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8 篇 期刊文献
  • 1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0 篇 工学
    • 8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40 篇 软件工程
    • 18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6 篇 管理学
    • 3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理学
    • 8 篇 数学
    • 7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物理学
  • 5 篇 军事学
    • 5 篇 军队指挥学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16 篇 静态分析
  • 9 篇 软件测试
  • 8 篇 区间运算
  • 7 篇 区块链
  • 7 篇 资源分配
  • 7 篇 缺陷检测
  • 6 篇 作业调度
  • 6 篇 人工智能
  • 6 篇 网格计算
  • 4 篇 优先级
  • 4 篇 路径敏感
  • 4 篇 价值密度
  • 4 篇 ip匿名
  • 4 篇 深度强化学习
  • 4 篇 信道建模
  • 4 篇 数据流分析
  • 4 篇 信道估计
  • 3 篇 网络拆分
  • 3 篇 安全多方计算
  • 3 篇 web服务

机构

  • 170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20 篇 装甲兵工程学院
  • 11 篇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
  • 9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8 篇 北方工业大学
  • 6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6 篇 郑州大学
  • 6 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5 篇 无锡学院
  • 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 篇 河南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5 篇 东北大学
  • 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中国通信学会
  • 4 篇 中国电子学会
  • 4 篇 重庆大学
  • 3 篇 智慧商务与物联网...

作者

  • 24 篇 宫云战
  • 19 篇 杨朝红
  • 18 篇 彭木根
  • 13 篇 王雅文
  • 11 篇 肖庆
  • 10 篇 杨义先
  • 7 篇 李正权
  • 7 篇 袁开国
  • 7 篇 杨放春
  • 7 篇 徐惠民
  • 6 篇 程时端
  • 6 篇 赵文峰
  • 6 篇 李君
  • 6 篇 张茹
  • 6 篇 王尚广
  • 6 篇 李荣胜
  • 5 篇 鲁宁
  • 5 篇 金大海
  • 5 篇 张建华
  • 5 篇 张小红

语言

  • 17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信息化进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10年 第4期37卷 11-14页
作者: 吴志军 杨义先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300300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100876
针对信息化发展中各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将其划分为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个重要过程;并针对每个过程进行了研究,说明了3个阶段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适应于中国国情的信息安全保障IA(Information Assurance)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FPGA的超声波信号处理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10年 第5期36卷 104-108页
作者: 曹淑琴 赵新超 袁开国 曹晨磊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100144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为了满足超声波探伤检测的实时性需求,通过研究超声波探伤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FPGA芯片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实现方案及硬件结构设计,并根据FPGA逻辑结构模型实现了软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根据实验测试及统计数据得出,基于FPGA芯片的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改进的OBDD方法计算通信网可靠度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年 第3期27卷 1114-1117页
作者: 肖宇峰 李昕 李玉宏 江虹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621010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带网研究中心 北京100876
提出一种改进的OBDD(ordered binary decision diagram)方法来计算通信网可靠度。该方法考虑了网络共因失效带来的部件故障,使得计算更加准确。在创建原始网络的OBDD结构后,根据共因变量集来计算网络可靠度。由于只创建并保存一个OBDD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chnorr协议的一次一密双重身份认证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年 第19期46卷 81-84页
作者: 张小红 樊中奎 钟小勇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江西赣州341000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网络和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 江西赣州341000
针对当前B/S模式下公共网络中进行身份认证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使用静态口令和动态口令结合进行一次一密身份认证的方案,它将认证服务器与应用程序服务器分离,使静态口令认证在安全通道内进行,有效保障口令的安全。动态口令认证采用著名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函数依赖图的构件抽取方法
收藏 引用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6期30卷 78-84页
作者: 符炜 张迎周 孙无极 杨庚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江苏南京21004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3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03
结合程序切片技术,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函数依赖图的构件抽取方法。先讨论函数依赖图中的几种依赖关系及其表示方法,再对由源码分析所得的函数依赖图进行切片操作得到依赖子图,并结合源码生成最终切片代码,即为构件抽取的结果。此基础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静态分析的死锁检测
基于静态分析的死锁检测
收藏 引用
数字出版背景下的数字内容安全——2010年亚太信息网络与数字内容安全会议
作者: 杨朝红 彭平雷 刘海燕 刘军辉 装甲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死锁是分布式和并发程序中的常见缺陷。静态分析技术是软件缺陷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静态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死锁检测方法,该方法将死锁检测这一复杂问题分解成为四个子问题—可达分析、别名分析、并发分析、以及Gatelock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异构无线网络流媒体QoS评测系统的设计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年 第11期27卷 85-87,90页
作者: 衷璐洁 许长桥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100089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080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异构无线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为移动流媒体技术应用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的提出能够很好地实现异构无线网络间的透明无缝切换。为了研究未来泛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的视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全多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协议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32卷 5-9页
作者: 肖倩 罗守山 杨文川 郑康锋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信息攻防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100876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必须集中所有数据进行计算.为了解决分布式环境中多个用户在不共享各自隐私数据的情况下完成综合评判的问题,提出了安全多方模糊综合评判(SMFCE)模型及其主要性质.该模型允许多个分享数据的用户分处不同地点完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指针映射集的动态内存故障测试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 2009年 第11期32卷 2274-2281页
作者: 张威 宫云战 卢庆龄 万琳 装甲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 北京100072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动态内存故障在使用指针的程序中是普遍存在的,采用动态测试方法进行测试难以准确定位故障源.而现有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存在漏报和误报过多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指针映射代数系统的概念,全面地反映了指针与内存之间的映射关系,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扩展区间运算的变量值范围分析技术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32卷 36-41页
作者: 王雅文 宫云战 肖庆 杨朝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装甲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 北京100072
首先扩展了数值区间代数理论,提出了区间集的概念,并定义了区间集上的运算;然后定义了布尔型和引用型变量的取值区间及其运算;最后将区间运算应用于程序的静态分析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运算的变量取值范围分析方法(RABIC).该方法一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