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90 篇 期刊文献
  • 25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92 篇 医学
    • 997 篇 中西医结合
    • 86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91 篇 临床医学
    • 14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32 篇 中医学
    • 1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6 篇 理学
    • 36 篇 生物学
    • 7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27 篇 农学
    • 19 篇 兽医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园艺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5 篇 工学
    • 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农业工程
  • 10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106 篇 网络药理学
  • 64 篇 药理作用
  • 57 篇 化学成分
  • 53 篇 作用机制
  • 43 篇 当归
  • 40 篇 中药
  • 36 篇 小鼠
  • 35 篇 肿瘤
  • 34 篇 大鼠
  • 33 篇 肝纤维化
  • 32 篇 分子对接
  • 31 篇 综述
  • 31 篇 甘草
  • 28 篇 溃疡性结肠炎
  • 27 篇 抗炎
  • 25 篇 分子机制
  • 23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22 篇 临床应用
  • 21 篇 抗肿瘤
  • 21 篇 研究进展

机构

  • 971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421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324 篇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
  • 134 篇 江苏省中药药效与...
  • 56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56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
  • 38 篇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
  • 35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 28 篇 甘肃省高校中药化...
  • 28 篇 江苏省中医院
  • 27 篇 江苏省方剂研究重...
  • 25 篇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
  • 24 篇 西北中藏药省部共...
  • 23 篇 江苏省中医药防治...
  • 21 篇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
  • 19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18 篇 甘肃省人民医院
  • 18 篇 泰州中国医药城中...
  • 18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
  • 17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

作者

  • 182 篇 陆茵
  • 161 篇 吴国泰
  • 116 篇 王爱云
  • 115 篇 任远
  • 105 篇 段金廒
  • 95 篇 杜丽东
  • 94 篇 朱荃
  • 90 篇 郑仕中
  • 87 篇 陈文星
  • 85 篇 洪敏
  • 56 篇 邵晶
  • 54 篇 蔡宝昌
  • 54 篇 王瑞琼
  • 53 篇 王志旺
  • 48 篇 丁安伟
  • 44 篇 张峰
  • 41 篇 许惠琴
  • 39 篇 郭玫
  • 39 篇 牛亭惠
  • 35 篇 唐于平

语言

  • 1,540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毒理实验室"
1541 条 记 录,以下是201-210 订阅
排序: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和整合网络药理学的川芎酒制后增强抗脑缺血损伤作用机制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年 第12期28卷 164-173页
作者: 裴科 宁燕 蔡皓 曹丽珑 赵婷婷 于子涵 曹岗 王颖莉 张朔生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山西省现代中药工程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19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炮制研究中心杭州310053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23
目的:分析川芎酒制前后水提物中差异性成分,探讨川芎酒制增强抗脑缺血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 HRMS),基于化合物质谱信息并结合对照品、参考文献比对,定性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药理学挖掘丹参-苦参药对提取物的抗炎药效及分子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1年 第2期37卷 270-276页
作者: 成鹏 黄帅 杨宇 吴佳伟 陈文星 王爱云 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丹参-苦参药对的潜在靶点,探索其对于炎症模型的抗炎药效,为新药开发以及药对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药对抗炎作用的潜在靶点;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研究药对提取物的抗炎药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分子量红芪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年 第11期37卷 1346-1350页
作者: 周尚儒 郭玫 王志旺 王君梅 燕玉奎 张岩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量红芪多糖(HPS HG-2, HPS HG-3和HPS HG-4)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红芪总多糖(THPS)组、HPS HG-2, HPS HG-3和HPS HG-4组,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疫情时代创新中药新药研发的策略与思考
收藏 引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 第12期24卷 4644-4649页
作者: 韦忠红 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京210023 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23
中药新药研发是中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胜点。面临“低处果实已摘净”的现状,中药企业唯有立足于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壁垒才能突破发展瓶颈。本文鉴于疫情期间中医药所表现出的优势与特色,秉持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临床价值为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ARP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3年 第12期40卷 1644-1651页
作者: 沈敏敏 徐伟 张博 叶丽冰 林能明 湖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浙江湖州313000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杭州310053 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杭州310006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肿瘤的药物治疗中,化疗是常用手段之一,但由于其特异性低、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基于DNA损伤修复机制开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沉默KLHL7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和分子机制
收藏 引用
肿瘤 2022年 第4期42卷 265-284页
作者: 王转兄 李海龙 吴建军 呼永华 许丽丽 何华 韩静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科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医方药挖掘与创新转化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中心 甘肃兰州730000
目的:研究沉默Kelch样家族成员7(kelch like family member 7,KLHL7)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数据库(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a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11种核苷与碱基类成分分析及产地差异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4年 第3期35卷 411-418页
作者: 梅春梅 陈富贵 赵雨薇 王丹 史长灿 邱鸿凯 周浓 李伟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6 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三峡库区道地药材绿色种植与深加工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重庆404120
目的对10批采自重庆、云南、陕西等5个省(市)的太白贝母样品中11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比较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化种植和产地优选提供参考。方法水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验证探讨甘草抗肺癌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 第10期30卷 36-40页
作者: 张尚龙 闫潇 杨秀娟 杨志军 连小龙 张楠 叶礼巧 杨必乾 殷亭湄 付晓艳 马趣环 邓毅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甘草对肺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筛选甘草药效活性成分,整理并校正其相应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收集肺癌相关基因靶点,筛选甘草治疗肺癌的关键靶点,利用STRIN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犀角地黄汤调节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抑制脓毒症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 第6期41卷 777-793页
作者: 朱晔妍 田芳 葛凡 闫其祥 孙启蒙 叶乐瑶 余成涛 周江 鲁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 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外实验探讨犀角地黄汤(XJDHT)抑制脓毒症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TCMSP和HERB数据库筛选XJDHT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OMIM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脓毒症与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菊资源国内外专利布局现状与开发利用策略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4年 第8期55卷 2800-2811页
作者: 韦诗冰 常相伟 吴德玲 宿树兰 严辉 魏丹丹 彭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安徽合肥230012 省部共建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合肥230012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药物制剂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12 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12 现代药物制剂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230012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23
我国菊资源丰富,花序为其主要药用部位,其种植、采收过程的茎叶及根等非药用部位常被废弃。菊非药用部位同样含有丰富的资源性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和Patsnap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