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06 篇 期刊文献
  • 336 篇 会议
  • 36 篇 专利
  • 14 篇 成果
  • 12 件 标准
  • 5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9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59 篇 理学
    • 1,140 篇 大气科学
    • 51 篇 生态学
    • 16 篇 数学
    • 15 篇 地球物理学
    • 13 篇 海洋科学
    • 12 篇 地理学
  • 411 篇 工学
    • 98 篇 水利工程
    • 8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7 篇 农业工程
    • 4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7 篇 电气工程
    • 27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3 篇 软件工程
    • 2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4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城乡规划学
  • 269 篇 农学
    • 12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02 篇 作物学
    • 70 篇 植物保护
    • 20 篇 园艺学
  • 50 篇 管理学
    • 2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工商管理
    • 14 篇 公共管理
  • 26 篇 经济学
    • 18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8 篇 医学
  • 6 篇 法学
  • 4 篇 艺术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军事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72 篇 青藏高原
  • 59 篇 数值模拟
  • 49 篇 气候变化
  • 36 篇 降水
  • 33 篇 热带气旋
  • 30 篇 pm2.5
  • 29 篇 modis
  • 27 篇 气溶胶
  • 25 篇 时空分布
  • 22 篇 遥感
  • 21 篇 冬小麦
  • 20 篇 wrf模式
  • 19 篇 暴雨
  • 18 篇 大气污染
  • 18 篇 地表反照率
  • 18 篇 大气环流
  • 18 篇 集合预报
  • 18 篇 夏玉米
  • 16 篇 风廓线雷达
  • 16 篇 年代际变化

机构

  • 1,79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71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64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73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69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63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5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5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5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3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41 篇 复旦大学
  • 35 篇 南京大学
  • 34 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32 篇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
  • 29 篇 清华大学
  • 28 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
  • 27 篇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
  • 26 篇 北京大学
  • 26 篇 河海大学
  • 25 篇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

作者

  • 73 篇 何金海
  • 71 篇 霍治国
  • 56 篇 周广胜
  • 52 篇 赵天良
  • 48 篇 徐祥德
  • 47 篇 刘黎平
  • 40 篇 郭建平
  • 40 篇 周毓荃
  • 39 篇 高庆先
  • 35 篇 张华
  • 34 篇 沈新勇
  • 33 篇 任福民
  • 33 篇 huo zhiguo
  • 31 篇 韩永翔
  • 31 篇 zhou guangsheng
  • 30 篇 zhang lei
  • 30 篇 卞林根
  • 30 篇 liu liping
  • 29 篇 杨建莹
  • 29 篇 张人禾

语言

  • 1,906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909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龙凤山站大气CO_2浓度2种筛分方法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5年 第2期35卷 321-328页
作者: 栾天 方双喜 周凌晞 姚波 刘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针对黑龙江龙凤山区域本底站2009年1月~2011年12月大气CO2在线观测数据,研究基于地面风、日变化等大气本底/非本底数据筛分方法(SWDV)和稳健局部近似回归大气本底/非本底数据筛分方法(REBS)在龙凤山区域本底站的适用性.研究表明: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的垂直非均一性对卫星3.7μm通道反射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 2013年 第1期39卷 80-87页
作者: 刘浩 周毓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卫星3.7μm通道被广泛用于反演云粒子有效半径。为了解云的垂直非均一性对该通道反射率的影响,作者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了有效粒子半径垂直连续变化分布下和垂直分层均一分布下的3.7μm反射率。结果表明对于有效粒子半径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炮、火箭和飞机催化扩散规律和作业设计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 2014年 第8期40卷 965-980页
作者: 周毓荃 朱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文章基于扩散计算的解析解,提出了针对高炮、火箭和飞机等不同催化方式的点源、多线源和移动点源的数值计算方案,分别研究了不同催化方式催化剂扩散规律和有效范围,并利用卫星捕获的一次飞机播云实例检验了计算方案,同时研究了实现目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相态识别的S波段双线偏振雷达最优化定量降水估测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 2017年 第9期43卷 1041-1051页
作者: 汪舵 刘黎平 吴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
为了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的精度,本文利用雨滴谱数据、实际雨量以及不同偏振参量建立起的降水估测公式,参考CSU-ICE算法降水估测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相态识别的S波段双线偏振雷达最优化定量降水估测算法(简称HCALIQ)。利用广东珠海S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估算雨滴谱Γ分布三参数的阶矩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 2016年 第7期42卷 777-789页
作者: 熊飞麟 周毓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利用2014年8月4—23日山西忻州OTT-Parsivel二代激光雨滴谱仪获得的雨滴谱资料,研究了估算雨滴谱T分布三参数的阶矩法。把降水云分为层状云、积状云、积层混合云三种,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阶矩法估算雨滴谱,并在现有阶矩法的研究上,提出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轴对称双涡相互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06年 第4期64卷 453-463页
作者: 沈武 周嘉陵 马镜娴 陈联寿 罗哲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在平流动力学的框架内,用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模式实施了19组试验,研究双涡合并的条件及较大尺度涡旋自组织的问题。结果指出:(1)存在着两个影响双涡合并的因素,即初始双涡中心之间的距离和初始涡旋的非轴对称分布。初始两个对称涡旋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普勒雷达资料在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气象 2005年 第10期31卷 12-15,F0003页
作者: 王改利 刘黎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以天气雷达体积扫描的资料为基础,采用交叉相关法建立了一种对暴雨的临近预报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第一时刻取得的雷达回波图像,向任一方向移过一定的距离,然后计算此图像与第二时刻图像之间的交叉相关系数,直到找到极大值,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初始涡的结构与尺度对涡旋自组织影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06年 第5期64卷 537-551页
作者: 周嘉陵 马镜娴 陈联寿 罗哲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在涡旋自组织动力学的框架内,实施了9组积分时间为72 h的试验,分析初始涡廓线与初始涡尺度对多涡自组织的作用。试验的初始场上,存在着12个大小不等的β和γ中尺度的涡。若初始涡廓线为高斯型,则这些涡不能自组织形成一个α中尺度的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涡自组织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06年 第4期64卷 464-473页
作者: 周嘉陵 马镜娴 陈联寿 罗哲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在涡旋自组织动力学的框架内,用f平面二维准地转模式研究了初始场上不规则分布的由12个β和γ中尺度涡构成的涡群如何自组织成一个较大涡旋的问题。结果表明,多涡自组织是一个逐次合并的过程,开始时是相邻双涡的合并,然后形成三涡流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源融合降水产品SUPER在汉江流域的时空精度评估
收藏 引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年 第5期26卷 1335-1349页
作者: 刘松岩 魏玲娜 董建志 葛慧 齐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天津300072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 北京100081
当前的多源降水数据融合技术多基于地面雨量站观测进行校正与融合,但地面观测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地面雨量站点匮乏的地区,基于数理不确定性理论的多源降水融合技术可以在不依赖于地面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各降水数据集的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