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1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2 篇 工学
    • 53 篇 农业工程
    • 53 篇 城乡规划学
    • 4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3 篇 水利工程
    • 1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9 篇 建筑学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37 篇 管理学
    • 67 篇 工商管理
    • 56 篇 公共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5 篇 农学
    • 8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7 篇 林学
    • 5 篇 作物学
  • 89 篇 理学
    • 57 篇 地理学
    • 17 篇 生态学
    • 8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49 篇 经济学
    • 35 篇 应用经济学
    • 16 篇 理论经济学
  • 24 篇 历史学
    • 23 篇 中国史
  • 7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7 篇 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3 篇 影响因素
  • 18 篇 湖北省
  • 16 篇 江汉平原
  • 14 篇 地理探测器
  • 14 篇 长江经济带
  • 13 篇 武汉市
  • 12 篇 时空格局
  • 12 篇 三峡库区
  • 12 篇 时空变化
  • 11 篇 土壤有机质
  • 10 篇 空间分布
  • 10 篇 土地利用
  • 10 篇 高光谱
  • 10 篇 饱和导水率
  • 9 篇 乡村振兴
  • 9 篇 空间格局
  • 8 篇 空间结构
  • 8 篇 武汉城市圈
  • 8 篇 耦合协调度
  • 7 篇 农村居民点

机构

  • 355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92 篇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
  • 40 篇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
  • 20 篇 武汉大学
  • 18 篇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
  • 16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9 篇 湖北经济学院
  • 9 篇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
  • 8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4 篇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
  • 4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4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4 篇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
  • 4 篇 湖北大学
  • 3 篇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 3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作者

  • 56 篇 罗静
  • 50 篇 luo jing
  • 40 篇 刘目兴
  • 35 篇 周勇
  • 30 篇 zhou yong
  • 28 篇 liu muxing
  • 25 篇 易军
  • 22 篇 谢双玉
  • 21 篇 田培
  • 21 篇 王宏志
  • 20 篇 于雷
  • 20 篇 tian pei
  • 18 篇 孙建伟
  • 18 篇 yi jun
  • 18 篇 刘鹏程
  • 18 篇 吴宜进
  • 17 篇 张海林
  • 17 篇 田玲玲
  • 15 篇 yu lei
  • 15 篇 xie shuangyu

语言

  • 3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宵重点实验室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87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不同植稻年限土壤剖面基本性质与水-氮分布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9年 第6期51卷 1188-1195页
作者: 张君 刘目兴 易军 张海林 李胜龙 段赫 杨倩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在江汉平原典型农业区选定不同水稻种植年限(2、18、>100a)的稻田,采用野外调查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量化不同稻田土壤剖面基本性质和水–氮分布特征,以揭示内在原因,探讨适宜不同水稻种植年限稻田的水–氮管理方式,为提高稻田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三峡山地不同垂直带土壤入渗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5年 第3期29卷 56-61页
作者: 刘目兴 吴丹 崔文虎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山地土壤入渗性能研究是评价植被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的基础。利用盘式张力入渗仪,通过设置3种负压(-0.49kPa,-0.69kPa和-0.98kPa),分析不同负压条件下三峡山地各垂直带土壤的入渗过程,比较不同类型山地土壤的入渗性能和常用入渗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田——田埂过渡区土壤水分运动与保持特征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7年 第2期31卷 122-128页
作者: 李胜龙 张海林 刘目兴 易军 伍铁牛 朱钊岑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为揭示田埂对稻田水分渗漏的影响,以江汉平原典型稻田—田埂过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水力学参数测定和田间染色示踪等方法量化了过渡区各位点(田内、田埂和灌溉沟)土壤剖面导水与持水性能差异,并揭示了该区域的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治理问题的空间识别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城市留言板数据的探索
收藏 引用
人文地理 2023年 第1期38卷 79-86页
作者: 高喆 李昱霄 姜文珺 顾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电子政务平台用户数据为认知城市问题、开展空间治理提供了新路径。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以日常治理问题为对象,基于留言板数据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城市治理问题空间识别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和负二项回归分析,探究治理问题空间特征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网络信息的江西省乡村旅游地吸引力评价及空间分析
收藏 引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年 第8期29卷 1713-1722页
作者: 朱中原 王蓉 胡静 李亚娟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9
旅游吸引力是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需求侧的旅游吸引力评价对于乡村旅游地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江西省为例,在乡村旅游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的乡村旅游地吸引力评价体系,同时采用空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类型划分与空间格局研究
收藏 引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年 第4期29卷 824-835页
作者: 朱中原 王蓉 胡静 李亚娟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9
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多样化协调发展有助于优化乡村休闲旅游的空间格局。以江西省为案例地,选取312个乡村休闲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和核密度分析、栅格分析、缓冲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源环境变量和随机森林的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以襄阳市襄州区为例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 第12期40卷 4548-4558页
作者: 黄赫 周勇 刘宇杰 肖梁 李可 段建设 魏洪亮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省“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襄阳441100
为了研究襄阳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选择襄州区为研究区,采集了326个样点的表层土壤(0~5 cm),测定其中镉(Cd)、汞(Hg)、砷(As)、铅(Pb)和铬(Cr)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单位为mg·kg^-1),并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IDW)...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学科视野下城乡结合部景观的优化策略
收藏 引用
城市问题 2015年 第12期 32-38页
作者: 王敏 陈四云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
认为城乡结合部景观优化的现实矛盾为城镇化快节奏的行为模式持续扰乱乡村地域的演化规律及自我调适机制所致,其解决办法在于保护、修复与超前调控城乡结合部景观形成过程中空间的"位"与时间的"序"。关于城乡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质灾区光学立体影像植被与3维地形定量变化检测
收藏 引用
遥感学报 2014年 第6期18卷 1258-1267页
作者: 李畅 熊昊 陶顺勇 韩振坤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9 民政部减灾和应急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当前,经典的2维遥感变化检测方法不再适用于地质灾害引起的地表3维变化。此外,一般植被提取依赖近红外波段,而近红外影像未必能获取。因此,针对2010年和2011年汶川映秀地区的可见光航空立体像对,提出了一种检测植被和3维地形变化的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10—1911年东北大鼠疫传播的时空网络与死亡的区域分异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24年 第2期43卷 478-504页
作者: 龚胜生 刘晓峥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地理过程与分析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本文从历史医学地理学视角切入,采用历史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大鼠疫的传播网络与死亡分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东北大鼠疫以满洲里为首发地,蔓延东三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