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饮食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缺乏具体膳食营养指南建议的前提下,IBD患者的营养管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现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慢性病患者营养管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针对其在IBD患者营养管理领域应用的研究有限。目的对人工智能在IBD营养管理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IEEE Xplore、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Digital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等,筛选关于人工智能在IBD患者营养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的基本特征。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包括探索饮食与疾病的相互关系、协助营养评估和辅助营养干预。人工智能技术以机器学习为主,其他还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深度神经网络等。结论人工智能有助于探索IBD患者健康饮食模式及患者个性化营养指导,但目前在IBD营养管理领域的应用处于初步阶段,未来有必要加强多学科间合作,注重融合临床指南及其在临床中评估其应用效果,以确保结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究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中使用布比卡因脂质体(liposomal bupivacaine,LB)进行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LIA)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方法2024年1月—7月共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将患者分为LB组和“鸡尾酒”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Kellgren-Lawrence分级及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LIA及全病程镇痛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疼痛相关指标[静息以及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口服吗啡总用量、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口服吗啡总用量及出院前手术满意度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 h“鸡尾酒”组患者静息VAS评分和活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LB组,术后60、72 h LB组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鸡尾酒”组,术后60 h LB组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鸡尾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 LB组患者睡眠评分高于“鸡尾酒”组(P<0.05);术后当天和术后1 d两组患者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KA术中使用LB进行LIA能够较长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而短效止痛效果较“鸡尾酒”疗法差,对于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和UKA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未见显著优势。但LB能减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发生,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失眠等精神疾病的UKA患者推荐使用LB。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