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7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8 篇 农学
    • 167 篇 林学
    • 45 篇 作物学
    • 25 篇 园艺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131 篇 工学
    • 114 篇 林业工程
    • 12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25 篇 理学
    • 101 篇 生物学
    • 25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质学
  • 13 篇 医学
    • 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20 篇 毛白杨
  • 17 篇 刺槐
  • 14 篇 油松
  • 13 篇 组织培养
  • 10 篇 四倍体刺槐
  • 10 篇 遗传转化
  • 10 篇 遗传多样性
  • 9 篇 沙冬青
  • 9 篇 杨树
  • 8 篇 同源四倍体
  • 7 篇 秋水仙碱
  • 7 篇 ssr
  • 7 篇 银杏
  • 7 篇 代谢组学
  • 6 篇 林木
  • 6 篇 叶片营养
  • 6 篇
  • 6 篇 胡杨
  • 6 篇 转录因子
  • 5 篇 愈伤组织

机构

  • 239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2 篇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
  • 10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7 篇 林木遗传育种全国...
  • 6 篇 河北省沧县国家枣...
  • 5 篇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
  • 5 篇 贵州师范学院
  • 5 篇 林木分子设计育种...
  • 5 篇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
  • 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5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北京市黄垡苗圃
  • 3 篇 北京市林木分子设...
  • 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3 篇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
  • 3 篇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
  • 3 篇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

作者

  • 76 篇 李云
  • 48 篇 li yun
  • 42 篇 孙宇涵
  • 25 篇 康向阳
  • 20 篇 李颖岳
  • 18 篇 sun yuhan
  • 18 篇 庞晓明
  • 18 篇 姜金仲
  • 16 篇 安新民
  • 16 篇 张国君
  • 14 篇 kang xiangyang
  • 13 篇 张金凤
  • 13 篇 沈应柏
  • 13 篇 王君
  • 13 篇 卢存福
  • 12 篇 li yingyue
  • 12 篇 pang xiaoming
  • 12 篇 袁存权
  • 12 篇 陈玉珍
  • 12 篇 wang jun

语言

  • 3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转沙冬青锌指蛋白基因AmZFPG烟草非生物胁迫抗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园艺学报 2013年 第4期40卷 713-723页
作者: 智冠华 史军娜 赵晓鑫 刘胜利 陈玉珍 卢存福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分析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锌指蛋白基因AmZFPG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AmZFPG受低温、干旱、高盐胁迫诱导表达,表明该蛋白参与多种胁迫相关的信号转导和应答反应。为进一步探索AmZFPG的功能,构建了真核表达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基因树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年 第5期33卷 148-160页
作者: 廖维华 安新民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到树木基因组弥补了其传统育种手段周期长、过程繁琐、性状难以人为控制的缺点。在过去20年,树木转基因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选育出多种携带外源基因的树木,并经过了限制性田间试验。国外开展树木转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香花槐开花不结实—雄性可育性机制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8年 第11期16卷 3650-3655页
作者: 周爽 朱莉飞 武寒冲 牛伟博 王华芳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研究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acia ***)开花不结实,即败育的主要原因,以可育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为对照,分别以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和人工杂交等手段,揭示香花槐花粉活力,传粉和结实能力。结果表明,以碘—碘化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倍体刺槐大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核农学报 2006年 第4期20卷 292-295,F0003页
作者: 郝晨 李云 姜金仲 刘洋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本研究通过观察四倍体刺槐花器,得出相应的花蕾外形态、大小、颜色和花序中不同序位花蕾发育时期与大小孢子细胞学发育时期密切相关。因此根据花器形态特征可判断大、小孢子发育细胞学的时期,从而为四倍体刺槐花器离体培养接种外植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DNA甲基化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遗传 2008年 第4期30卷 426-432页
作者: 夏晗 刘美芹 尹伟伦 卢存福 夏新莉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与基因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植物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植物中DNA甲基化的建立与维持是由多个调控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甲基转移酶类能直接作用于不同位点胞嘧啶甲基化,其中MET1主要负责保持原初CG位点的甲基化,CMT3主要负责保持CNG位点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及其成熟表型变异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8年 第6期44卷 34-38页
作者: 姜金仲 郝晨 李云 张国君 贺佳玉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对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过程及花器成熟表型进行常规和电镜扫描观察,比较分析2类刺槐在成熟花器表型方面的差异。四倍体刺槐的苞片、萼裂、花瓣、子房的数目及对称性与二倍体刺槐完全相同,均为↑K(5)C5A(9)+1,G(1∶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诱导银灰杨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年 第5期45卷 25-34页
作者: 李智群 孔博 程雪桐 李亮 张平冬 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目的】研究高温处理对银灰杨小孢子发生的影响,揭示高温处理导致杨树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旨在完善高温处理诱导配子染色体加倍、选育林木三倍体的技术。【方法】本研究以银灰杨为试验材料,利用38℃和41℃的高温,对不同减数分裂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冬青AmLEA5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收藏 引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年 第3期14卷 492-500页
作者: 赵晓鑫 刘美芹 师静 智冠华 刘胜利 张俊琦 陈玉珍 卢存福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对用固相扣除杂交方法从低温驯化沙冬青克隆得到的AmLEA5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种第5族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全长693 bp,含有1个29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8个氨基酸,预测Am-LEA5的分子量为10.6 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无性系林业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以杨树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年 第9期39卷 1-7页
作者: 康向阳 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随着林木育种和无性繁殖技术的进步以及森林工业的发展,无性系林业开始在世界人工林培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步进入无性系定向选育、定向栽培、定向利用的时代。该文针对我国无性系林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并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3期44卷 1-10页
作者: 康向阳 北京市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林木遗传育种是研究森林遗传林木良种选育理论与技术科学。其因林木地理变异规律研究而萌芽,伴随着遗传学基本理论体系形成完成奠基,在不断推动遗传改良以满足人工林高效培育的良种急需中实现林木遗传育种现代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