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1 篇 期刊文献
  • 100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30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6 篇 工学
    • 15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8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46 篇 软件工程
    • 3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2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53 篇 管理学
    • 5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军事学
    • 19 篇 军队指挥学
  • 18 篇 理学
    • 11 篇 数学
    • 6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物理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20 篇 网络安全
  • 14 篇 信息隐藏
  • 9 篇 隐写分析
  • 9 篇 身份认证
  • 8 篇 信息安全
  • 8 篇 密钥管理
  • 6 篇 认证
  • 6 篇 数字签名
  • 5 篇 蠕虫
  • 5 篇 区块链
  • 5 篇 数字版权管理
  • 4 篇 负载均衡
  • 4 篇 对等网络
  • 4 篇 web服务
  • 4 篇 数据挖掘
  • 4 篇 隐私保护
  • 4 篇 隐藏容量
  • 4 篇 密码学
  • 4 篇 传播模型
  • 4 篇 入侵检测

机构

  • 300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12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8 篇 清华大学
  • 8 篇 灾备技术国家工程...
  • 7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7 篇 北方工业大学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天津市国瑞数码安...
  • 5 篇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5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5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5 篇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廊坊师范学院
  • 4 篇 天津大学
  • 4 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4 篇 北京安码科技有限...
  • 3 篇 武警北京指挥学院

作者

  • 143 篇 杨义先
  • 76 篇 yang yi-xian
  • 76 篇 钮心忻
  • 36 篇 谷利泽
  • 34 篇 辛阳
  • 30 篇 niu xin-xin
  • 21 篇 张茹
  • 20 篇 郑康锋
  • 17 篇 李忠献
  • 14 篇 徐国爱
  • 13 篇 gu li-ze
  • 12 篇 王励成
  • 10 篇 zheng kang-feng
  • 10 篇 马兆丰
  • 10 篇 yang yixian
  • 10 篇 范科峰
  • 9 篇 杨榆
  • 9 篇 袁开国
  • 9 篇 郑世慧
  • 9 篇 李丽香

语言

  • 30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302 条 记 录,以下是161-170 订阅
排序:
针对NAV扩展的自私行为攻击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无线电工程 2012年 第11期42卷 1-3页
作者: 张君毅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100876
基于对网络分配矢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扩展自私行为建立性能分析模型和检测模型的研究目的,研究了NAV扩展自私行为,针对自私节点在相邻2次成功发送之间的回退次数分布,建立了NAV扩展自私行为性能分析模型;通过统计网络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对安全路由协议的抢先重放攻击研究
收藏 引用
无线电工程 2008年 第9期38卷 1-3页
作者: 张君毅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100876
AODV路由协议在设计上缺乏安全的考虑,存在一些可用来攻击的漏洞。为了弥补各种安全缺陷,研究人员引入安全证书、数字签名和哈希链等措施增强了路由协议的安全性,有代表性的是ARAN和SAODV安全路由协议。通过对这2种协议的工作过程认真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自适应标记与区域间近邻传播聚类的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 2017年 第8期45卷 1911-1918页
作者: 蔡强 刘亚奇 曹健 李海生 杜军平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100048 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8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北京100093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100876
分水岭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图像分割算法,能够准确地对图像进行基于区域的分割,但是存在易过分割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水岭算法: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频谱包络滤波并计算彩色梯度获得梯度图像,再采取一种自适应设定参数的H-mini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混沌序列的Simulink扩频通信仿真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9年 第3期36卷 106-108,111页
作者: 范一鸣 杨亚涛 许永涛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息与电子工程系 衢州324000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100070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100876
首先研究了混沌序列的特性,设计了产生混沌序列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且把该模型应用于直扩通信系统,仿真实现了基于混沌序列的直接扩频系统,经过理论研究和仿真实验表明,利用混沌序列作为扩频序列的扩频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可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高维量子系统的可认证匿名秘密共享协议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23年 第11期53卷 175-186页
作者: 李国栋 许奕晞 王庆乐 庄志豪 程文川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1
秘密共享协议通过将秘密分割存储,达到分散风险和容忍入侵的目的,能有效地防止外部敌手的攻击和内部参与者的背叛.然而,公开的接收者身份存在被攻击的风险.本文给出了量子匿名秘密共享的定义并提出一种基于d维量子系统的可认证匿名秘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信令流阻断的SPIT的检测和阻止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6年 第8期15卷 58-61页
作者: 赵凯 朱罡华 辛阳 杨义先 钮心忻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876
本文给出了下一代网络中一种新的SPIT的检测和阻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IP多媒体子系统结构,在信令流检测和恶意用户举报的基础上,采用信令流阻断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检测和阻止SPIT的传播。
来源: 评论
一种新的移动Ad Hoc网络安全认证协议
收藏 引用
现代电信科技 2008年 第4期38卷 17-20页
作者: 封莎 李晖 张文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太极联合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
移动Ad Hoc网络的动态拓扑结构、有限资源、多跳通信和脆弱的网络安全等特点决定了在传统网络中能够较好工作的安全机制不再适用于移动Ad Hoc网络。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移动Ad Hoc网络上鉴权协议。该协议基于Shamir秘密共享门限理论,将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隐私保护的自适应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通信学报 2009年 第S1期30卷 145-149页
作者: 杨震 范科峰 雷建军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100124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100876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300072
在文本信息处理领域,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得获取海量的文本训练集不再困难。但在合理利用这些文本训练集进行数据挖掘的同时,必然遭遇到隐私保护方面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涉及用户隐私的文本数据所进行的挖掘。针对垃圾邮件过滤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辫群上的共轭链接问题及基于辫群的数字签名方案的新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0年 第2期40卷 258-271页
作者: 王励成 王立华 曹珍富 杨义先 钮心忻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100876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okyo 184-8795Japan 上海交通大学可信数字技术实验室 上海200240
量子计算的发展给经典公钥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探索新的公钥密码平台、设计新的可抵抗量子攻击的密码方案成为信息安全理论的前沿课题.辫群密码系统是具有抵抗量子攻击潜力的密码系统之一.本文分析了基于辫群的密码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高安全性生物智能卡及应用系统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6年 第9期15卷 6-9页
作者: 李超 辛阳 杨义先 钮心忻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智能卡作为一种存储数据的可移动媒质广泛应用于许多系统,例如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等。智能卡中的数据是通过用户的个人身份识别码(PIN)来保护的。但是,PIN作为一种口令存在着许多缺点,例如,它可能会被遗忘或者被盗窃,并且被破译。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