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65 篇 专利
  • 945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08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32 篇 工学
    • 23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99 篇 机械工程
    • 19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6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13 篇 电气工程
    • 8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2 篇 软件工程
    • 4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8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矿业工程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21 篇 经济学
    • 120 篇 应用经济学
  • 100 篇 管理学
    • 5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3 篇 工商管理
    • 1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6 篇 理学
    • 18 篇 系统科学
    • 10 篇 数学
    • 6 篇 物理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艺术学
    • 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医学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39 篇 伺服机构
  • 33 篇 伺服阀
  • 30 篇 航天企业
  • 25 篇 永磁同步电机
  • 25 篇 伺服系统
  • 25 篇 机电控制
  • 24 篇 设备研究所
  • 23 篇 控制设备
  • 23 篇 知识管理
  • 18 篇 仿真
  • 14 篇 研究
  • 13 篇 航天
  • 13 篇 伺服
  • 13 篇 机电伺服系统
  • 12 篇 航天产品
  • 12 篇 伺服产品
  • 11 篇 数值模拟
  • 10 篇 动态特性
  • 10 篇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 10 篇 轴向柱塞泵

机构

  • 3,011 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
  • 728 篇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 45 篇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
  • 38 篇 北京实验工厂
  • 35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2 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
  • 21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9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3 篇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
  • 11 篇 控制执行机构技术...
  • 11 篇 航天钧和科技有限...
  • 10 篇 北京天高智机技术...
  • 10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8 篇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
  • 8 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
  • 8 篇 无锡德林防务装备...
  • 8 篇 燕山大学
  • 7 篇 海军驻航天一院军...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307 篇 黄玉平
  • 212 篇 郑继贵
  • 139 篇 王燕波
  • 127 篇 郑再平
  • 126 篇 赵国平
  • 109 篇 于志远
  • 107 篇 赵守军
  • 106 篇 王春明
  • 98 篇 侍威
  • 94 篇 刘会祥
  • 85 篇 徐强
  • 83 篇 白玉新
  • 79 篇 崔佩娟
  • 75 篇 李科
  • 74 篇 郭喜彬
  • 70 篇 李国强
  • 68 篇 宋洪舟
  • 67 篇 许剑
  • 66 篇 邓松波
  • 66 篇 赵迎鑫

语言

  • 3,07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308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新起点 新征程 新超越——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厂联合10周年暨伺服专业发展50周年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2010年 第6期 32-34页
作者: 朱成林 孔建平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党委
2010年5月28日是一个载人航天伺服史册的日子,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迎来了厂联合10周年暨伺服专业发展50周年的重要时刻。有着50年辉煌历史的航天伺服专业及10年来从联合、融合走向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发展如何实现协同效应——以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精密传动机构团队为例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2024年 第5期 65-67页
作者: 田青 李心韵 谢胜 袁瑞贤 王静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作为中国航天伺服技术的开创者、引领者,持续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突破。研究所精密传动机构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及其航天工程化应用展望
收藏 引用
宇航材料工艺 2025年 第1期55卷 12-18页
作者: 王群 焦竞仪 徐林栋 匡格平 刘彬 谭指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北京100076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回顾了7000系超高强铝合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简要概述了几种典型铝合金在我国运载火箭中的应用实例。结合当前7000系铝合金在我国航天结构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及相关建议。
来源: 评论
航天企业科研生产计划管理研究与实践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2025年 第4期 73-77页
作者: 齐爽 李凌云 袁克敌 王继鹏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定型航天伺服批产项目不断优化的同时,新型研制伺服项目数量迅速增加,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科研生产计划呈现出研制周期紧、生产计划刚性强的特点,传统的依靠人员跟进的粗放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在航天产品技术文件标准化审查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2025年 第4期 10-14页
作者: 庄恩华 夏妍 谷佳慧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技术文件是产品研制、生产的依据,技术文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为确保航天产品技术文件质量,从工程研制阶段开始技术文件签署必须经过三级审签和标准化审查。标准化审查是确保航天产品技术文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质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优化与应用
收藏 引用
航天工业管理 2025年 第2期 64-67页
作者: 王书武 杨瑶 焦竞仪 宋阳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创新运用“架构引领、流程主导、要素融合、IT支撑”系统工程方法,构建了契合伺服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核心价值链的质量管理新模式,将质量管理与核心业务有机融合,以系统、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4年国外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回顾
收藏 引用
国际太空 2025年 第2期 39-45页
作者: 许艺强 孔桂珍 韩洪涛 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2024年,国际高超声速技术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美国围绕高超声速武器实战化、低成本批产化开展大量工作,推进可重复使用高超声速飞行器重要试验,并在高超声速关键基础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俄罗斯持续优化提升现有高超声速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载悬挂结构体分阶段主被动抑振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5年 第1期45卷 10-17,196页
作者: 蔡赫 王燕波 邓松波 李科 陈志鸿 楼云江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深圳518055
针对机载重型悬臂体的瞬态和稳态抑振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主被动分阶段抑振方法。由于机械手动态能力有限,在瞬态阶段,振动时间短振幅大,故采用机械手固定抱夹的被动减振方式;在稳态阶段,振动为周期性小振幅,故采用机械手多臂协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美军高超声速滑翔武器飞行试验故障浅析
收藏 引用
国际太空 2025年 第1期 39-43页
作者: 许艺强 孔桂珍 韩洪涛 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2024年6月,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发布《武器系统年度评估》报告,显示美陆军“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由于发射装置和发射时序存在问题,导致部署时间可能推迟至2025财年。近年来,美军正以“批产化装备部署”为目标,大力策划、推动高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虑回差精度的小模数齿轮高温下侧隙控制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5年 第4期33卷 123-129页
作者: 熊伟 徐佳佳 王言徐 马亚军 要晋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控制执行机构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100076
为解决齿轮在高温下会发生热膨胀从而导致侧隙变化,产生齿轮卡滞,传动滞后从而影响编码器读数精度的问题,常采用设置齿轮齿厚偏差的方法来控制侧隙,目的是通过设置齿厚偏差来补偿高低温下的齿侧间隙;但齿厚偏差的增大会影响回差精度;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