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7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2 篇 哲学
    • 82 篇 哲学
  • 38 篇 法学
    • 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5 篇 社会学
    • 5 篇 政治学
    • 2 篇 法学
  • 15 篇 历史学
    • 10 篇 世界史
    • 8 篇 中国史
  • 10 篇 经济学
    • 8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文学
    • 7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管理学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主题

  • 12 篇 中国
  • 11 篇 金岳霖
  • 8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8 篇 冯契
  • 8 篇 认识论
  • 6 篇 中国传统哲学
  • 6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 篇 马克思主义
  • 6 篇 伦理学
  • 6 篇 智慧说
  • 5 篇 严复
  • 5 篇 中国哲学
  • 5 篇 功利主义
  • 4 篇 孟子
  • 4 篇 康德
  • 4 篇 方法论
  • 4 篇 中国近代
  • 4 篇 西方哲学
  • 4 篇 形式逻辑
  • 4 篇 道德建设

机构

  • 133 篇 华东师大哲学系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上海华东师大哲学...
  • 4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3 篇 华东师大哲学系!上...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华东师大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文汇-复旦-华东师...
  • 1 篇 <学术月刊>编辑部
  • 1 篇 原华东师大哲学系
  • 1 篇 华东师大中文系
  • 1 篇 华东师大哲学系九...
  • 1 篇 华东交通大学
  • 1 篇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
  • 1 篇 中国科学院
  • 1 篇 《哲学研究》杂志
  • 1 篇 上海市长宁区委党...
  • 1 篇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 1 篇 江西师大政教系

作者

  • 23 篇 杨国荣
  • 12 篇 童世骏
  • 11 篇 高瑞泉
  • 10 篇 陈卫平
  • 10 篇 郁振华
  • 5 篇 江丹林
  • 5 篇 朱贻庭
  • 4 篇 冯契
  • 4 篇 彭漪涟
  • 4 篇 赵修义
  • 4 篇 郑忆石
  • 3 篇 施炎平
  • 3 篇 来建础
  • 3 篇 牛文君
  • 3 篇 niu wenjun
  • 2 篇 顾红亮
  • 2 篇 崔伟闳
  • 2 篇 丁祯彦
  • 2 篇 郭美华
  • 2 篇 李志林

语言

  • 16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华东师大哲学系"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哲学的转换——心学的展开及其理论意蕴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7年 第1期29卷 15-21页
作者: 杨国荣 华东师大哲学系
中国哲学演变至宋明,理学逐渐成为其主流。作为宋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形态,理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理学泛指宋明时期以心性的辩析为主要对象的一代思潮,狭义的理学则首先与程朱一系相联系并与心学相对。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学和玄学:几种典型进路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9年 第5期31卷 30-38页
作者: 郁振华 华东师大哲学系
本文梳理、总结了科玄论战后中国学术界对科学和哲学形上学关系的几种典型见解及其理路:(1)以王星拱为代表的主张对科学加以综合统一而上升为哲学的进路;(2)以冯友兰为代表的极言哲学和科学在对象、目的、方法、功用等方面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伦理与义务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9年 第6期31卷 3-11,77页
作者: 杨国荣 华东师大哲学系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柢,经历现代学术训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进步”及其历史──对现代性核心观念的反省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1998年 第6期 13-18页
作者: 高瑞泉 华东师大哲学系
来源: 评论
论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6年 第1期28卷 19-26页
作者: 高瑞泉 华东师大哲学系
本文提出,研究近代社会思潮需解决以下四个基本的方法与理论问题:1.从纵深方面看,思潮本身是社会史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对思潮作社会史的还原,即从社会生活的演化、社会结构的变迁来研究思潮的来去踪迹,抉发原因,把握全貌;2.从横向看,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我的凸现与消弭──论熊十力哲学对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解决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00年 第8期32卷 37-41,36页
作者: 郭美华 华东师大哲学系
从总体上来看,熊十力哲学主要是一个本体论体系,由于熊十力哲学在根本上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其本体论体系也就是心本论哲学体系,其核心是本心及其实证。本心即是本体,本心的实证就是本体的达致。实证是一个具有纯粹中国哲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现代哲学的形上智慧探索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00年 第7期32卷 14-21页
作者: 郁振华 华东师大哲学系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西哲学的互动深入,从2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在30、40年代,中国哲学家的创作意识开始萌动,他们应和时代精神的召唤,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平章华梵,试图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为中国的民族救……
来源: 评论
通达与敞开:中西政治哲学中的公共性
收藏 引用
学海 2005年 第5期 73-82页
作者: 陈赟 华东师大哲学系
古希腊的政治是空间性的,它的公共性概念基于空间的敞开性,并为这种敞开性所规定,这种敞开性使得古希腊的公共性观念具有一种“脱境域”的特征,它指引个人从其在世境域中抽身而退,进入到一个共有之域,因而古希腊的公共性偏向于汉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市场经济、经济学与伦理学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4年 第2期26卷 19-25页
作者: 赵修义 华东师大哲学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学该如何作为?本文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入手,认为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结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作者提出伦理学为市场经济的辩护及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要求两大问题,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的哲学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8年 第5期30卷 31-38页
作者: 郁振华 华东师大哲学系
本文认为,在哈贝马斯看来,程序性的合理性、情景化的合理性、生活实践的优先性等观念以及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的转向,是导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解体的重要原因。文章系统论述了哈贝马斯独特的经过创造性转换的后形而上学哲学观:哲学应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