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1 篇 期刊文献
  • 3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9 篇 工学
    • 11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0 篇 电气工程
    • 7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7 篇 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3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1 篇 流固耦合
  • 9 篇 快堆
  • 9 篇 自然循环
  • 8 篇 超临界水
  • 7 篇 钠冷快堆
  • 7 篇 乏燃料贮存格架
  • 7 篇 数值模拟
  • 6 篇 附加质量
  • 5 篇 ap1000
  • 5 篇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
  • 4 篇 颗粒物
  • 4 篇 内置换料水箱
  • 4 篇 概率模型检测器
  • 3 篇 ebr-ⅱ
  • 3 篇 灰色关联度
  • 3 篇
  • 3 篇 热分层
  • 3 篇 relap5
  • 3 篇 第一性原理
  • 3 篇 三维数值模拟

机构

  • 151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90 篇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
  • 7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7 篇 东南大学
  • 5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4 篇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
  • 4 篇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
  • 3 篇 内蒙古华电蒙东能...
  • 3 篇 南华大学
  • 3 篇 中核核反应堆热工...
  • 3 篇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
  • 3 篇 国家核电软件技术...
  • 3 篇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
  • 3 篇 国家能源核电软件...
  • 3 篇 湘潭大学
  • 2 篇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
  • 2 篇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2 篇 中核核反应堆热工...
  • 2 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
  • 2 篇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作者

  • 65 篇 陆道纲
  • 39 篇 周涛
  • 35 篇 lu daogang
  • 31 篇 zhou tao
  • 23 篇 张钰浩
  • 20 篇 隋丹婷
  • 15 篇 刘雨
  • 14 篇 zhang yuhao
  • 13 篇 曹琼
  • 11 篇 马栋梁
  • 10 篇 cao qiong
  • 10 篇 sui danting
  • 9 篇 朱亮宇
  • 9 篇 欧阳晓平
  • 9 篇 周世梁
  • 9 篇 李子超
  • 9 篇 张家磊
  • 9 篇 玉宇
  • 8 篇 zhang jialei
  • 8 篇 秦雪猛

语言

  • 1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核事故源项反演
收藏 引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25年 第3期45卷 371-381页
作者: 游清悦 曹博 彭丁萍 李中昊 缪学伟 陈洲亮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核事故发生后,快速准确地估算源物质的释放速率对于提升核应急响应速度及确保决策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选择碘-131(~(131)I)核素的释放速率作为源项反演的目标值,利用课题组开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程序RADC生成神经网络训练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可分离编码的高分辨X射线荧光成像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0年 第19期69卷 359-367页
作者: 孙世峰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相比于传统基于毛细管或针孔的X射线成像系统,编码孔径成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扩展性强等优势,使其在X射线荧光成像中极具潜力.本工作应用新型编码孔径成像计算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可分离编码的X射线成像系统.利用Geant4蒙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快堆燃料组件少孔式管脚替代方案水力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 第7期53卷 1288-1295页
作者: 秦亥琦 陆道纲 司宇 刘少华 唐甲璇 钟达文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多孔式管脚在流动特性调节、加工精度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提出了少孔式管脚替代方案,通过水力实验,对比研究了多孔式与少孔式两类管脚的阻力系数分布、流量与压降对应关系等流动特性。结果显示:φ12.0 mm的少孔式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快堆中心测量柱高周热疲劳评定方法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5期52卷 942-947页
作者: 郑澍 陆道纲 曹琼 刘超 丁云龙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流体温度振荡是快堆中的常见现象。快堆中心测量柱下封头处于流体温度振荡严重的位置,流体温度振荡会降低反应堆结构材料的寿命,威胁反应堆的安全。为了研究流体温度振荡对中心测量柱下封头寿命的影响,将中心测量柱下封头简化为平板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震下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可靠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5期52卷 896-903页
作者: 庞博 玉宇 汪彬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地震情况下核电站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PXS)能否可靠运行对核电站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故障树方法分析计算了PXS各部件在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为0.5g、1.5g、2.5g情况下的失效概率以及各部件对系统失效的贡献,并与《AP1000概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AP1400双乏燃料贮存格架地震条件下流固耦合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6期52卷 1034-1039页
作者: 刘宏达 陆道纲 刘雨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CAP140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反应堆,其乏燃料贮存格架自由地放置在乏燃料水池内,水可在格架内部通道中流通,同时水也存在于格架与格架、格架与池壁之间的间隙中。在地震情况下,格架与流体之间的流固耦合特性非线性度非常高,很难用软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压水堆乏燃料单棒冷却液膜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2年 第10期56卷 2061-2068页
作者: 曹琼 蒋鹤元 丁笑 陆道纲 李臻 王孝天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为避免在极端事故工况下,乏燃料水池会长期失去补水和冷却,第3代核电站如AP1000和CAP1400,引入了喷淋冷却系统。在喷淋条件下,乏燃料棒上液膜流动特性是影响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还未对其做过详细的研究。本文使用光学法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间距对快堆燃料组件迷宫密封结构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年 第4期53卷 663-672页
作者: 秦亥琦 陆道纲 王嘉瑞 王雨 钟达文 宋怡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针对直角梯形齿迷宫密封结构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间距对密封性能、流场分布、压力场分布、流速控制的影响,并在最佳间距尺寸下分析了偏心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扩大迷宫密封结构间距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乏燃料贮存格架流固耦合参数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年 第5期52卷 948-953页
作者: 殷亭茹 陆道纲 刘雨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乏燃料贮存格架是储存乏燃料组件的重要设备。在地震载荷下,其响应是非线性的,可能产生滑移、颠覆等。发生地震时,存在于格架间隙内的流体耗散了结构的能量,保证了格架的完整性。本文使用3/10缩比模型,利用CFD软件Fluent进行了乏燃料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振动条件下平行孔板间流体的作用力实验
收藏 引用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年 第8期51卷 1419-1424页
作者: 刘雨 陆道纲 王园鹏 李文哲 李宗洋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乏燃料贮存格架自由放置在乏燃料水池内,格架-格架、格架-池壁之间有一定间隙。在地震载荷下,这些间隙中流体的流固耦合作用耗散了结构的能量,保证了格架的结构完整性。根据AP1000和CAP1400系列反应堆型的格架储存腔设计,格架的侧壁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