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4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2 篇 工学
    • 4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6 篇 软件工程
    • 2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7 篇 机械工程
    • 1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6 篇 文学
    • 52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6 篇 管理学
    • 1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工商管理
  • 36 篇 艺术学
    • 2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0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 篇 美术学
    • 3 篇 艺术学理论
  • 26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8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 篇 法学
    • 6 篇 政治学
    • 4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1 篇 理学
    • 6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地理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事装备学

主题

  • 9 篇 人工智能
  • 8 篇 用户体验
  • 6 篇 人机交互
  • 5 篇 网络游戏
  • 5 篇 媒介融合
  • 4 篇 虚拟仿真实验
  • 4 篇 虚拟实验
  • 4 篇 aigc
  • 3 篇 增强现实
  • 3 篇 电视媒介
  • 3 篇 人机协作
  • 3 篇 收视率
  • 3 篇 交互设计
  • 3 篇 短视频
  • 3 篇 人机融合智能
  • 3 篇 虚拟现实
  • 3 篇 深度态势感知
  • 3 篇 设计
  • 3 篇 卷积神经网络
  • 2 篇 情感化设计

机构

  • 201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53 篇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
  • 10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8 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3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1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1 篇 中国移动研究院
  • 1 篇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
  • 1 篇 中国科学院
  • 1 篇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
  • 1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1 篇 中国工业设计学会...
  • 1 篇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
  • 1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 篇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
  • 1 篇 中国教育报刊社海...

作者

  • 28 篇 文福安
  • 25 篇 侯文军
  • 24 篇 刘胜枝
  • 21 篇 张蓝姗
  • 18 篇 hou wen-jun
  • 13 篇 wen fu-an
  • 12 篇 李铁萌
  • 11 篇 侯文君
  • 11 篇 黄佩
  • 10 篇 刘伟
  • 9 篇 liu wei
  • 8 篇 hou wenjun
  • 8 篇 蒋淑媛
  • 7 篇 wen fuan
  • 7 篇 盛卿
  • 7 篇 li tie-meng
  • 6 篇 sheng qing
  • 6 篇 吕菲
  • 6 篇 李霞
  • 6 篇 梁刚

语言

  • 20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与网络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仪器设备共享效益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 第10期32卷 149-152页
作者: 杨娟 张文璐 文福安 李剑峰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资产管理处 北京100876
通过对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具有用户管理模块、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预约管理模块、仪器费用管理模块及效益管理模块的仪器共享平台,以效益管理模块为例进行具体的功能介绍。该平台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大型仪器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重启随机游走的实体链接方法
收藏 引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8年 第1期41卷 65-69页
作者: 谭咏梅 李晓光 吕学强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心 北京10087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重启随机游走的实体链接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文本中的指称进行识别,然后生成指称的候选实体集,随后使用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重启随机游走的实体链接方法对候选实体进行选择,最后对在知识库中无对应实体的指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技术给电视媒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18年 第7期 52-55页
作者: 张蓝姗 黄高原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传统电视媒介开辟更多的想象空间,在技术升级、内容生产、人机交互等众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促使媒介形态从"融媒体"向"智媒体"转变,重塑电视媒介的发展模式、采编流程,为电视媒介的转型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消解与重构: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方向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 2019年 第4期 59-62页
作者: 张蓝姗 蒋亚娟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意研究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
互联网成为底层技术架构,在消解电视业原有边界与生态的同时,也推动着新一轮电视业态的重构。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深度卷入的媒介融合"下半场",智媒时代,用户、媒体与机器之间的多向连接被激活,电视媒体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格兰公共图书馆的战略研究与设计思考——基于《目标与机遇—2015-2020苏格兰公共图书馆战略》
收藏 引用
图书与情报 2016年 第2期 26-32页
作者: 盛卿 侯文军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文章从苏格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外部环境出发,介绍和归纳了《目标与机遇——2015-2020苏格兰公共图书馆战略》(以下简称《战略》)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提炼并重点阐述了《战略》中或可供中国区域性公共图书馆参考的"深度开放&qu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关军事人机混合智能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年 第10期43卷 1-7页
作者: 刘伟 张玉坤 曹国熙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876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首先阐述了军事智能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军事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军事人机混合智能。对军事智能的核心概念——态势感知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引出了深度态势感知,并对其与态势感知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军事人机混合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图卷积的小样本分类网络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1年 第19期57卷 164-170页
作者: 王晓茹 张珩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100876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深度神经网络在有着大量标注数据的图像识别任务上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在只有少量标注数据的数据集上训练一个好的网络仍然是一个据有挑战性的任务。如何从有限的标注数据中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很多应用场景的热点问题。目前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移动触屏界面设计模式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 2017年 第12期38卷 88-93页
作者: 侯文军 刘婷 齐天旸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6
目的研究移动应用界面设计模式及应用方法。方法通过对目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分析和对300余款优秀应用的研习,以设计指导为初衷,以设计模式为核心理念,运用模式的思想构建了从产品战略、交互策略到界面设计模式逐层递进的产品设计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专业性网络自组织的新媒体使用研究——以互联网翻译小组“抖森翻译军团”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青年研究 2014年 第3期 11-15页
作者: 王文宏 谢鹤轩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伴随互联网普及和媒介技术发展而兴起的网络自组织,其产生、发展、运作都与新媒体使用行为紧密相关,本文从新媒体与组织关系的角度入手,以"抖森翻译军团"互联网翻译小组为例,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使用对专业性网络自组织构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构电视节目综合评估体系--审美评估指数的提出与构建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年 第9期35卷 76-79页
作者: 张蓝姗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在电视产业化时代,以收视率指标为主的节目考评方法所带来的是经济效益导向的传播。为了有效地对电视媒体日益膨胀的利益追逐和收视率的负面影响产生有力的制衡作用,加强电视艺术审美在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以确保电视节目的审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