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HIV阳性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便利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6名HIV阳性MSM,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
详细信息
目的 探索HIV阳性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心理健康素养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便利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6名HIV阳性MSM,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该群体心理健康素养的分类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 HIV阳性MSM心理健康素养特征可分为低素养组(22.1%)、资源匮乏组(38.1%)、高素养组(39.8%)3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素养组相比,年龄18~34岁(OR=5.573,95%CI=1.020~30.449)的患者更易进入资源匮乏组;参加过心理健康技能学习(OR=0.126,95%CI=0.033~0.476)的患者更易进入高素养组。与高素养组相比,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OR=15.992,95%CI=2.036~125.591)、高中或专科(OR=2.805,95%CI=1.098~7.166)、HIV感染确诊时长<1年(OR=8.440,95%CI=1.628~43.742),有并发症(OR=6.619,95%CI=1.077~40.663)的患者更容易进入低素养组;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OR=6.241,95%CI=1.088~35.814)的患者更易进入资源匮乏组。结论 HIV阳性MSM心理健康素养存在3个潜在类别,未来应根据该群体不同类别特征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改善其心理健康。
目的系统分析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干预方案的相关研究,识别干预的具体内容、结局指标和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中与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有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9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类与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9篇为随机对照试验,2篇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篇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生育忧虑干预方案包括以夫妻为中心的团体生育咨询、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的生育支持以及基于"互联网+生殖健康"的生育管理。干预时长多为4周或24周。干预对生育忧虑水平、心理状态、婚姻现状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关于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的干预方案体现了重要性、专业性、即时性及互动性,但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多学科团队、生育转介制度、互联网平台搭建等方面尚有欠缺。未来研究应构建适用于我国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干预方案,通过互联网实现推广应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