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54 篇 期刊文献
  • 5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88 篇 医学
    • 350 篇 中医学
    • 283 篇 临床医学
    • 147 篇 中西医结合
    • 2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口腔医学
  • 22 篇 工学
    • 20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5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66 篇 针刺
  • 41 篇 针灸
  • 22 篇 电针
  • 20 篇 临床疗效
  • 17 篇 针刺疗法
  • 17 篇 随机对照试验
  • 16 篇 名医经验
  • 16 篇 腰椎间盘突出症
  • 13 篇 综述
  • 12 篇 针灸疗法
  • 11 篇 肛瘘
  • 11 篇 人乳头瘤病毒
  • 11 篇 治疗
  • 10 篇 磁共振成像
  • 9 篇 温针灸
  • 9 篇 基因分型
  • 9 篇 临床观察
  • 9 篇 中医药疗法
  • 8 篇 艾灸
  • 8 篇 临床研究

机构

  • 243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
  • 183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96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
  • 73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
  • 61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
  • 42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3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21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1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
  • 21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
  • 1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
  • 16 篇 南京市中医院
  • 13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1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1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
  • 10 篇 江苏省中医院
  • 10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10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
  • 10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作者

  • 35 篇 丁义江
  • 30 篇 丁曙晴
  • 26 篇 白鹏
  • 25 篇 金黑鹰
  • 23 篇 赵杨
  • 19 篇 范刚启
  • 17 篇 张建斌
  • 17 篇 李静
  • 16 篇 陆瑾
  • 15 篇 赵建新
  • 15 篇 顾宁
  • 15 篇 耿建祥
  • 14 篇 高希言
  • 13 篇 阮志忠
  • 12 篇 沈广澍
  • 12 篇 高玲
  • 12 篇 田元祥
  • 11 篇 王业皇
  • 11 篇 孙建华
  • 11 篇 孟言

语言

  • 7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
7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不同行针手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收藏 引用
针刺研究 2025年
作者: 朱慕如 张全爱 邵晓梅 何丽兰 蔡劲 李阳 李自如 陆凤燕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五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超声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
目的:观察激痛点(MTrP)行不同手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明确在MTrP处行何种手法更具优势。方法:将108例MPS患者随机分为捻转组、提插组和不行针组,捻转组与提插组分别于MTrP处行捻转法、提插法1min,不行针组留针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麦粒灸“足里”对高脂饮食大鼠血管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24年 第4期44卷 433-440页
作者: 许骞 刘力源 张荣贤 余芝 郝锋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 南京210017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目的:基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探讨麦粒灸“足里”改善高脂血症血管损伤及氧化应激的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侧突发性聋患者rs-fMRI低频振幅和局部一致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磁共振成像 2023年 第1期14卷 48-53页
作者: 张佳佳 梁俊杰 王新茹 石安妮 李阳 白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 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北京100700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方法探讨单侧突发性聋患者急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灸联合中药对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4年 第12期19卷 1511-1515,1520页
作者: 夏征 高希言 李世永 李薇薇 赵栋梁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河南洛阳47102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针灸联合中药对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URTI)患者症状缓解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者12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针灸联合中药组(治疗组,n=6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雷火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伴低肌肉质量女性患者平衡功能和肌骨代谢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24年 第8期44卷 859-864页
作者: 徐道明 刘静 张迪 张鑫 黄驰欢 柏凌 刘兰英 王尊 王胜 李邗峻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针灸康复科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核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江苏南京210006
目的:观察雷火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伴低肌肉质量女性患者平衡功能和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POP伴低肌肉质量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5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钙尔奇D(1.5 g碳酸钙+125 IU维生素D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疏肝调神”针刺调控PINK1/Parkin介导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改善慢性炎性痛与抑郁共病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25年
作者: 刘光华 傅文 吴贻森 王孟雨 高静 武莉华 王子华 史栋梁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针灸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刺对慢性炎性痛与抑郁共病(CIPDC)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及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探讨“疏肝调神”针刺改善CIPDC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2只作为对照组,余大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戴蒙德:第一位来华考察针刺麻醉的外国医生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25年 第5期45卷 688-693页
作者: 洪润 孙征 朱子龙 余旷 孙海恬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 江苏南京210017 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澄江针灸学派分院 南京210017
中国针灸国际传播是东西方医学人文交流、中国文化走世界的成功典范之一。1971年新华社宣布针刺麻醉技术成功后,作为首位来华考察针刺麻醉的外国医生,美国医学教育家戴蒙德(Edmunds Grey Dimond)教授助推了中国针灸在西方医学界的传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探讨白芷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及其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5年 第4期50卷 896-907页
作者: 徐锋 朱磊 李亚楠 程成 崔媛 童依姮 胡静怡 沈洪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29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科 江苏南京210029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浙江杭州310005
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白芷多糖(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polysaccharides,R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UC模型。根据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灸和神经内的融合与发展——访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24年 第9期44卷 1067-1070页
作者: 韩珊 冯智伟 吕桃桃 李红伟 孙申田 秦丽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北京10002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围绕针灸和神经内的融合与发展对国医大师孙申田教授进行深度访谈,追溯孙申田教授创立国内首个“针灸神经内病房”、提出“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的渊源,以期促进针灸学的进一步发展。孙申田教授在访谈中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针改善脑梗死相关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脑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24年 第10期44卷 1107-1113页
作者: 矫梦璐 王东岩 何雷 冯丽媛 王若愚 隋雪 无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江苏无锡21410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三科 哈尔滨150001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肇州县中医医院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相关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究电针干预脑梗死相关失眠的脑效应机制。方法:将36例脑梗死相关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8例,剔除1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18例,剔除1例、脱落2例)。两组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