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06 篇 期刊文献
  • 336 篇 会议
  • 36 篇 专利
  • 14 篇 成果
  • 12 件 标准
  • 5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9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59 篇 理学
    • 1,140 篇 大气科学
    • 51 篇 生态学
    • 16 篇 数学
    • 15 篇 地球物理学
    • 13 篇 海洋科学
    • 12 篇 地理学
  • 411 篇 工学
    • 98 篇 水利工程
    • 8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7 篇 农业工程
    • 4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7 篇 电气工程
    • 2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3 篇 软件工程
    • 2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4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城乡规划学
  • 269 篇 农学
    • 12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02 篇 作物学
    • 70 篇 植物保护
    • 20 篇 园艺学
  • 50 篇 管理学
    • 2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工商管理
    • 14 篇 公共管理
  • 26 篇 经济学
    • 18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8 篇 医学
  • 6 篇 法学
  • 4 篇 艺术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军事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72 篇 青藏高原
  • 59 篇 数值模拟
  • 49 篇 气候变化
  • 36 篇 降水
  • 33 篇 热带气旋
  • 30 篇 pm2.5
  • 29 篇 modis
  • 27 篇 气溶胶
  • 25 篇 时空分布
  • 22 篇 遥感
  • 21 篇 冬小麦
  • 20 篇 wrf模式
  • 19 篇 暴雨
  • 18 篇 大气污染
  • 18 篇 地表反照率
  • 18 篇 大气环流
  • 18 篇 集合预报
  • 18 篇 夏玉米
  • 16 篇 风廓线雷达
  • 16 篇 年代际变化

机构

  • 1,79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7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64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73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69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63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5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5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5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3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复旦大学
  • 35 篇 南京大学
  • 34 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32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29 篇 清华大学
  • 28 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
  • 27 篇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
  • 26 篇 北京大学
  • 26 篇 河海大学
  • 25 篇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

作者

  • 73 篇 何金海
  • 71 篇 霍治国
  • 56 篇 周广胜
  • 52 篇 赵天良
  • 48 篇 徐祥德
  • 47 篇 刘黎平
  • 40 篇 郭建平
  • 40 篇 周毓荃
  • 39 篇 高庆先
  • 35 篇 张华
  • 34 篇 沈新勇
  • 33 篇 任福民
  • 33 篇 huo zhiguo
  • 31 篇 韩永翔
  • 31 篇 zhou guangsheng
  • 30 篇 zhang lei
  • 30 篇 卞林根
  • 30 篇 liu liping
  • 29 篇 杨建莹
  • 29 篇 张人禾

语言

  • 1,906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90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机载通量观测系统在芦苇湿地CO2通量观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 第04期 1189-1196页
作者: 蒋晓雯 周广胜 宋兴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郑州大学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
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准确观测是科学评估陆地固碳的关键。目前现有塔基涡度相关观测难以覆盖区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可移动的机载通量观测系统,并基于2023年7月27—29日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机载通量观测系统与塔基涡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排放物气候效应指标GWP和GTP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5年 第1期21卷 69-77页
作者: 陈琪 张华 柳丽婷 王秋艳 周喜讯 谢冰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近地面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无锡241035 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衡量排放物气候效应的指标有两种最为常见:全球增温潜能(GWP)和全球温变潜能(GTP)。这些指标是制定排放政策的基本科学依据,对制造业和相关经济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理解排放和减排水平对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定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融合时空重构单元和Transformer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5年
作者: 方巍 王淏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学院 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时空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建模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Transformer和时空重构单元(SRU)的雷达回波外推模型SRU-Former。首先,在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新设计的时空重构单元,通过分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自持电中性闪电放电参数化模型研究云闪通道中沉积电荷的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5年 第1期83卷 129-141页
作者: 唐渤 谭涌波 郑天雪 张袁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发实验室南京210041
闪电通道的电荷特征是雷电物理研究的重点,而现有的观测手段难以直接获取通道中电荷的详细演变特征,为了深入研究闪电通道电荷的变化特征并与观测形成互补,开展模拟工作必不可少。利用自持电中性闪电放电参数化模型,在三极电荷背景下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罗氏线圈和CEEMDAN的雷电流波形测量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25年 第2期39卷 102-112页
作者: 徐伟 李想 王学孟 刘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广州市气象公共服务中心 广州511400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南京21004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流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流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流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流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层感知机模型的长三角水稻种植区净生态系统碳通量模拟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5年 第1期44卷 191-200页
作者: 席闻阳 何建军 王智麟 郭立峰 李亚荣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200081 海南大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典型的水稻种植区,其碳源汇对区域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与各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NEE与太阳短波辐射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臼湖沉积物磷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
收藏 引用
江苏水利 2025年 第2期 1-5页
作者: 黄睿 段晓雪 董阿忠 胡晓东 袁和忠 张涵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17 河海大学 江苏南京21009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研究石臼湖沉积物中磷元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联合Hedley、SMT提取法与多元统计分析,对石臼湖沉积物及流域内不同类型土壤的形态磷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土壤中,磷以无机磷形态为主,其中Ca-P占比最高,Fe-P和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雨洪过程定量关系构建与相似性判别
收藏 引用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5年 第2期 12-23页
作者: 高俊杰 谢康 王国庆 白世明 杨娜 刘翠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29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29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98 鄂尔多斯市圣圆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200
基于降雨与洪水特征指标,依据1996—2023年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窟野河转龙湾站的径流数据和降水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对雨洪过程进行相似性判别,采用不同回归方法构建雨洪定量关系,量化分析了3种类型洪水与降雨特征指标的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研究——“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2024年度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177-206页
作者: 陈海山 张耀存 张文君 尹志聪 陈国森 华文剑 黄丹青 况雪源 刘芸芸 马红云 施宁 孙善磊 魏江峰 赵海坤 张杰 韩婷婷 李文铠 桑英涵 王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围绕“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及其预测和归因”2024年度主要进展,从极端事件变化的观测事实、环流特征与动力学机理,海洋关键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机理,海洋过程对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陆面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LandEM模式的改进及在青藏高原地区初步应用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5年 第1期83卷 61-79页
作者: 刘勇洪 翁富忠 何文英 唐飞 李锐 徐永明 韩阳 杨俊 王艺丹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观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合肥24419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基于物理模型的微波发射率(MLSE)模拟一直面临着很大挑战,目前还缺乏利用物理模式模拟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或区域尺度MLSE的应用案例。针对先进辐射传输模拟系统(ARMS)中的陆面微波发射率(LandEM)模式,对土壤介电常数和粗糙地表反射率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