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29 篇 期刊文献
  • 5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38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52 篇 法学
    • 79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14 篇 政治学
    • 231 篇 法学
    • 118 篇 社会学
    • 29 篇 民族学
    • 29 篇 公安学
  • 1,214 篇 管理学
    • 901 篇 公共管理
    • 171 篇 工商管理
    • 16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71 篇 经济学
    • 398 篇 应用经济学
    • 224 篇 理论经济学
  • 196 篇 教育学
    • 180 篇 教育学
    • 1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88 篇 哲学
    • 187 篇 哲学
  • 140 篇 文学
    • 113 篇 新闻传播学
    • 1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22 篇 工学
    • 43 篇 城乡规划学
    • 1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公安技术
    • 11 篇 软件工程
    • 9 篇 农业工程
  • 97 篇 历史学
    • 73 篇 中国史
    • 23 篇 世界史
    • 9 篇 考古学
  • 29 篇 理学
    • 11 篇 生态学
  • 19 篇 医学
    • 1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农学
    • 1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军事学
  • 5 篇 艺术学

主题

  • 140 篇 中国共产党
  • 104 篇 中国
  • 72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52 篇 电子政务
  • 51 篇 新时代
  • 49 篇 高质量发展
  • 45 篇 公共服务
  • 33 篇 共同富裕
  • 33 篇 乡村振兴
  • 33 篇 党的领导
  • 33 篇 党的建设
  • 32 篇 自我革命
  • 32 篇 政府职能
  • 32 篇 治理
  • 31 篇 习近平
  • 30 篇 毛泽东
  • 30 篇 国家治理
  • 30 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29 篇 马克思主义
  • 29 篇 改革

机构

  • 684 篇 国家行政学院
  • 610 篇 北京行政学院
  • 208 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 164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156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12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20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
  • 117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
  • 112 篇 北京大学
  • 10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
  • 102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9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87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
  • 87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72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6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2 篇 清华大学
  • 47 篇 吉林大学
  • 4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
  • 43 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

作者

  • 50 篇 顾平安
  • 47 篇 吴江
  • 46 篇 李军鹏
  • 44 篇 张锐昕
  • 44 篇 张耀南
  • 43 篇 柳进军
  • 43 篇 徐波
  • 43 篇 周苏岳
  • 43 篇 江源富
  • 43 篇 卢平
  • 43 篇 戚鲁
  • 43 篇 苗燕民
  • 43 篇 钱军
  • 43 篇 梁志坚
  • 42 篇 何哲
  • 35 篇 汪玉凯
  • 32 篇 宋雄伟
  • 32 篇 尹德挺
  • 29 篇 蔡之兵
  • 29 篇 胡颖廉

语言

  • 3,38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行政学院经管教研部"
3381 条 记 录,以下是331-340 订阅
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凝聚——基于中西对比的视角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 2024年 第5期 42-54页
作者: 吴孝刚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一战线教研部 北京10009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北京100091
纵观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史,有四个特征清晰且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因内向的经济地理而生,因各民族参与共同的历史实践而兴,因大一统观念而存,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强。从中西对比的视角看,中国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不同于西方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司法主导”到“仲裁自主”:仲裁法修订草案第二十八条之完善
收藏 引用
人大研究 2025年 第5期 49-55页
作者: 谢旻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北京100089
仲裁法修订草案已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第二十八条虽明确赋予仲裁庭自裁管辖权,但未触及法院的优先审查权,延续“司法主导”制度模式。该模式虽有利于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但实践中易引发仲裁庭与法院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共产党百年养老保障政策的演进逻辑
收藏 引用
学习论坛 2023年 第1期 89-96页
作者: 董玉青 褚松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北京10009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民生保障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养老保障历经萌芽、试点、探索到特色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等六个阶段。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我国养老保障政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收藏 引用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3年 第3期14卷 106-125页
作者: 姬旭辉 叶青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研究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深化对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远景到具象:中国共产党对强国目标的探索
收藏 引用
新视野 2023年 第5期 91-98页
作者: 张旭东 胡金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 北京市100091
党的二十大全面吹响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不同历史时期,党根据实际赋予了强国概念不同的内涵。在革命年代,党领导人民为“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特点和趋势——《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分析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 61-72页
作者: 闫烁 祁述裕 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 北京10009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北京100089
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看,2018—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研究行业细化、来源期刊集中、作者单位相对稳定等特点。从研究内容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及新业态研究、区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质量与产业结构升级
收藏 引用
统计与决策 2025年 第9期41卷 88-93页
作者: 任悦 张少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太原030024
文章采用2011—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劳动力供给质量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二者在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总体上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向影响更大。(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企数据协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收藏 引用
情报工程 2025年 第1期11卷 63-71页
作者: 刘彬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 北京100091
[目的/意义]探究政企数据协同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关系,有助于梳理政企进行数据协同的障碍和动力,进一步挖掘多源数据公共价值,提升政企数据协同赋能现代化治理的水平。[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的程序化三级编码方法,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年 第10期 69-81,155页
作者: 祝灵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 北京100091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我革命成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展示了深刻的话语涵义、理论逻辑、使命和文化依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政党政治理路
收藏 引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4期42卷 101-108页
作者: 叶子鹏 郑宜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 北京100091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084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党政治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的战略作用,体现为理论引领、历史因由与范式超越理路的具体演绎。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第二个结合”,从思维方法、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