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9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0 篇 工学
    • 26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3 篇 机械工程
    • 2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0 篇 电气工程
    • 19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理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4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7 篇 永磁同步电机
  • 4 篇 涡轮泵
  • 4 篇 伺服机构
  • 4 篇 仿真
  • 3 篇 仿真分析
  • 3 篇 数值模拟
  • 3 篇 伺服系统
  • 2 篇 可靠性
  • 2 篇 遗传算法
  • 2 篇 干扰观测器
  • 2 篇 参数辨识
  • 2 篇 转矩波动
  • 2 篇 自适应控制
  • 2 篇 转子动力学
  • 2 篇 容错控制
  • 2 篇 仿真计算
  • 2 篇 液动机
  • 2 篇 超高速
  • 2 篇 试验
  • 2 篇 伺服控制

机构

  • 54 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
  • 45 篇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
  • 32 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
  • 3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篇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2 篇 海装驻北京地区第...
  • 2 篇 火箭军装备部驻北...
  • 2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 篇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
  • 2 篇 北方工业大学
  • 1 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
  • 1 篇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 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 篇 天津大学
  • 1 篇 佛山新材料研究院
  • 1 篇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
  • 1 篇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 1 篇 控制执行机构技术...
  • 1 篇 海军驻航天一院军...

作者

  • 11 篇 郝小龙
  • 9 篇 张明根
  • 7 篇 唐慧慧
  • 6 篇 闫田田
  • 6 篇 zhang ming-gen
  • 6 篇 hao xiao-long
  • 5 篇 赵守军
  • 5 篇 苗世亮
  • 5 篇 李振将
  • 5 篇 zhang tian
  • 5 篇 黄玉平
  • 5 篇 田冠枝
  • 5 篇 miao shiliang
  • 5 篇 张恬
  • 4 篇 于志远
  • 4 篇 于斌
  • 4 篇 李沛剑
  • 4 篇 yu zhiyuan
  • 4 篇 许文波
  • 4 篇 刘家伦

语言

  • 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9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机载悬挂结构体分阶段主被动抑振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5年 第1期45卷 10-17,196页
作者: 蔡赫 王燕波 邓松波 李科 陈志鸿 楼云江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深圳518055
针对机载重型悬臂体的瞬态和稳态抑振问题,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主被动分阶段抑振方法。由于机械手动态能力有限,在瞬态阶段,振动时间短振幅大,故采用机械手固定抱夹的被动减振方式;在稳态阶段,振动为周期性小振幅,故采用机械手多臂协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伺服机构冲击故障分析与改进
收藏 引用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5年 第1期45卷 112-118页
作者: 赵雷 叶朋 张琦威 赵佳 李维宁 赵建华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针对伺服作动器在进行力学环境试验(振动、冲击)后,产品性能复测时出现异常抖动,分解发现安装于作动器滚珠丝杠副处的导向轴承发生断裂,该问题影响产品可靠性。借助理论结合有限元仿真进行失效机理分析表明:作动器与试验夹具安装连接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柔性航天器全局有限时间姿态容错控制
收藏 引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25年 第1期42卷 202-208页
作者: 朱婉婉 杨玉凯 宗群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地下空间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徐州221116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300072
本文针对在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与执行器故障影响下柔性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一种自适应容错控制算法,该算法包括标称控制部分和补偿控制部分.首先,标称控制部分用于实现不考虑综合不确定影响下航天器有限时间姿态控制;其次,补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网络的柔性喷管力矩特性辨识方法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 2022年 第9期37卷 1936-1945页
作者: 杨弘枨 刘山 靳广在 焦玮玮 姜玉峰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为准确辨识负载力矩并提高主动加载负载模拟的真实度,使用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使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测试信号进行预处理,将消噪与分解后得到的信息作为神经网络训练的扩充样本,提高了辨识精度。使用遗传算法选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 2023年 第12期38卷 3297-3316页
作者: 贾龙飞 乔尚岭 陶云飞 郑继贵 郭亚星 陈靓 黄玉平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冗余机械臂凭借其多自由度的特性获得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执行指定任务时,需要将任务路径转换为关节空间轨迹,进行逆运动学求解,求取非线性函数的连续逆映射.该求解过程尤为重要且非常复杂,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多级缸结构的浮力调节装置及其精度分析
收藏 引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9期49卷 120-125页
作者: 宋满存 李国强 朱熠 田冠枝 张令程 王智慧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浮力调节装置可用于无人潜航器的浮力控制,使其节能地实现上浮、下潜或悬停等功能。文中基于5级缸结构设计了一款大容积高精度的液压油容积式浮力调节装置,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控活塞位置并对多级缸伸缩特性进行假设,得到了浮力分段解算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改进DTW的人体运动模式感知算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22年 第3期30卷 309-315页
作者: 李浩 闫国栋 尹业成 于志远 乔尚岭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人体运动模式感知算法作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外骨骼能否平稳、高效地实现人机协同功能的基础。为提高感知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和一种自适应权重分配机制。首先针对传统DTW算法存在匹配失真的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高速部分流泵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流体机械 2022年 第6期50卷 1-5,70页
作者: 郝小龙 张明根 王志峰 李振将 胡丽国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为获得部分流泵在超高工作转速下的扬程系数、功耗损失与工作效率特性,设计了2种外径尺寸规格的部分流泵,在专用高压氦吹试验系统上进行了氦气驱动运转试验。针对每种尺寸的部分流泵均进行了2种氦气压力条件下连续多个输出流量的工作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高转速小排量伺服电机泵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载人航天 2023年 第2期29卷 251-257页
作者: 孙东宁 董春雷 李红岩 王伟 王德志 高诗程 冯伟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伺服电机泵是电静压伺服机构能源转换、传动控制装置,对整机性能有决定性影响。提出了一种高转速小排量伺服电机泵设计方案,转速最高达20000 r/min,运用Ansoft、Pumplinx及AMEsim软件进行磁、流及综合性能仿真,分别获得伺服电机最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运载火箭发动机引流发电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1年 第S01期53卷 71-77页
作者: 赵迎鑫 张朋 于斌 郝伟一 胡璁 刘会祥 徐祯祥 陈克勤 赵守军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北京100076 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 北京100076
提出了一种从发动机引流发电的原位电能获取技术,即从动力充沛的发动机处引流高压燃料,经能量转换装置发电后返回发动机。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轻电源系统质量。以1200 kN液氧煤油发动机应用为例,研制了35 MPa恒速发电机和整流变换的轻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