 315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医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6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6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1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生物量

机构

  • 1,49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3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2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8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宁夏大学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300 篇 余新晓
  • 119 篇 朱清科
  • 102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7 篇 丁国栋
  • 73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吴斌
  • 45 篇 朱金兆
  • 43 篇 张宇清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魏天兴

语言

  • 1,7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重点实验室"
1742 条 记 录,以下是701-710 订阅
排序:
土壤生物工程在北京市琉璃河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1年 第2期31卷 108-111,251页
作者: 王颖 高甲荣 娄会品 顾岚 钱斌天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检验土壤生物工程措施在河流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河裸露坡岸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河段坡面的溅蚀、面蚀、沟蚀以及侧渗侵蚀等土壤侵蚀现象,采用扦插、灌丛垫、埋根和梢捆等几种土壤生物工程措施对河流岸坡进行近自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水剂对硫酸铜溶液吸收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3期39卷 146-149,156页
作者: 戴欣 王百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探索保水剂对硫酸铜溶液的吸收性能,明确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吸水时间为3 h时不同保水剂用量(0,2.5,5.0,7.5,10.0 g/kg)对20 mmol/L CuSO4溶液、吸水时间为3 h时5.0 g/kg保水剂对不同浓度(0,10,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森林土壤碱解氮和全磷空间分布规律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 第5期39卷 77-80页
作者: 张振明 宋思铭 吴海龙 文璐 程黎霞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八达岭地区土壤层(A,B,C)碱解氮和全磷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泛可里格插值绘制了土壤碱解氮和全磷质量分数C层的空间分布图,应用分类回归树模型(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中紫色土区小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流失关系
收藏 引用
水利学报 2011年 第3期42卷 329-336页
作者: 尹忠东 左长清 苟江涛 贾俊姝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48 清华大学理学院 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根据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总结报告,建立小流域土壤流失量、轻度以上侵蚀土地面积与农地、林地、荒地、其他用地面积无截距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小流域土壤流失量与不同侵蚀强度土地面积无截距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种造林模式对北京人工水源涵养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 2011年 第6期18卷 75-78页
作者: 白麟 杨建英 韩雪梅 王俭成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认识不同造林模式对人工水源涵养林土壤肥力的影响作用,2010年8月在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人工水源涵养林试验示范区内,选择了2008年植造的油松+五角枫+紫穗槐(Ⅰ)、油松+橡栎+五角枫(Ⅱ)和山桃+板栗(Ⅲ)3种模式营造的人工林地,设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夏毛乌素沙地3种常用固沙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年 第3期27卷 58-63页
作者: 崔强 高甲荣 李柏 钱斌天 刘法 张金瑞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宁夏盐池751500
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选取50 m×50 m规格的典型无明显结皮的半固定沙地和有明显结皮的固定沙地各1块,应用Ripley′s K函数的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方法,对飞播条件下混播区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羊柴(Hedysarum laeve)和花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园林绿废弃物堆肥用作花卉栽培基质的效果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 第9期31卷 7-13页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任忠秀 张骅 郝利峰 张婷婷 罗丹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按栽培基质物料及物料配比不同设计基质配方,开展了大花马齿苋、矮牵牛、彩叶草3种草花栽培基质的研究。选择大花马齿苋、矮牵牛和彩叶草的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系数与TOPSIS集成评价法综合评价不同基质对3种草花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对月季生长、开花及体内养分元素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年 第4期 59-64页
作者: 任忠秀 聂立水 张强 孙兆地 郝利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选用月季盆栽试验,以等养分水溶肥料、5-氨基乙酰丙酸盐溶液和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为试验材料,用清水做对照,研究了三者对月季生长、开花及植株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更有利于月季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下草本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1年 第1期31卷 103-108,261页
作者: 高艳鹏 赵廷宁 骆汉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山东省究州市林业局 山东兖州272100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密度的刺槐林、榆树林、油松林、侧柏林、油松刺槐混交林等林下草本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人工林生态功能恢复评价和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林下草本植物共有36种,多以阳性植物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第Ⅲ副区小流域降水空间异质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1年 第5期31卷 235-239,263页
作者: 李海光 余新晓 傅恒 刘奇 武二喜 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降水的空间异质性是水资源管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吕二沟小流域为例,从地形地貌角度对黄土高原第Ⅲ副区小流域尺度上降水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现出流域上游>中游>下游的特性,并且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