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4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5 篇 理学
    • 110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海洋科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4 篇 工学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8 篇 青藏高原
  • 4 篇 wrf模式
  • 4 篇 数值模拟
  • 3 篇 气候变化
  • 3 篇 闪电活动
  • 3 篇 土壤温度
  • 3 篇 动力降尺度
  • 3 篇 时空分布
  • 3 篇 regcm4.7
  • 3 篇 砾石参数化
  • 2 篇 区域性暴雨事件
  • 2 篇 东北冷涡
  • 2 篇 大范围海温异常
  • 2 篇 黑碳气溶胶
  • 2 篇 modis
  • 2 篇 微物理特征
  • 2 篇 wrf
  • 2 篇 重力波
  • 2 篇 地表反照率
  • 2 篇 globalbedo

机构

  • 12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32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9 篇 南京大学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
  • 6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6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5 篇 内蒙古包头市气象...
  • 5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4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4 篇 兰州大学
  • 3 篇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3 篇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
  • 3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2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2 篇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作者

  • 12 篇 吕世华
  • 8 篇 陈海山
  • 6 篇 范广洲
  • 6 篇 李小凡
  • 6 篇 周波涛
  • 5 篇 马红云
  • 5 篇 李照国
  • 5 篇 沈新勇
  • 5 篇 马翠丽
  • 5 篇 李国平
  • 4 篇 刘宜纲
  • 4 篇 李丽平
  • 4 篇 赵鹏国
  • 4 篇 鲍艳松
  • 4 篇 闵锦忠
  • 4 篇 赵天良
  • 3 篇 邹嘉南
  • 3 篇 陈丽娟
  • 3 篇 孟露
  • 3 篇 潘永洁

语言

  • 1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科学学院"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次网格非均匀性对区域气象环境模拟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 第8期67卷 2909-2925页
作者: 束梓建 马红云 张弥 刘勇洪 吉蒙 徐永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下垫面存在典型的非均匀性特征,复杂下垫面结构甚至体现在亚公里级尺度.为了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精细化对气象环境的影响,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探讨了次网格非均匀性对长三角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模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季节预报模型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5年 第1期49卷 67-92页
作者: 刘菲菲 陶丽 张俊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云南省临沧市气象局 临沧677099
作为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的重要成员,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活动对我国降水和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副高季节预测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采用1979~2022年月平均海气资料和海气指数,基于信息流方法特有的因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西南秋季降水影响因子分析及季节预测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6期48卷 2264-2283页
作者: 张俊凯 陶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云南省临沧市气象局 临沧67709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本文主要利用信息流特有的因果关系,筛选我国西南秋季降水EOF主导模态PC系数的预报因子,并通过留一法(leave-one-out)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西南秋季降水预报模型,最后对模型的预报技巧进行了评估检验。由经验正交函数(EOF)得到的197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亚秋冬季节转换的热力学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5年 第2期49卷 337-352页
作者: 符诗怡 施宁 周波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海口市气象局 海口570100
本文利用1958~2020年日本气象厅逐日再分析资料(JRA-55),对北亚地区(50°~75°N,80°~140°E)在入冬前后的热力收支特征以及影响入冬时间早晚的外强迫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平均上,北亚于第62候入冬;在此之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参数冰相云微物理方案在CIESM模式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4年 第17期69卷 2417-2428页
作者: 贺欣 陆春松 史湘军 朱磊 张文韬 李特 李君俊 吴尚 徐晓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省气候资源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江苏省气象台 南京 210008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南京 210008
由于云的时空尺度非常宽广,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一直是气候模式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借鉴中尺度模式云微物理方案从双参数向三参数扩展的思路方法,发展了联合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Model,CIESM)三参数冰相云微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夏季边界层高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分区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3期48卷 1201-1216页
作者: 吴雯璐 陈海山 郭建平 许智棋 张潇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北京100089
中国区域下垫面复杂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影响因子众多,目前缺乏对全国范围内边界层高度及其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本文基于2012~2016年L波段高分辨率探空资料,采用K-prototypes算法结合12个可能影响因子将中国夏季边界层高度进行了聚类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分辨率CWRF模式对中国区域气温模拟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4年 第2期20卷 129-145页
作者: 董李丽 张焓 李清泉 汪方 赵崇博 谢冰 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珠海51908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针对现有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较为粗糙的现状,瞄准精细化气候预测和服务的需求,基于30 km分辨率CWRF区域气候模式研发了水平分辨率和下垫面信息进一步精细化至15 km的新版本模式,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大气再分析资料和美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无人机的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探测与溯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12期44卷 6598-6609页
作者: 曲雅微 王体健 袁成 吴昊 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南京21116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1
近年来,中国大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的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臭氧(O_(3))污染快速上升,实现PM_(2.5)和O_(3)协同控制的基础与关键是针对大气污染物的精细化探测和污染溯源.随着无人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极端高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25年
作者: 华文剑 冯慧婷 崔亚朱 胡宇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徐州市气象局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温热浪,引发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受长达一个多月的破纪录高温与干旱影响,此次极端事件不仅对人类、经济和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损失,也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状况,阻碍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更加全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西北5月和9月地表气温的年际变率机理及其预测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3年 第2期47卷 343-358页
作者: 姚梦莹 朱志伟 卢睿 姚俊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02
本文基于1961~2016年中国西北地区逐日地表气温观测资料以及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诊断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西北地区5月和9月地表气温年际变率规律及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季节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西北5月和9月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