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12 篇 期刊文献
  • 536 篇 会议
  • 27 篇 成果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5,3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46 篇 工学
    • 2,676 篇 机械工程
    • 1,16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885 篇 软件工程
    • 84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2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70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7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5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53 篇 建筑学
    • 13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1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7 篇 电气工程
    • 77 篇 光学工程
    • 53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5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0 篇 生物工程
    • 4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2 篇 水利工程
    • 2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0 篇 土木工程
  • 404 篇 管理学
    • 33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75 篇 工商管理
  • 254 篇 理学
    • 85 篇 物理学
    • 70 篇 数学
    • 65 篇 系统科学
    • 21 篇 生物学
  • 228 篇 艺术学
    • 226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94 篇 教育学
    • 93 篇 教育学
  • 71 篇 医学
    • 39 篇 临床医学
  • 47 篇 经济学
    • 44 篇 应用经济学
  • 21 篇 农学
  • 11 篇 军事学
  • 9 篇 法学
  • 5 篇 文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历史学

主题

  • 136 篇 数值模拟
  • 80 篇 无损检测
  • 76 篇 有限元
  • 68 篇 有限元分析
  • 67 篇 计算机应用
  • 65 篇 并联机构
  • 65 篇 铝合金
  • 63 篇 复合材料
  • 58 篇 充液成形
  • 58 篇 机器人
  • 55 篇 力学性能
  • 55 篇 仿真
  • 50 篇 数控加工
  • 50 篇 残余应力
  • 45 篇 产品设计
  • 45 篇 有限元法
  • 44 篇 图像处理
  • 42 篇 计算机辅助设计
  • 41 篇 优化
  • 40 篇 钛合金

机构

  • 5,360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4 篇 清华大学
  • 46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4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39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36 篇 北京市高效绿色数...
  • 29 篇 沈阳飞机工业有限...
  • 28 篇 北方工业大学
  • 27 篇 中北大学
  • 27 篇 天津天锻航空科技...
  • 25 篇 成都飞机工业有限...
  • 24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23 篇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
  • 23 篇 山东大学
  • 23 篇 河北工业大学
  • 23 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22 篇 武汉科技大学
  • 22 篇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
  • 21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1 篇 东北大学

作者

  • 181 篇 郎利辉
  • 170 篇 万敏
  • 162 篇 齐铂金
  • 145 篇 张德远
  • 145 篇 陈五一
  • 137 篇 王田苗
  • 129 篇 刘强
  • 114 篇 王延忠
  • 114 篇 周正干
  • 104 篇 刘继红
  • 98 篇 席平
  • 95 篇 赵罡
  • 95 篇 范玉青
  • 88 篇 付永领
  • 79 篇 吴向东
  • 79 篇 张以都
  • 77 篇 陈志同
  • 77 篇 夏继强
  • 75 篇 施法中
  • 74 篇 郑国磊

语言

  • 5,375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53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热处理时间对电子束制造Ti6Al4V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4年 第2期53卷 357-364页
作者: 黄俊媛 张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通过1、3、5、7和9 h的热处理加工电子束制备的Ti6Al4V样品,进行Tafel和电化学阻抗谱实验,讨论样品电化学腐蚀行为及机理。通过分析腐蚀性能的变化机理,发现晶向越多,小角度晶界占比越大,晶粒直径越大,耐腐蚀性能越好。热处理5 h的样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间机器人操作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 2025年 第6期46卷 266-294页
作者: 丁希仑 陈一同 王成才 徐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空间机器人是执行在轨服务、星球探测、星表采样以及地外设施建设等任务的核心利器。空间机器人操作技术,涵盖视觉感知、精细建模、规划控制、人机交互以及多机协作等多个环节,是保障空间机器人高效准确完成各类空间操作任务的关键。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义多边形凸包弹性线递支模拟算法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年 第1期50卷 216-223页
作者: 崔钰萍 李子涵 郑国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针对诸多领域涉及的平面弯曲图形的凸包计算,提出弹性线递支模拟算法用于计算简单闭广义多边形的弹性包络线。所提算法基于物理模型,通过判断各支点是否受力平衡来判别其是否为弹性包络线上的平衡支点,并据此分别进行前进、回弹和跳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核事故应急处置的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4年 第5期46卷 1607-1618页
作者: 李航 侯彦朋 丑武胜 孟令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针对核事故现场的物理屏蔽严重、应急处置作业条件复杂、作业对象不明确等特点,研究并设计了一款基于动态自组网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在自组织网络实时Mesh保持良好通讯的情况下,利用叠加在真实回传视频中的虚拟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空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H4169合金超薄带材U形弯曲回弹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24年 第14期60卷 174-184页
作者: 贺炜林 孟宝 万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以镍基高温合金GH4169超薄带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晶粒尺寸和晶界的本构关系,与通过单拉试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发现,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不同厚度和晶粒尺寸的GH4169超薄带材的流动行为。为分析材料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带材U形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柔性传感的软体机器人交互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机器人 2024年 第2期46卷 195-218页
作者: 刘文博 王韫 朵有宁 段金曦 陈星雨 李磊 刘昱辰 文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本文旨在总结基于柔性传感的软体机器人交互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软体机器人在柔性抓取、生物医疗以及环境探索等实际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其次介绍了软体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方法。接着分析了适用于软体机器人的柔性传感技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两阶段Gamma过程的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评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4年 第12期30卷 4477-4483页
作者: 陈友东 刘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针对工业机器人长寿命、高可靠、成本高、上市时间短、常采用小子样加速退化试验推断产品可靠性的现状,提出一种结合Gamma过程和Gibbs抽样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两阶段Gamma过程的退化模型,用于描述工业机器人不同阶段的退化情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机加工艺规程文本的实体识别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4年 第2期36卷 313-320页
作者: 董含笑 李豫虎 乔立红 黄志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为实现非结构化工艺规程文本中关键信息的高效识别,建立一种基于机加工领域词典和神经网络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首先,结合机加工领域词典与jieba分词技术进行数据集的自动标注,并在对工艺参数信息进行标注的过程中将数字和标志字母划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型复杂锻件打磨路径的智能化规划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24年 第11期60卷 216-225页
作者: 闫守鑫 王伟 苏鹏飞 贠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大型复杂锻件作为能源、船舶、交通等领域的主要承力构件,对后处理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实现大型复杂锻件的自动化打磨是锻造行业亟待解决的共性难题。主要技术障碍之一是:大型复杂锻件存在较大的热变形、多种随机锻造缺陷,难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跨水空介质集群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25年 第5期55卷 807-826页
作者: 吕金虎 文力 李磊 孙贵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跨水空介质机器人的设计受生物启发,能有效适应空中、水中等多样化环境,具备在不同介质中运动的能力,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机器人单一环境作业的局限性.而集群机器人可通过分布式控制和智能算法实现群体协同,提高任务执行的效率和鲁棒性.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