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Wnt家族成员在黄颡鱼卵巢发育中的作用,研究首先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取了黄颡鱼Wnt5a、Wnt5b、Wnt7a和Wnt9b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即1984、2905、2158和1622 bp,其中ORF长度分别为1124、1124、1049和1073 bp,编码375、375、350和3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十分保守,黄颡鱼WNT与墨西哥丽脂鲤和斑马鱼比较接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m RNA在脑、脾脏、肾脏、鳃、心脏、肌肉、脂肪、肝脏及卵巢等组织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尽相同。Wnt家族基因对铜的响应研究表明:在暴露28d时,Wnt7a m RNA水平随着铜浓度先上升后下降,但是Wnt5a、Wnt5b和Wnt9b基因表达各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在56d,Wnt5b在60μg Cu/L组最低,其他2个组差异不显著,Wnt9b m RNA水平随着铜浓度先上升后下降,但是Wnt5a和Wnt7a基因表达各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Wnt家族这些基因的功能发生了分化,部分成员介导了铜影响黄颡鱼卵巢发育的调控。研究首次揭示了黄颡鱼Wnt家族部分成员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为深入探讨他们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鸡Lpin1基因编码区进行扫描,选取该基因3个引起错义突变的变异位点进行分析,其中c.391G>A位点引起编码氨基酸Asp131→Asn131突变,c.1727C>T位点引起编码氨基酸Ala576→Val576突变,c.2287A>C位点引起编码氨基酸Met763→Leu763突变。应用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PCR(Amplifi-cation-Created Restriction Site PCR,ACRS-PCR)的方法进行引物设计扩增3个突变位点,并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PCR产物,以藏鸡、隐性白羽鸡、藏隐(藏鸡♂×隐性白羽♀)和藏藏隐[藏鸡♂×(藏鸡♂×隐性白羽♀)♀]群体为材料对3个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与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同时在5个中国地方鸡种(固始鸡、萧山鸡、北京油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和茶花鸡)中进行变异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鸡Lpin1基因c.1727C>T在不同品种中具丰富的多态性;而另2个位点在所检测的群体中无多态性存在,c.391G>A位点以GG基因型为主,c.2287A>C位点全部为AA基因型;(2)对c.1727C>T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该位点C等位基因占优势地位,且固始鸡和北京油鸡群体基因型分布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P<0.01),在萧山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和茶花鸡三品种中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3)性状关联分析显示c.1727C>T位点与皮下脂肪厚呈显著关联(P<0.05),与腹脂质量呈极显著关联(P<0.01);其中CC基因型个体的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极显著高于TC基因型个体(P<0.01)。TT基因型个体的腹脂质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个体(P<0.05)。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