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5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 篇 医学
    • 15 篇 中西医结合
    • 11 篇 临床医学
    • 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 篇 生物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主题

  • 4 篇 大鼠
  • 3 篇 中药
  • 2 篇 耳蜗干细胞
  • 2 篇 凋亡
  • 2 篇 叶酸受体α
  • 2 篇 益康口服液
  • 2 篇 吡喹酮
  • 2 篇 当归补血汤
  • 2 篇 基因表达
  • 2 篇 抗突变
  • 2 篇 日本血吸虫
  • 2 篇 白藜芦醇
  • 2 篇 多发性脑梗死
  • 2 篇 细胞间粘附分子-1
  • 2 篇 卵巢癌
  • 2 篇 微生态制剂
  • 1 篇 突触可塑性
  • 1 篇 skov3细胞
  • 1 篇 神经营养因子
  • 1 篇 细胞周期

机构

  • 32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8 篇 东南大学
  • 5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3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 2 篇 江苏省中医院
  • 2 篇 空军军医大学
  • 2 篇 皖南医学院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人口管理学院
  • 1 篇 滨州医学院
  • 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1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1 篇 江苏省南京市药品...
  • 1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太...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陆军军医大学
  • 1 篇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
  • 1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作者

  • 5 篇 王明艳
  • 4 篇 曾水林
  • 4 篇 郑鸿燕
  • 4 篇 吴海涛
  • 3 篇 高峰
  • 3 篇 赵凤鸣
  • 3 篇 吴勉华
  • 2 篇 朱建宝
  • 2 篇 刘志诚
  • 2 篇 孙立雯
  • 2 篇 王旻
  • 2 篇 张中成
  • 2 篇 张伟伟
  • 2 篇 徐斌
  • 2 篇 李涛
  • 2 篇 朱继峰
  • 2 篇 张芳
  • 2 篇 詹瑧
  • 2 篇 赵东红
  • 2 篇 许冬青

语言

  • 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医用生物学教研室"
3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虫草多糖对庆大霉素诱发的急性肾衰的预防作用
收藏 引用
与临床研究 2008年 第6期16卷 432-435页
作者: 周峰 陈涛 尹鸿萍 南京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 南京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 南京210046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南京210009
目的:探讨虫草多糖对庆大霉素诱发的急性肾衰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阳性地塞米松磷酸钠组,虫草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肾衰(ARF)模型,造模过程中预防给药。观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胚鼠腹侧中脑和胚肾联合移植治疗Parkinson病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神经解剖杂志 2005年 第2期21卷 143-146页
作者: 曾水林 郑鸿燕 李涛 朱建宝 东南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南京210009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南京210029
为了提高移植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存活率和促进神经元生长,将胚鼠腹侧中脑和胚肾联合移植入Parkinson病(PD)模型大鼠脑内,检测胚肾对移植DA能神经元的影响。先用神经毒剂6 OHDA损毁大鼠左侧中脑被盖腹侧区和黑质致密部建立PD动物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口腔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的原位观察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口腔医 2005年 第1期25卷 52-54页
作者: 范媛 詹瑧 彭涛 宋晓陵 冯振卿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南京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 南京210029
目的 探讨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癌变机制。方法 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 ,观察分析 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 ,18例扁平苔藓 ,2 3例白斑 ,2 2例鳞癌上皮组织凋亡状况。结果 除单纯上皮增生 ,非糜烂型扁平苔藓外 ,上皮 (轻、中、重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多发性脑梗死后脑组织ICAM-1蛋白和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报(医版) 2005年 第5期24卷 321-324页
作者: 向红兵 晋光荣 吴颢昕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常州213003 东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9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江苏南京210049
目的:观察大鼠多发性脑梗死后脑组织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多发性脑梗死模型,梗死后分别于1 h到14 d不同时间点处死并取脑,应用免疫组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多发性脑梗死后脑组织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变化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报(医版) 2004年 第5期23卷 295-298页
作者: 向红兵 晋光荣 吴颢昕 刘俊华 李云涛 东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9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江苏南京210049
目的 :观察大鼠多发性脑梗死后脑组织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蛋白的时程变化。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多发性脑梗死模型 ,梗死后 1h~ 14d处死并取脑 ,用免疫组织化法标记脑组织切片ICAM 1蛋白 ,另外 6只雄性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 第3期8卷 562-565页
作者: 刘志诚 孙凤岷 赵东红 张中成 孙志 徐斌 朱苗花 吴海涛 魏群利 李朝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研究所 江苏省南京市210029 南京人口管理学院生殖医学教研室 江苏省南京市210042 南京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江苏省南京市210097
目的:探讨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NorthernBlot技术测定瘦素受体(OB-R)基因表达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和下丘脑瘦素(Leptin)和胰岛素(INS)的含量。观察针灸治疗前后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瘦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胚肾组织促帕金森病移植神经元存活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报(医版) 2004年 第2期23卷 104-108页
作者: 郑鸿燕 曾水林 李涛 朱建宝 花菊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江苏南京210029 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9
目的 :探讨大鼠胚肾组织对帕金森病移植神经元的促存活作用。方法 :用神经毒剂 6 OHDA单侧损毁SD大鼠左侧中脑被盖腹侧区 (VTA)和黑质致密部 (SNC)建立动物模型。实验分 3组 :A组将胚鼠腹侧中脑组织 (VM )预置于胚肾组织培养液中 ;B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优势与开发前景
收藏 引用
中医药 2003年 第1期21卷 99-99,102页
作者: 姜海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医用生物学教研室 南京210097
认为只有用现代生命科知识 ,阐述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其药效作用机理 ,结合生物统计分析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方法与手段使各项技术指标更科化、生产规模化、中药现代化目标的实验。指出 ,植物药方面 :药材生产、地道药材培育选种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抗突变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收藏 引用
安徽中医 2003年 第2期22卷 59-60页
作者: 赵凤鸣 邵山 王明艳 许冬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用生物学教研室 江苏南京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药品检验所 南京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寄生虫教研室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各种环境诱变剂不可避免地通过饮食、呼吸及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的健康.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既存在着许多有致变作用的诱变剂,同时也存在着抗变剂,这为我们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和筛选抗变剂提供了物质基础.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刺对肥胖大鼠褐色脂肪组织产热作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 第27期7卷 3665-3667页
作者: 刘志诚 孙凤岷 赵东红 张中成 孙志 徐斌 吴海涛 徐炳国 闫润虎 李朝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210029 南京人口管理学院生殖医学教研室 江苏省南京市210042 南京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江苏省南京市210097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机体褐色脂肪组织(brownadiposetissue,BAT)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protein1,UCP1)和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receptor,β-AR)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RNA印迹试验(NorthernBlo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