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03 篇 期刊文献
  • 324 篇 会议
  • 1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3,7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81 篇 理学
    • 2,593 篇 大气科学
    • 95 篇 生态学
    • 56 篇 海洋科学
    • 36 篇 系统科学
    • 19 篇 数学
  • 580 篇 工学
    • 13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9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70 篇 电气工程
    • 70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9 篇 水利工程
    • 5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53 篇 农业工程
    • 4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 篇 软件工程
    • 4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6 篇 土木工程
    • 2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3 篇 机械工程
    • 17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539 篇 农学
    • 207 篇 作物学
    • 19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1 篇 植物保护
    • 91 篇 园艺学
    • 22 篇 林学
  • 71 篇 管理学
    • 3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公共管理
  • 38 篇 经济学
    • 29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9 篇 医学
  • 8 篇 法学
  • 5 篇 军事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61 篇 青藏高原
  • 128 篇 数值模拟
  • 85 篇 降水
  • 80 篇 气候变化
  • 73 篇 气溶胶
  • 63 篇 wrf模式
  • 56 篇 年代际变化
  • 54 篇 水稻
  • 52 篇 pm2.5
  • 48 篇 时空分布
  • 46 篇 年际变化
  • 43 篇 暴雨
  • 43 篇 资料同化
  • 42 篇 夏季降水
  • 41 篇 冬小麦
  • 39 篇 大气环流
  • 37 篇 土壤湿度
  • 36 篇 产量
  • 35 篇 电荷结构
  • 35 篇 热带气旋

机构

  • 3,576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8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5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80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7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71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64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61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4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4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0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34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34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34 篇 浙江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

作者

  • 117 篇 行鸿彦
  • 111 篇 杨再强
  • 90 篇 沈新勇
  • 83 篇 闵锦忠
  • 82 篇 赵天良
  • 79 篇 朱彬
  • 69 篇 霍治国
  • 67 篇 李栋梁
  • 61 篇 范广洲
  • 61 篇 魏鸣
  • 61 篇 包云轩
  • 57 篇 景元书
  • 57 篇 申双和
  • 56 篇 王振会
  • 56 篇 智协飞
  • 55 篇 陈海山
  • 53 篇 张其林
  • 52 篇 周顺武
  • 52 篇 管兆勇
  • 51 篇 谭涌波

语言

  • 3,7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3728 条 记 录,以下是3631-3640 订阅
排序:
长江三角洲地区霾判别方法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4年 第9期35卷 3239-3246页
作者: 刘晓慧 朱彬 高晋徽 张恩红 王红磊 陈烨鑫 王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石家庄050021 广东省气象信息中心 广州510080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北京100871
为对比霾判别方法的差异,探讨霾观测标准的再完善性,文中从空间分布与单点时间序列两方面分别分析研究了4种霾判别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选取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980~2009年38个地面观测站的气象资料,根据使用日均值的方法 1、2和使用14: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热带气象学报 2014年 第5期30卷 963-970页
作者: 冯琬 范广洲 朱丽华 胡德强 周定文 张永莉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2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联系密切,年际尺度上强度指数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稳定,两者同时偏强(简称同强)与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的10~30 d低频振荡特征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14年 第6期34卷 629-637页
作者: 韩世茹 王黎娟 于波 庞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安徽省气象局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安徽蚌埠233040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401147
利用1981-2010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和Lanczos滤波的方法,得到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的10~30 d低频振荡特征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6-7月涝年降水具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东部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4年 第1期37卷 47-56页
作者: 王苗 郭品文 邬昀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湖北武汉43007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湖北省宜昌市气象局 湖北宜昌443000
利用100°E以东地区通过5%质量控制的392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对近50 a我国东部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1948—1976年和1977—2008年为研究子时段,讨论前后两阶段东部地区的大气湿位涡差异及大气稳定度状况。结果表明:我国东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MSR-E观测资料干扰对反演地表参数的影响
AMSR-E观测资料干扰对反演地表参数的影响
收藏 引用
2014年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
作者: 张思勃 官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针对星载微波成像仪低频窗区通道观测数据中存在大范围无线电频率干扰(简称RFI)的情况,本文以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为例,首先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RFI进行识别;进而探讨RFI存在对反演地表参数的影响.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4年2月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雾霾过程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2014年2月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雾霾过程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收藏 引用
江苏省颗粒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化工环保技术2014研讨会
作者: 祁妙 朱彬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地面站点资料以及气象中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2014年2月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雾霾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天气形势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地面处在均压场的控制下,小风、...
来源: 评论
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的空间非均匀分布与前期海温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4年 第3期37卷 313-322页
作者: 王黎娟 黄青兰 李熠 韩世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江门市气象局 广东江门529030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8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EC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提供的第2套扩展重建海温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确定了近30 a(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期。采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经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北极臭氧损耗期间极涡内部多种平流层颗粒物上的氯活化特征研究
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北极臭氧损耗期间极涡内部多种平流层颗...
收藏 引用
江苏省颗粒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化工环保技术2014研讨会
作者: 潘晨 朱彬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采用观测数据和SD-WACCM (the Specified Dynamics version of the 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模式对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北极冬春季极涡内部的动力和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MERRA数据分析结合模拟结果表明,冬末春初...
来源: 评论
基于X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雷暴云粒子识别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14年 第6期72卷 1231-1244页
作者: 郭凤霞 马学谦 王涛 陈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西宁81000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730000
为了进一步认识雷暴云中影响起电的主要水成物类型,联合714XDP天气雷达观测到的偏振参量(Z_H、Z_(DR)、K_(DP)和p_(HV)),在利用模糊逻辑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温度(T),对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雷暴云中的水成物类型进行识别,将水成物分为11种。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冷涡引发的强雷暴个例分析
收藏 引用
暴雨灾害 2014年 第3期33卷 264-272页
作者: 王宇欣 宋瑶 辽宁省气象信息中心 沈阳11016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2013年6月3日辽宁省境内出现剧烈的雷电活动,在17 h内观测到落雷14 103次。使用静止卫星和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显示雷暴系统的发展特征,计算了该过程中辽宁省境内单位面积落雷密度,并对雷暴的生成环境和WRF-3.5.1模拟的雷暴云中冰晶、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