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1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2 篇 工学
    • 53 篇 农业工程
    • 53 篇 城乡规划学
    • 4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3 篇 水利工程
    • 1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9 篇 建筑学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37 篇 管理学
    • 67 篇 工商管理
    • 56 篇 公共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5 篇 农学
    • 8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7 篇 林学
    • 5 篇 作物学
  • 89 篇 理学
    • 57 篇 地理学
    • 17 篇 生态学
    • 8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49 篇 经济学
    • 35 篇 应用经济学
    • 16 篇 理论经济学
  • 24 篇 历史学
    • 23 篇 中国史
  • 7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7 篇 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3 篇 影响因素
  • 18 篇 湖北省
  • 16 篇 江汉平原
  • 14 篇 地理探测器
  • 14 篇 长江经济带
  • 13 篇 武汉市
  • 12 篇 时空格局
  • 12 篇 三峡库区
  • 12 篇 时空变化
  • 11 篇 土壤有机质
  • 10 篇 空间分布
  • 10 篇 土地利用
  • 10 篇 高光谱
  • 10 篇 饱和导水率
  • 9 篇 乡村振兴
  • 9 篇 空间格局
  • 8 篇 空间结构
  • 8 篇 武汉城市圈
  • 8 篇 耦合协调度
  • 7 篇 农村居民点

机构

  • 355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92 篇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
  • 40 篇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
  • 20 篇 武汉大学
  • 18 篇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
  • 16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9 篇 湖北经济学院
  • 9 篇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
  • 8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4 篇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
  • 4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4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4 篇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
  • 4 篇 湖北大学
  • 3 篇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 3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作者

  • 56 篇 罗静
  • 50 篇 luo jing
  • 40 篇 刘目兴
  • 35 篇 周勇
  • 30 篇 zhou yong
  • 28 篇 liu muxing
  • 25 篇 易军
  • 22 篇 谢双玉
  • 21 篇 田培
  • 21 篇 王宏志
  • 20 篇 于雷
  • 20 篇 tian pei
  • 18 篇 孙建伟
  • 18 篇 yi jun
  • 18 篇 刘鹏程
  • 18 篇 吴宜进
  • 17 篇 张海林
  • 17 篇 田玲玲
  • 15 篇 yu lei
  • 15 篇 xie shuangyu

语言

  • 3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宵重点实验室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87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大别山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的效益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4年 第6期38卷 61-69,78页
作者: 周杰 田培 吴宜进 贾婷惠 沈晨竹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目的]为揭示大别山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优化大别山区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模式。[方法]基于黄冈市石桥铺、红安县、英山县和团风县4个站点径流小区的侵蚀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下的水土保持效益。[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典型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4种村落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23年 第4期43卷 638-648页
作者: 邹秋雨 孙建伟 杨丹丽 罗静 崔家兴 韦泽航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9
以中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旅游重点村和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典型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典型村落整体上以胡焕庸线为界,呈“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空间分布格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地级城市职业空间演化的技能关联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经济地理 2023年 第7期43卷 88-98页
作者: 敖荣军 伊尔凡江·艾合买提江 周笑琦 陈京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湖北武汉430079
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集提供的分地级城市分职业小类的从业人员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中国地级城市职业空间、可视化职业之间的技能关联性,并从职业进入、职业退出和就业增长三方面分析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方向识别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17年 第5期37卷 748-755页
作者: 孙建伟 孔雪松 田雅丝 罗静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9 武汉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基于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热点探测法,分析镇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一种顾及居民点密度与规模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方向识别方法。根据密度与规模的空间组合特征,将全镇农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及轨迹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 第1期36卷 161-169页
作者: 左岍 周勇 李晴 王丽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准确识别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规律和轨迹特征,对科学推进该地区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0年、2005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鄂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序列,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各项指数、弦图可视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水耕年限稻田土壤水分渗漏与保持特征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6年 第6期30卷 90-95页
作者: 张君 易军 刘目兴 李胜龙 杨燕 朱钊岑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以江汉平原连续水耕年限大于100年(老稻田)和由旱耕改为水耕17年(新稻田)的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剖面基本理化性质和水力学参数,揭示了2种稻田土壤水分渗漏和保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新稻田土壤的平均饱和导水率(K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RUSLE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的鄂西南土壤侵蚀脆弱性评价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4年 第1期38卷 91-103页
作者: 杨严攀 田培 沈晨竹 平耀东 贾婷惠 乐雪 黄建武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目的]水土流失是鄂西南突出的生态问题,合理评估该区域的土壤侵蚀脆弱性,并探究其驱动机制是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方法]从人地耦合系统视角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鄂西南土壤侵蚀的影响,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峡山地不同坡位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及水力学性质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1年 第3期35卷 135-142页
作者: 李文政 刘目兴 易军 张海林 卢世国 白雨诗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山地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力学性质研究可为地表水文过程预测和坡地生态修复提供参考。通过采集三峡库区大老岭林区山地不同坡位的原状土样,测定饱和导水率、当量孔径、水分库容等水力学参数,利用V-G模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评价不同坡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江平原区土壤水力参数及相关理化性质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土壤 2024年 第1期56卷 182-192页
作者: 石常卿 张海林 韩雨蓉 陈羽 魏雅清 王平 谢璇 刘济 刘目兴 易军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430079
为研究土壤水力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相关影响因素,以江汉平原典型近江农业区为研究单元,采集不同类型农用地的浅层(0~40 cm)原状和扰动土样,测定其水力参数和相关理化性质,揭示各水力参数及相关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时序遥感影像混合像元分解的耕地种植强度估算方法——以湖北省为例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1期54卷 96-103页
作者: 刘轶青 陶建斌 陈曦 陈濂 卫诗琪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在耕地总量减少、质量下降与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耕地集约化利用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耕地集约化利用指标定义主要有种植频率和复种指数等.种植频率是对种植模式的硬划分(如单季或双季),会损失部分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