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9 篇 期刊文献
  • 5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7 篇 工学
    • 12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6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53 篇 机械工程
    • 3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4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建筑学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光学工程
  • 24 篇 理学
    • 13 篇 物理学
    • 6 篇 数学
    • 5 篇 化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3 篇 数值模拟
  • 12 篇 蠕变
  • 10 篇 断裂韧性
  • 10 篇 强化传热
  • 8 篇 裂纹扩展
  • 7 篇 疲劳
  • 7 篇 力学性能
  • 7 篇 焊接接头
  • 7 篇 有限元法
  • 6 篇 有限元
  • 6 篇 残余应力
  • 6 篇 换热器
  • 5 篇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
  • 5 篇 超声检测
  • 5 篇 16mnr钢
  • 5 篇 有限元分析
  • 5 篇 钎焊
  • 5 篇 加氢反应器
  • 5 篇 扭曲管
  • 4 篇 焊后热处理

机构

  • 280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11 篇 河北工业大学
  • 9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5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5 篇 承压系统安全科学...
  • 4 篇 重庆后勤工程学院
  • 4 篇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
  • 4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 3 篇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
  • 3 篇 兰州理工大学
  • 3 篇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
  • 3 篇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
  • 3 篇 浙江工业大学
  • 3 篇 上海海事大学
  • 3 篇 天津商业大学
  • 3 篇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
  • 3 篇 上海宝丰机械制造...
  • 2 篇 国家机动车产品质...
  • 2 篇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
  • 2 篇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

作者

  • 59 篇 涂善东
  • 57 篇 轩福贞
  • 25 篇 周帼彦
  • 22 篇 朱冬生
  • 18 篇 刘长军
  • 17 篇 张修庆
  • 16 篇 王国珍
  • 16 篇 栾伟玲
  • 15 篇 zhu dong-sheng
  • 14 篇 zhang xiuqing
  • 14 篇 谈建平
  • 13 篇 xuan fu-zhen
  • 13 篇 zhou guo-yan
  • 13 篇 杨杰
  • 12 篇 李彤
  • 12 篇 xuan fuzhen
  • 11 篇 刘长虹
  • 11 篇 李银山
  • 11 篇 tu shan-tung
  • 11 篇 王卫泽

语言

  • 2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中国机械强度与振动研究的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强度 2012年 第5期34卷 761-766页
作者: 贾九红 胡潇寅 赵鹏 涂善东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7
机械强度与振动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中,因此客观地评价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阐述机械强度与振动的相关性,然后论述重大工程中一些机械强度与振动问题。进而通过研究比较各个国家近十年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钨、镍组合及钨镍合金的辐射屏蔽性能模拟
收藏 引用
核技术 2015年 第1期38卷 23-28页
作者: 韩仲武 栾伟玲 韩延龙 张衍 吴国章 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200237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200237
核救灾机器人对核事故现场救援和灾后处理具有重要意义,而核救灾机器人的电子器件易因受γ射线照射而失效,材料屏蔽的方法可提高电子器件的耐辐射性能。本文综合考察了Ni-W、W-Ni及钨镍合金三种复合结构模型的屏蔽性能。采用蒙特卡罗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扭曲椭圆管管内传热与压降性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工程 2013年 第1期41卷 9-14页
作者: 朱冬生 谭祥辉 曾力丁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安全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7
通过建立扭曲椭圆管单管传热与压降性能测试平台,利用光滑圆管,对测试平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对扭曲椭圆管的传热以及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基础,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对不同几何尺寸的扭曲椭圆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在化工、生物与热动力系统领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工进展 2011年 第1期30卷 26-33页
作者: 李宏亮 文振中 林莹 解楠 于新海 栾伟玲 涂善东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7
简述了我国在化工、生物与热动力系统及相关微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由于具有小型化、强化传质、传热的优点,微反应器被广泛应用在化学反应中,这些反应主要包括液相、气相反应和纳米颗粒合成。微反应技术适用于一些高危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胶泥阻尼器一种设计方法的试验验证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2年 第5期31卷 158-160,182页
作者: 贾九红 华宏星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7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胶泥吸能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隔振、抗冲防护设备,由于其耗能机理的复杂性导致人们对其设计方法认识的不足,限制了该类吸能器在重大能源领域的推广和利用,因此研究其设计方法,将其在国内外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针对前期推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iO_2/β-Zn_4Sb_3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收藏 引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4期37卷 435-438页
作者: 顾捷 栾伟玲 曹懿 徐宏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育部承压系统安全科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7
采用真空熔融缓冷方法合成了单相β-Zn4Sb3化合物,并通过水解钛酸四丁酯(TBOT)制备了Ti O2/β-Zn4Sb3复合材料。采用放电等离子(SPS)烧结获得了致密的块材样品。研究了Ti O2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Ti O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斜裂纹转轴的时变刚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1年 第3期30卷 165-170页
作者: 刘长利 李诚 周邵萍 夏春明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7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利用应变能释放率方法得到了裂纹单元的刚度矩阵,采用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模拟裂纹的呼吸效应,详细研究了不同深度的直裂纹和45°斜裂纹转子,在一个稳态旋转周期内,裂纹开闭规律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温合成广谱发光CuInS2/ZnS量子点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年 第10期36卷 1865-1872页
作者: 付敏 栾伟玲 涂善东 MLECZKO Leslaw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 上海201507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everkusen 51368 Germany
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C)为ZnS的前驱体材料、三辛基膦(TOP)为主要配体,在温度不高于200℃的条件下合成了广谱发光的核壳结构CuInS2/ZnS(CIS/ZnS)量子点.研究了ZDC用量、壳层包裹温度和配体对CIS/ZnS光学特性及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内外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对比
收藏 引用
压力容器 2020年 第1期37卷 56-61+73页
作者: 洪天骄 谈建平 常帅 轩福贞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评价材料抵抗疲劳失效的能力,必须进行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试验标准。选取国内低周疲劳试验常用标准ASTM E606—2012和GB/T 15248—2008,以及参考ISO国际标准建立的GB/T26077—2010,归纳总结了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机器学习的蠕变断裂寿命预测方法
收藏 引用
压力容器 2021年 第7期38卷 48-57页
作者: 张效成 宫建国 轩福贞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程结构的寿命预测问题是结构完整性领域的重要课题。通常,工程问题的解析解难以获得、经验解无法描述高维变量之间的非线性交互,而机器学习可以克服两者的局限性,是实现工程件寿命预测的重要解决方案。基于此,提出了面向工程结构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