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5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4 篇 医学
    • 110 篇 临床医学
    • 7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1 篇 中西医结合
    • 3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中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40 篇 理学
    • 37 篇 生物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22 篇 工学
    • 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8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安技术
  • 8 篇 农学
    • 8 篇 作物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2 篇 大鼠
  • 16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1 篇 一氧化氮
  • 10 篇 基因表达
  • 7 篇 细胞增殖
  • 7 篇 内皮细胞
  • 7 篇 海马
  • 6 篇 三叉神经节
  • 6 篇 神经元
  • 6 篇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6 篇 促红细胞生成素
  • 6 篇 tau蛋白
  • 6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6 篇 细胞凋亡
  • 5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5 篇 肺动脉
  • 5 篇 钾通道
  • 5 篇 癫痫
  • 5 篇 细胞迁移
  • 5 篇 膜片钳技术

机构

  • 230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31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23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20 篇 郑州大学
  • 17 篇 咸宁学院
  • 17 篇 石河子大学
  • 13 篇 武汉大学
  • 11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9 篇 江汉大学
  • 9 篇 武汉科技大学
  • 9 篇 海南医学院
  • 8 篇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
  • 7 篇 新乡医学院
  • 7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6 篇 新疆地方病与民族...
  • 5 篇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
  • 5 篇 三峡大学
  • 5 篇 嘉兴学院
  • 5 篇 杭州师范大学
  • 5 篇 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9 篇 李之望
  • 18 篇 王建枝
  • 14 篇 刘声远
  • 12 篇 胡清华
  • 12 篇 钟华
  • 12 篇 何芳
  • 12 篇 王迪浔
  • 11 篇 叶笃筠
  • 11 篇 司军强
  • 9 篇 li li
  • 9 篇 李宜培
  • 9 篇 茹立强
  • 9 篇 吴人亮
  • 9 篇 王黎
  • 9 篇 孙志萍
  • 8 篇 段东晓
  • 8 篇 李丽
  • 8 篇 靳力
  • 8 篇 马克涛
  • 7 篇 孙秉庸

语言

  • 2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274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Agrin在非神经-肌肉接头处作用的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 第3期48卷 346-349页
作者: 潘琦 毛瑞琪 文涔锦 孙登龙 肖瑞芬 席姣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德干细胞中心 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脑研究所 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物靶点研究与药效学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30
Agrin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在骨骼肌发育[1]、神经-肌接头形成[2]、造血[3]、炎症[4]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Agrin由位于1号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毒力株弓形虫速殖子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年 第11期23卷 1127-1130页
作者: 张海珠 袁保梅 宋晓荣 石佑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新乡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目的构建不同毒力株弓形虫速殖子cDNA消减文库。方法以弓形虫强毒株RH株速殖子为Tester、弱毒株Prugniaud株速殖子为Driver,进行正向抑制性消减杂交;以Prugniaud株为Tester、RH株为Driver,进行反向抑制性消减杂交。分别将获取的2组抑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帝视观察用内窥镜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 第4期33卷 587-589页
作者: 孟磊 肖维民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湖北武汉43007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 湖北武汉430022
目的:探讨帝视观察用内窥镜(discopo,DSC)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困难气管患者采用DSC插管,采用静脉诱导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开始时(T1)、气管插管完成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压氧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年 第6期34卷 406-410页
作者: 陈星星 晏丹 尤春景 袁修学 刘亚昆 王熠钊 向艳平 秦开蓉 徐江 武汉科技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武汉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武汉43006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科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4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Cs组)及高压氧联合神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特征及意义
收藏 引用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6年 第5期22卷 517-520页
作者: 聂辉 张玉芹 程剑侠 罗加烈 李之望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武汉43008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武汉430030
为探讨大鼠不同初级感觉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电生理学特征及意义,本实验在新鲜分离的大鼠三种初级感觉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对外加ATP引起的膜电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受检的细胞绝大多数对ATP敏感,外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
收藏 引用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23卷 64-68页
作者: 张玉芹 罗加烈 聂辉 朱凡 李之望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武汉43008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武汉430030
本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了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结果显示:(1)92.3%(60/65)的细胞对ATP敏感,有反应的细胞可记录到三种型式的ATP-激活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型(Fasttype,F型)、快速激活缓慢失活型(In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DPH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 第5期31卷 493-496页
作者: 孙金明 钱家庆 胡壮丽 夏霖 倪沛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武汉430030 中国药科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 南京210009
通过喂饲胆固醇和猪油造成高脂血症家兔模型 ,采用 3种不同剂量的 1- (2 ,6 -二甲基苯氧基 ) - 2 - (3,4 -二甲氧基苯乙氨基 )丙烷盐酸盐 (DDPH)溶液灌胃 6周 ,用酶法分别测定用药前和用药疗程后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酸酯 (TG)、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咖啡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急性分离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生理学 2004年 第3期56卷 384-388页
作者: 李韶 安杰 孙长凯 李之望 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脑疾病研究所 大连11602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医学研究中心 武汉430030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上,观察预加咖啡因对GABA-激活电流(I_(GABA))的调制作用。实验中,大部分受检细胞(97.4%,113/116)对外加GABA敏感。1~1000μmol/L GABA引起一剂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氧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 第6期39卷 974-976页
作者: 段东晓 张桂红 邢莹 高晓群 茹立强 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郑州45005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武汉430030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80只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 10只 ,缺血再灌注组 35只 ,低氧预处理组 35只。低氧预处理组连续吸入V(O2 ) :V(N2 ) =8:923h作低氧预处理 ,12h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芥所致DNA损伤分子标志物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2005年 第2期21卷 149-151页
作者: 奉水东 李华文 王小利 凌宏艳 徐顺清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衡阳42100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 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目的 利用烷化剂的毒理机制 ,评价生长抑制和DNA损伤 (GrowtharrestandDNAdamage,Gadd)基因的表达作为DNA损伤的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烷化剂类药物氮芥诱导人肝瘤HepG2细胞 ,运用RT -PCR的方法检测Gadd基因的表达水平 ,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