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7 篇 期刊文献
  • 127 篇 会议
  • 7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53 篇 工学
    • 51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8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79 篇 软件工程
    • 38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1 篇 光学工程
    • 17 篇 电气工程
    • 15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10 篇 管理学
    • 2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31 篇 理学
    • 16 篇 数学
    • 7 篇 系统科学
    • 5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20 篇 军事学
    • 20 篇 军队指挥学
  • 16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84 篇 智能网
  • 57 篇 通信网
  • 50 篇 下一代网络
  • 34 篇 网络管理
  • 31 篇 internet
  • 29 篇 电信管理网
  • 28 篇 软交换
  • 27 篇 服务质量
  • 23 篇 体系结构
  • 22 篇 计算机网络
  • 18 篇 移动智能网
  • 17 篇 区块链
  • 17 篇 移动通信
  • 14 篇 因特网
  • 13 篇 corba
  • 12 篇 应用服务器
  • 11 篇 tmn
  • 11 篇 api
  • 11 篇 业务控制点
  • 11 篇 sip

机构

  • 857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30 篇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
  • 15 篇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
  • 14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11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1 篇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
  • 9 篇 现代通信国家重点...
  • 9 篇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
  • 9 篇 重庆邮电学院
  • 8 篇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
  • 8 篇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
  • 8 篇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
  • 8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7 篇 东南大学
  • 6 篇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
  • 5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5 篇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
  • 5 篇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
  • 5 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作者

  • 110 篇 陈俊亮
  • 99 篇 廖建新
  • 99 篇 程时端
  • 90 篇 孟洛明
  • 90 篇 杨放春
  • 49 篇 邱雪松
  • 47 篇 王文东
  • 39 篇 邹华
  • 37 篇 苏森
  • 37 篇 黄韬
  • 34 篇 huang tao
  • 31 篇 朱晓民
  • 29 篇 李晓峰
  • 28 篇 亓峰
  • 24 篇 隆克平
  • 22 篇 金跃辉
  • 21 篇 王红熳
  • 21 篇 王柏
  • 20 篇 彭木根
  • 19 篇 林宇

语言

  • 8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交换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87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面向数据丢失的极大规模天线阵列近场信道估计方法
收藏 引用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5年 第1期51卷 20-28页
作者: 王韵唐 袁行方 时艺轩 汤宇欣 苗红霞 彭木根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6G技术采用更高的频段和更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以提升通信速率、分辨率、系统容量等指标。这些技术的应用扩大了辐射近场范围,极大规模天线阵列中的天线元件激增,空域采集数据量的增加使得信道估计的复杂度提高;极大规模阵列更易出现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探头微波暗的大规模MIMO-OTA测试方法综述
收藏 引用
无线电工程 2025年 第2期55卷 357-365页
作者: 张展鹏 田磊 王珩 邓钢 胡振云 赵昌盛 张建华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100876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100876
随着5G、B5G和6G络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成为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数据吞吐量和频谱效率的关键手段。传统的现场测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无线通信设备高度集成化的需求,空口(Over-th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扩散模型的传像束光纤图像质量优化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5年 第1期46卷 257-264页
作者: 刘宝林 熊永平 石岩 李晓龙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003 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110870
为解决现有图像质量优化算法对于传像束光纤图像存在去模糊不彻底和轮廓细节恢复效果差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方法FBIDiff(fiber bundle image quality optimization via diffusion models)。设计两阶段络使图像信息逐步恢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优化的分布式系统的失效恢复策略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 1999年 第3期22卷 249-257页
作者: 刘云龙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对确定性进程组成的分布式系统的失效(包括处理机崩溃和进程出错)恢复策略做了深入的研究,独到地提出了应用数据流分析来静态地计算进程的最小备查点数据集的方法.从而允许每个备查点操作只需对那些充分必要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功能转换——软件维护自动化之路
收藏 引用
软件学报 1997年 第3期8卷 220-228页
作者: 陈绍强 杨放春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软件维护的自动化是由维护工具根据维护人员提出的维护需求规范自动进行维护操作.这些维护操作种类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功能转换.功能转换涉及到功能识别、功能转换需求规范定义及功能生成.功能自动转换的基础在于对功能这一概念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提高多速率WLAN公平性的MAC协议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4年 第8期26卷 1306-1311页
作者: 邹仕洪 邬海涛 彭泳 程时端 北京邮电大学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DCF应用在多速率无线局域中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高速率站点占用信道的时间远小于低速率站点,只获得与低速率站点相同的吞吐量.该文利用区分服务的思想,提出接入时间公平的***通过为不同速率的站点设置不同的初始竞争窗口,来实现与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支持智能与因特业务互通的独立智能业务代理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2年 第4期25卷 36-41页
作者: 王文东 程时端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提出了一种可支持IN/IP业务互通的软交换功能组件—智能业务代理ISA,描述了该组件在智能功能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讨论了采用叠加技术构造智能业务代理呼叫状态机的机理,以及IN基本呼叫模型BCSM与IP电话呼叫模型的对应关系,并以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Q3接口适配技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999年 第3期22卷 16-20页
作者: 秦轶 杨正球 刘铁钢 孟洛明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针对传统的电信络设备未能提供Q3接口,从而不能直接对其实现遵循TMN标准的络管理,提出采用Q3接口适配技术作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对Q3接口适配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PT系统中的鉴权和密钥分发协议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 1999年 第7期27卷 51-54页
作者: 朱于军 林晓东 廖建新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分析了UPT系统中的鉴权和密钥协议需求.鉴于ETSI给出的可变鉴权码(VAC)协议仅适用于UPT用户在其归属区申请服务时的鉴权.提出了一种引入可信第三方的扩展VAC协议,并给出了协议各方之间鉴权数据的共享方案及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N与Internet互连的业务和体系结构及其协议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 2001年 第2期29卷 225-232页
作者: 朱晓民 廖建新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因特和智能都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 ,潜力巨大的技术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对络和业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中列举了与IN/Internet互连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计划 ,然后在讨论IETF和ITU T提出的互连方案的基础上给出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