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6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 篇 管理学
    • 15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3 篇 理学
    • 16 篇 地理学
    • 6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15 篇 农学
    • 1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林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兽医学
  • 14 篇 工学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3 篇 历史学
    • 13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0 篇 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临床医学
  • 9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主题

  • 12 篇 影响因素
  • 11 篇 湖北省
  • 6 篇 长江经济带
  • 5 篇 时空格局
  • 5 篇 时空分布
  • 4 篇 中国
  • 3 篇 大骨节病
  • 3 篇 经济
  • 3 篇 时空规律
  • 3 篇 时空特征
  • 3 篇 协调发展
  • 3 篇 饱和导水率
  • 2 篇 地理探测器
  • 2 篇 结构方程模型
  • 2 篇 传统村落
  • 2 篇 空间分布
  • 2 篇 山西省
  • 2 篇 工业集聚
  • 2 篇 江汉平原
  • 2 篇 空间自相关

机构

  • 7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3 篇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
  • 3 篇 地理过程与空间分...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
  • 2 篇 山东女子学院
  • 2 篇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 篇 邯郸学院
  • 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 篇 成都市国土规划地...
  • 1 篇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
  • 1 篇 陆军军医大学
  • 1 篇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
  • 1 篇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
  • 1 篇 同济大学
  • 1 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作者

  • 24 篇 龚胜生
  • 20 篇 gong shengsheng
  • 15 篇 张涛
  • 14 篇 zhang tao
  • 13 篇 黄建武
  • 11 篇 敖荣军
  • 10 篇 王维
  • 9 篇 易军
  • 9 篇 yi jun
  • 9 篇 刘目兴
  • 8 篇 huang jianwu
  • 7 篇 liu muxing
  • 7 篇 王晓伟
  • 7 篇 李孜沫
  • 7 篇 张海林
  • 7 篇 梅琳
  • 7 篇 mei lin
  • 7 篇 孔德亚
  • 6 篇 刘子豪
  • 6 篇 wang wei

语言

  • 7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7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1990—2010年安徽人口长寿水平的时空变化
收藏 引用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年 第4期34卷 160-168页
作者: 龚胜生 储环 张涛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以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为手段,选取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预期寿命等测度指标,对安徽1990—2010年间人口长寿水平的时空变化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的人口长寿水平不断提高,但空间分异模式基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5期53卷 715-723页
作者: 梅琳 严静 周唯 敖荣军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创新水平是决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专利授权数为衡量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局部冷热点分析及相对发展率指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县域分异特征及其与健康相关性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1期53卷 137-146页
作者: 潘方杰 王宏志 王璐瑶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土壤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以土壤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及SPSS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县域尺度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微量元素与人口健康相关性进行探讨.结论如下:1)县域尺度上Zn、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汉平原典型农业灌排单元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1年 第6期35卷 213-221页
作者: 周黎 冯伟 易军 刘目兴 刘秀芸 陈露 庄道珩 张海林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土壤碳库之一,明晰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机制,可为农田土壤肥力及固碳能力评价提供采样依据和理论基础。以江汉平原典型农业灌排单元(面积45 hm2)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04个样点0—2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收藏 引用
管理现代化 2017年 第3期37卷 48-50页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文春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9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一体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中下游三地、六大城市群和八大国家新区,城市群和新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先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和交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时空变迁分析
收藏 引用
管理现代化 2016年 第4期36卷 45-47页
作者: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9
通过概述长江经济带人口、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过程,总结出经济差异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设建议。
来源: 评论
湖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 2020年 第6期40卷 999-1009页
作者: 龚胜生 王无为 陈红缨 黄建武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9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9
使用数理统计分析地理空间分析对2009-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的人群特征、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手足口病主要在5岁以下儿童中流行,1岁幼儿尤其高发;男性发病率总体高于女性,但25~30岁年龄段女性高于男性。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时空格局研究
收藏 引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年 第10期26卷 1489-1497页
作者: 王维 陈云 王晓伟 文春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法对2003年、2008年和2013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及区域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定量分析,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冷热点分析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进行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汉城市圈绿色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4期57卷 589-598页
作者: 陈义菁 梅琳 张涛 敖荣军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地理过程与空间分析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绿色发展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丽中国至关重要.该文从绿色社会、绿色经济和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ESDA、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深入分析2010-2020年武汉城市圈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西古村镇类型及社会记忆符号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人文地理 2018年 第2期33卷 107-115页
作者: 胡娟 龚胜生 魏幼红 李孜沫 丁可人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武汉430079
社会记忆是依附于社会群体产生的一种趋同性的社会文化符号。本研究利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要素体—因子层—属性脉"的三维层次构建社会记忆的符号系统,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视角,从地脉、人脉、文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