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54 篇 期刊文献
  • 911 篇 会议
  • 74 篇 学位论文
  • 20 篇 成果
  • 19 件 标准
  • 2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5,88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21 篇 管理学
    • 2,177 篇 公共管理
    • 40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01 篇 工商管理
    • 11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211 篇 法学
    • 463 篇 政治学
    • 426 篇 法学
    • 25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10 篇 公安学
    • 105 篇 社会学
  • 995 篇 经济学
    • 810 篇 应用经济学
    • 244 篇 理论经济学
  • 763 篇 工学
    • 172 篇 城乡规划学
    • 15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9 篇 农业工程
    • 6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3 篇 公安技术
    • 39 篇 软件工程
    • 38 篇 水利工程
    • 30 篇 建筑学
  • 695 篇 教育学
    • 572 篇 教育学
    • 109 篇 体育学
  • 273 篇 医学
    • 18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7 篇 理学
    • 45 篇 生态学
  • 137 篇 文学
    • 113 篇 新闻传播学
  • 132 篇 农学
    • 8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1 篇 历史学
    • 65 篇 中国史
  • 34 篇 哲学
    • 34 篇 哲学
  • 17 篇 军事学
  • 12 篇 艺术学

主题

  • 190 篇 中国
  • 176 篇 应急管理
  • 82 篇 政府职能
  • 71 篇 公共服务
  • 71 篇 电子政务
  • 70 篇 行政管理
  • 63 篇 改革
  • 61 篇 社会管理
  • 61 篇 地方政府
  • 57 篇 社会组织
  • 47 篇 体制改革
  • 44 篇 社会治理
  • 43 篇 突发事件
  • 42 篇 政府管理
  • 41 篇 国家行政学院
  • 41 篇 行政改革
  • 40 篇 政府
  • 40 篇 治理
  • 39 篇 创新
  • 37 篇 管理体制

机构

  • 754 篇 国家行政学院
  • 631 篇 北京大学
  • 34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0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60 篇 北京行政学院
  • 202 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 194 篇 清华大学
  • 96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95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8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85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1 篇 吉林大学
  • 69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59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56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53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51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5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0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50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

  • 54 篇 汪玉凯
  • 50 篇 吴江
  • 50 篇 顾平安
  • 47 篇 张锐昕
  • 46 篇 李军鹏
  • 44 篇 徐波
  • 44 篇 江源富
  • 44 篇 钱军
  • 43 篇 柳进军
  • 43 篇 周苏岳
  • 43 篇 何哲
  • 43 篇 卢平
  • 43 篇 戚鲁
  • 43 篇 苗燕民
  • 43 篇 梁志坚
  • 30 篇 胡仙芝
  • 30 篇 钟开斌
  • 28 篇 顾昕
  • 26 篇 丁元竹
  • 25 篇 周志忍

语言

  • 5,87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邮编:310012"
5880 条 记 录,以下是4301-4310 订阅
排序:
无缝隙政府与我国地方政府大制改革
无缝隙政府与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
作者: 钱洁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大制改革的主导目标。在权力下放、职责变化、协商合作的地方政府改革背景下,服务理念要求地方政府大制改革更为注重社会治理,立足于面向公众的服务门流程再造。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无缝隙再造应着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强政治科学研究此其时矣——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
加强政治科学研究此其时矣——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
收藏 引用
“中国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夏书章 中山大学政治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回忆从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开始,政治学等学科长期被忽视达将近30年之久。至1979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大声疾呼,要对这些学科赶紧"补课"。比较快的反应,当数原政治学界的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应急体系中商业化紧急救援机构的发展
我国应急体系中商业化紧急救援机构的发展
收藏 引用
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
作者: 王琼海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借鉴发达国家在应急体系中积极运用市场手段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在专业化救援机构建设领域探索与市场结合的具体方法。应该充分发挥我国的国企大力发展救援产业,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开发救援产品市场并组建商业化的专业救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1期28卷 40-45页
作者: 高圆圆 王武林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北京100872
政府在慈善事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是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有益补充,已成为政府管理职能的一分。目前,政府门通过把社会慈善资源集中到自己手中,在社会领域对慈善组织实行&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发展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行政管理 2008年 第10期 44-47页
作者: 龚维斌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北京100089
本文总结了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和舆论表达方面的特点,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我国政府决策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探讨了互联网发展对我国政府决策在发现议题、问计于民、完善决策、强化约束、促进认同以及推动落实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本文提出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简论政府公共决策体制改革与透明度原则取向
简论政府公共决策体制改革与透明度原则取向
收藏 引用
“中国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伟权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政治文明的建设,意味着我国的政治与行政体制的改革要继续往前推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政府公共决策制度改革与透明度原则的关系。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传递的全信息,归结为一点,就是全面融入国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坚定发展信心 积极应对挑战
收藏 引用
群言 2009年 第2期 4-14页
作者: 丁元竹 万捷 陈万志 李成贵 俞敏洪 徐一帆 钱克明 谢卫 梁晓声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政协 中国民主同盟重庆市委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统计局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在民盟十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民盟中央于2008年12月1日召开"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专题座谈会,会议由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主持,共有二十余位同志出席,因时间所限未能全发言。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有(按姓氏笔画为序)
来源: 评论
高职院校集约化经营与新公共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集约化经营与新公共管理模式
收藏 引用
2011年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作者: 章建新 李德贵 天津职业大学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高职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的市场化和集约化的趋向将是不可避免的,引入新公共管理模式,使高职院校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走向集约化经营管理,是我国众多高职院校管理和发展趋势,也是其办学的生机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关于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思考
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关于成都市统筹城乡综...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
作者: 刘红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在被国家确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市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期我国教师培养体系变革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教研 2010年 第1期 50-53,56页
作者: 赵明仁 朱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主任甘肃兰州730070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副主任教授北京100875
我国两类四级的教师培养体系具有开放性、大学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此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培养没有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缺乏教师培养机构的资质标准,教师专业要求不明确,教师资格制度不严格,专科和中专层次院校师范生素质明显下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