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5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4 篇 工学
    • 72 篇 冶金工程
    • 3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电气工程
    • 5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理学
    • 2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2 篇 夹杂物
  • 6 篇 数值模拟
  • 5 篇 高炉
  • 4 篇 锂离子电池
  • 4 篇 精炼
  • 4 篇 超重力
  • 3 篇 浸出
  • 3 篇 钙处理
  • 3 篇 中间包
  • 3 篇 高炉炼铁
  • 3 篇 动力学
  • 3 篇 资源回收
  • 3 篇 热力学计算
  • 3 篇 烧结
  • 3 篇 微观组织
  • 3 篇 正极材料
  • 2 篇 还原行为
  • 2 篇 高炉喷吹
  • 2 篇 拉伸性能
  • 2 篇 冲击韧性

机构

  • 126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4 篇 河北省热轧板带钢...
  • 4 篇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 4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3 篇 北京北科环境工程...
  • 3 篇 建龙钢铁控股有限...
  • 3 篇 绿色低碳钢铁冶金...
  • 3 篇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
  • 3 篇 日钢营口中板有限...
  • 2 篇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
  • 2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2 篇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
  • 2 篇 广东华欣环保科技...
  • 2 篇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
  • 2 篇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 2 篇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
  • 2 篇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 2 篇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
  • 2 篇 河北省低碳冶金及...
  • 1 篇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

作者

  • 13 篇 佘雪峰
  • 12 篇 薛庆国
  • 11 篇 王静松
  • 10 篇 杨树峰
  • 10 篇 王广
  • 10 篇 郭占成
  • 10 篇 she xuefeng
  • 9 篇 guo zhancheng
  • 9 篇 左海滨
  • 9 篇 liu qing
  • 8 篇 刘青
  • 8 篇 xue qingguo
  • 8 篇 wang jingsong
  • 8 篇 zuo haibin
  • 7 篇 yang shufeng
  • 7 篇 成国光
  • 7 篇 焦树强
  • 6 篇 张江山
  • 6 篇 包燕平
  • 6 篇 wang guang

语言

  • 1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钢渣的一次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粉体技术 2025年 第3期31卷 168-178页
作者: 刁江 谷文凤 陶浩然 禹华芳 李鸿乂 谢兵 重庆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钒钛冶金及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Institute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for Advanced Materials Tohoku University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目的】研究钢渣一次处理技术、回收利用方式和管理现状,深入分析钢渣利用率低的原因,并剖析钢渣利用面临的挑战。【研究现状】综述主流钢渣一次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包括热闷法、热泼法、滚筒法、水淬法、风淬法;总结钢渣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铜铈比和煅烧温度对CuCeO_(x)催化剂CO催化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西冶金 2025年 第1期45卷 74-82页
作者: 韩美丹 王延江 佘雪峰 李晓海 葛志彬 田欢欢 薛庆国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 邢台054009 河北省热轧板带钢技术创新中心 邢台054009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CuCeO_(x)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铜铈比(1:2、1:1、2:1,摩尔比,下同)和煅烧温度(400、600、800℃)对C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自制催化剂测试装置对9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针对催化性能最佳的催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数据聚类及特征提取的高炉操作炉型
收藏 引用
钢铁 2025年 第3期60卷 45-55页
作者: 吴亚明 黄云 陶林和 吴志慷 蔡学斌 左海滨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四川西昌615000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合理操作炉型是高炉长寿、稳定顺行和获得良好经济技术指标的关键。基于某钢厂高炉生产数据,探究高炉炉型优化方法,为高炉操作提供科学指导。首先采用孤独森林法和箱型图法对数据进行噪声识别和处理,并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进行降维,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铸-轧界面高效衔接的SCM420H方坯连铸二冷工艺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冶金 2025年 第2期35卷 74-85页
作者: 郑子镭 王慧胜 张江山 刘青 陶镳 于湛 姜双海 王军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35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 湖南湘潭411100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湖南湘潭411100
无缺陷铸坯的生产对于实现连铸-热轧工序的高效衔接、降低能耗和确保热轧生产计划的顺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钢铁企业节能降耗、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某钢厂生产的SCM420H齿轮钢大方坯角部裂纹缺陷频发,缺陷修复与铸坯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EDEM的烧结矿卸料螺旋溜槽参数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烧结球团 2025年 第02期 21-29页
作者: 李相臣 王利刚 佘雪峰 马建军 郭玉静 李海鹏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烧结矿的转运方式直接影响其返矿率,成为限制烧结矿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针对采用传统斜溜槽进行烧结矿转运导致烧结矿返矿率偏高的问题,本文将传统斜溜槽改为螺旋溜槽,并在螺旋溜槽中增设挡板以降低烧结矿与溜槽底板的磨损,采用ED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具有钛空位的碳氧化钛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江西冶金 2025年 第1期45卷 47-54页
作者: 杨晨 张宝 肖九三 焦树强 朱鸿民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 珠海519080 日本东北大学先进材料物理化学系工学研究科 仙台980-8579
锂硫电池较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较低等优势,但也面临着硫导电性差、存在穿梭效应等问题。缺陷构建是优化硫吸附材料的常见手段,空位可作为硫和多硫化锂潜在的吸附位点,增强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以TiC和TiO_(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搅拌器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及其在CFD仿真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5年 第4期 242-251页
作者: 陈思远 张江山 刘猛 孙贯永 刘青 杨树峰 李京社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160
搅拌器广泛应用在矿冶领域如Cu、Pb、Zn等的提取以及铁水预脱硫中,CFD仿真是设计和优化搅拌器的重要手段,然而仿真过程中前处理阶段几何模型建立与结构化网格划分通常效率较低。通过使用编程语言Python和开源软件OpenFOAM,开发了一种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品位钛渣提取钛的过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5年 第4期 1291-1303页
作者: 蒋伟 薛济来 汪胜东 蒋训雄 谢思源 张登高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研究设计所 矿冶过程智能优化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针对低品位钛渣提取钛工艺技术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现状,综合采用化学分析、XRD、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钛渣中有价成分及矿物结构。据此提出以氯化铵作为活化剂进行焙烧活化-浸出除杂制备钛富集渣的工艺路线,并借助正交实验设计与优化,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N6203DS镍基高温合金与Y2O3陶瓷型壳的界面反应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耐火材料 2025年 第2期 99-104页
作者: 董龙沛 徐辉 赵云松 王振梼 甘有禄 王恩会 侯新梅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为探究Y2O3陶瓷型壳应用于某型燃气轮机IN6203DS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以下简称“IN6203DS合金”)低压工作叶片制备的可行性,采用Y2O3粉作为陶瓷型壳的面层材料制备Y2O3陶瓷型壳,基于工业级精铸试验研究了IN6203DS合金/Y2O3陶瓷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F钢冶炼全流程温度控制
收藏 引用
连铸 2025年 第02期 118-121页
作者: 孙北东 李志新 邢立东 南京升远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冶炼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
针对国内某厂IF钢生产过程中温度命中率低的问题,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冶炼各工序温度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厂IF钢生产过程转炉开浇炉和连续炉出钢温度命中率仅为55.56%和44.57%,且转炉整体出钢温度偏高。开浇炉和连续炉RH到站温度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