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03 篇 期刊文献
  • 111 篇 会议
  • 6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04 篇 工学
    • 44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2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6 篇 软件工程
    • 29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 篇 光学工程
    • 8 篇 机械工程
    • 8 篇 电气工程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4 篇 管理学
    • 16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26 篇 理学
    • 13 篇 数学
    • 6 篇 物理学
    • 6 篇 系统科学
  • 15 篇 经济学
    • 15 篇 应用经济学
  • 15 篇 军事学
    • 15 篇 军队指挥学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81 篇 智能网
  • 53 篇 通信网
  • 50 篇 下一代网络
  • 31 篇 网络管理
  • 29 篇 internet
  • 28 篇 软交换
  • 25 篇 电信管理网
  • 21 篇 体系结构
  • 21 篇 服务质量
  • 20 篇 计算机网络
  • 17 篇 移动智能网
  • 16 篇 移动通信
  • 13 篇 因特网
  • 12 篇 corba
  • 12 篇 应用服务器
  • 11 篇 tmn
  • 11 篇 api
  • 11 篇 sip
  • 11 篇 异步转移模式
  • 11 篇 业务管理

机构

  • 709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16 篇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
  • 14 篇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
  • 9 篇 现代通信国家重点...
  • 9 篇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
  • 8 篇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
  • 8 篇 重庆邮电学院
  • 8 篇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
  • 7 篇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
  • 7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6 篇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
  • 6 篇 清华大学
  • 5 篇 重庆大学
  • 5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4 篇 东南大学
  • 4 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
  • 4 篇 中国通信学会
  • 4 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 4 篇 中国电子学会
  • 4 篇 通信网信息传输与...

作者

  • 108 篇 陈俊亮
  • 91 篇 廖建新
  • 90 篇 杨放春
  • 87 篇 程时端
  • 79 篇 孟洛明
  • 42 篇 邱雪松
  • 37 篇 苏森
  • 37 篇 王文东
  • 37 篇 邹华
  • 29 篇 朱晓民
  • 28 篇 李晓峰
  • 22 篇 隆克平
  • 22 篇 亓峰
  • 21 篇 王红熳
  • 21 篇 王柏
  • 20 篇 彭木根
  • 20 篇 金跃辉
  • 18 篇 黄韬
  • 18 篇 林宇
  • 16 篇 詹舒波

语言

  • 7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与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20 条 记 录,以下是521-530 订阅
排序:
移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对IN/Internet互通的支持
收藏 引用
技术通讯 2001年 第5期11卷 45-49页
作者: 刘红旗 朱晓民 廖建新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首先说明了业务控制点在IN/Internet互通的总体结构中的地位 ,然后讨论了原有移动智能网业务控制点的功能结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业务控制点的接口、智能网应用协议和SIB(业务独立构件 )这三个方面的增强方案。对于类似的工作的实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支持连接的高可用性网管系统参考模型
收藏 引用
技术通讯 2001年 第4期11卷 41-45页
作者: 李冶文 杨正球 亓峰 孟洛明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指出了网络管理环境中现有的高可用性系统的不足 ,提出了高可用性连接和高可用管理域的概念 ,给出了支持连接的高可用性网管系统参考模型。
来源: 评论
Mobile UIScript:移动代理在智能网中的一种应用
收藏 引用
技术通讯 2001年 第6期11卷 37-41页
作者: 杨飞 李晓峰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和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介绍了移动代理技术并对智能网着重介绍了UIScript机制。最后 ,针对现有机制的不足 ,将移动代理技术应用于智能网并提出了MobileUIScript机制。
来源: 评论
ATM网中VPN业务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1年 第2期23卷 105-111页
作者: 邱雪松 孟洛明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基于TMN的逻辑分层体系结构,提出VPN业务管理的体系结构,分析了体系结构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VPN业务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模型及其与ATM网络层/网元层的管理对象的映射关系,并详细讨论了系统中的安全管理功能。
来源: 评论
分布式软SSF模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1年 第2期24卷 20-25页
作者: 孙春迎 王文东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智能网与 Vo IP融合的过程中 ,为了给 IP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 ,需要在 IP网中增加软 SSF的功能 ,目前尚未有规范 .本文就如何增加和部署软 SSF功能模块以及软 SSF与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定义这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及探讨 ,并提出一种基于 CORB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层网络管理系统间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1年 第11期23卷 1169-1174页
作者: 邱雪松 孟洛明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根据传送网的分层和分割模型,研究了传送网中各层网络管理系统间的关系,包括不同类型层网络的管理系统间和同一类型层网络的多个管理系统间的关系及其接口,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到ATM传送网的管理中。
来源: 评论
支持智能网与IP网互通的呼叫/承载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年 第22期37卷 57-59页
作者: 唐剑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Internet用户对电信新业务的需求促使智能网与IP网实现互通。该文首先介绍了两网互通的模型,并重点描述了该模型中的重要实体—呼叫/承载网关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两种呼叫/承载网关的实现方案,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来源: 评论
H.323网络和智能网的互通及演进趋势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1年 第2期24卷 46-50页
作者: 郝又超 王文东 卢美莲 程时端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分析了 H.32 3网络和智能网互通的背景和需求 ,讨论了 ITU- T多级网关的互通模型 ,给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通过对互通中问题和演进趋势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下一代 IP智能网的网守分割模型 .
来源: 评论
CORBA性能分析及优化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01年 第9期27卷 3-4,70页
作者: 鲁波 邹华 王柏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指出了现存CORBA在性能敏感型应用中的缺陷和造成CORBA性能低下的原因。从CORBA产品和CORBA应用开发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CORBA性能的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一种高性能实时ORB产品-TAO。
来源: 评论
IN与Internet互通模型中业务控制网关的研究与设计
收藏 引用
技术通讯 2001年 第4期11卷 37-40页
作者: 朱晓民 黄晖 廖建新 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 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 北京100035
简述了智能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对ITU T和PINT的IN/Internet互通模型作了很大的改进和细化 ,重点对业务控制网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提出了信息流路径的概念 ,并将设计方案用于 863项目实施中。最后 ,以点击发送传真为例 ,进一步阐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