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62 篇 期刊文献
  • 21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08 篇 农学
    • 964 篇 林学
    • 53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78 篇 植物保护
    • 129 篇 园艺学
    • 63 篇 作物学
    • 13 篇 畜牧学
    • 13 篇 草学
  • 856 篇 工学
    • 468 篇 林业工程
    • 10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0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70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6 篇 农业工程
    • 5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2 篇 公安技术
    • 27 篇 水利工程
    • 2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 篇 软件工程
    • 13 篇 建筑学
    • 13 篇 生物工程
    • 1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23 篇 理学
    • 337 篇 生态学
    • 145 篇 生物学
    • 14 篇 地理学
    • 10 篇 大气科学
  • 88 篇 管理学
    • 5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6 篇 公共管理
  • 17 篇 经济学
    • 15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医学
  • 5 篇 文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79 篇 板栗
  • 67 篇 油松
  • 57 篇 生物量
  • 42 篇 人工林
  • 41 篇 遥感
  • 39 篇 长白落叶松
  • 38 篇 毛白杨
  • 37 篇 物种多样性
  • 34 篇 北京
  • 31 篇 华北落叶松
  • 31 篇 文冠果
  • 29 篇 长白山
  • 27 篇 光合特性
  • 26 篇 苗木质量
  • 26 篇 马尾松
  • 25 篇 容器苗
  • 25 篇 红花玉兰
  • 25 篇 杨树
  • 25 篇 栓皮栎
  • 24 篇 刺槐

机构

  • 2,292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29 篇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
  • 61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30 篇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
  • 2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28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26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25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21 篇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
  • 20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9 篇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
  • 18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7 篇 福建源华林业生物...
  • 16 篇 北华大学
  • 15 篇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
  • 15 篇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
  • 13 篇 国家开放大学
  • 13 篇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
  • 13 篇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
  • 13 篇 北京市门头沟区林...

作者

  • 192 篇 马履一
  • 183 篇 贾黎明
  • 136 篇 刘勇
  • 115 篇 骆有庆
  • 114 篇 郭素娟
  • 111 篇 李吉跃
  • 103 篇 贾忠奎
  • 98 篇 李国雷
  • 94 篇 郑小贤
  • 92 篇 李俊清
  • 86 篇 亢新刚
  • 81 篇 彭祚登
  • 78 篇 徐程扬
  • 73 篇 宗世祥
  • 66 篇 赵秀海
  • 65 篇 冯仲科
  • 62 篇 翟明普
  • 55 篇 苏淑钗
  • 53 篇 孙玉军
  • 52 篇 田呈明

语言

  • 2,473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森林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76 条 记 录,以下是1871-1880 订阅
排序: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震干扰后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12期28卷 5848-5855页
作者: 王梦君 李俊清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1976年该地区发生了震级为7.2和6.7级地震(松潘-平武大地震),给该地区森林植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地震遗迹的植被调查,研究了地震后不同干扰强度下,恢复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建成区绿地植物物种来源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学通报 2008年 第2期25卷 195-202页
作者: 郎金顶 刘艳红 苌伟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探讨北京市建成区绿地植物的物种构成、外来植物组成及其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采用机械布点和随机抽样法对北京市建成区绿地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北京市建成区绿地植物外来引进种173种,外来归化入侵种20余种;(2)外来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次生林树种空间分布及环境解释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8年 第8期44卷 1-8页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夏富才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分析次生林群落中12个树种的空间格局,阐述树木种群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多数环境因子和树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即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构;2)空间变异分割表明,环境因子主要制约幼树和小树的空间分布,而对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与三区二带理念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08年 第12期28卷 6379-6384页
作者: 孙立 李俊清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通过Arcgis软件,矢量化北京保护区边界,使得自然保护区成为研究底图中的斑块,参照位置的不同,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聚集度指数(AI)从而提出三区划分的假设,将北京市分成3个大的保护区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树木年轮照片测量的区段校正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08年 第10期27卷 1830-1834页
作者: 刘琪璟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树木年轮宽度可以利用数码照片进行测定,但照片的几何变形需要进行校正。本文介绍一种分区段对图像进行校正的方法,对各区段分别确定像素分辨率,以此计算对应区段内的年轮宽度。基本过程是首先按1cm或更小的间隔测定区段的像素密度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刺槐春夏季树干液流变化规律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8年 第1期44卷 41-45页
作者: 樊敏 马履一 王瑞辉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于4—8月对刺槐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刺槐边材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宽峰曲线,每日6:50左右启动,13:00左右达到峰值,19:3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没有明显的液流停止界限,夜间有较高的液流存在;夏季液流每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主要路旁绿化灌木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3期36卷 22-23,30页
作者: 万坚 徐程扬 周睿智 段永宏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分析了北京市7种主要路旁绿化灌木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7种优势植物对重金属元素有不同程度的积累,但积累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含量。小叶女贞和紫叶小檗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向地上分)较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体积分数倍增对4种植物幼苗气体交换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7期36卷 25-28页
作者: 刘娟娟 李吉跃 庞静 姜枫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在CO2体积分数倍增的条件下,研究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元宝枫(Acer truncatum)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叶片的气体交换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O2体积分数倍增条件下,4个树种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根粉蚧属一新种记述(半翅目,粉蚧科,根粉蚧亚科)
收藏 引用
动物分类学报 2008年 第1期33卷 141-142页
作者: 武三安 刘锦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报道采自云南勐腊的根粉蚧属1新种:三裂根粉蚧Rhizoecus tricirculus ***.。新种在形态上与日本种*** Takagi&Kawai,1971相近,但新种腹脐3个,且缺管腺。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系昆虫标本
来源: 评论
间伐措施对北京山区幼龄侧柏人工林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短期影响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年 第1期36卷 51-52,57页
作者: 徐昕 马履一 李春义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对不同间伐措施侧柏人工林下土壤碱性磷酸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和月份变化均引起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显著变化。在0<h≤10 cm土层,强度抚育后,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中度、弱度抚育和对照。10 cm<h≤20 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