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03 篇 期刊文献
  • 324 篇 会议
  • 1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3,7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81 篇 理学
    • 2,593 篇 大气科学
    • 95 篇 生态学
    • 56 篇 海洋科学
    • 36 篇 系统科学
    • 19 篇 数学
  • 580 篇 工学
    • 13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9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9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5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70 篇 电气工程
    • 70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59 篇 水利工程
    • 5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53 篇 农业工程
    • 4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 篇 软件工程
    • 4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6 篇 土木工程
    • 2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3 篇 机械工程
    • 17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539 篇 农学
    • 207 篇 作物学
    • 19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1 篇 植物保护
    • 91 篇 园艺学
    • 22 篇 林学
  • 71 篇 管理学
    • 3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公共管理
  • 38 篇 经济学
    • 29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 9 篇 医学
  • 8 篇 法学
  • 5 篇 军事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61 篇 青藏高原
  • 128 篇 数值模拟
  • 85 篇 降水
  • 80 篇 气候变化
  • 73 篇 气溶胶
  • 63 篇 wrf模式
  • 56 篇 年代际变化
  • 54 篇 水稻
  • 52 篇 pm2.5
  • 48 篇 时空分布
  • 46 篇 年际变化
  • 43 篇 暴雨
  • 43 篇 资料同化
  • 42 篇 夏季降水
  • 41 篇 冬小麦
  • 39 篇 大气环流
  • 37 篇 土壤湿度
  • 36 篇 产量
  • 35 篇 电荷结构
  • 35 篇 热带气旋

机构

  • 3,576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8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5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2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80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7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71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64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61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4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44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40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34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34 篇 江苏省气候中心
  • 34 篇 浙江大学
  • 33 篇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气象局气溶胶...

作者

  • 117 篇 行鸿彦
  • 111 篇 杨再强
  • 90 篇 沈新勇
  • 83 篇 闵锦忠
  • 82 篇 赵天良
  • 79 篇 朱彬
  • 69 篇 霍治国
  • 67 篇 李栋梁
  • 61 篇 范广洲
  • 61 篇 魏鸣
  • 61 篇 包云轩
  • 57 篇 景元书
  • 57 篇 申双和
  • 56 篇 王振会
  • 56 篇 智协飞
  • 55 篇 陈海山
  • 53 篇 张其林
  • 52 篇 周顺武
  • 52 篇 管兆勇
  • 51 篇 谭涌波

语言

  • 3,7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372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基于霍尔效应的位置传感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4年 第5期 47-52页
作者: 华国环 李汪兴 卢缘钦 张其林 吴礼福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磁敏位置传感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等领域中。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位置传感系统,可以实现被测物旋转角度的检测。该系统通过由线性霍尔芯片和磁铁组成的传感模块获取旋转角度信息,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由12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北方冰雹云环境条件差异及雹云发展演变特征的个例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5年
作者: 王清源 郭凤霞 邓洁 何苗 付航航 陈禹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不稳定能量、强的水平环境风垂直切变和0℃层高度是影响地面降雹的重要因素,为探讨我国南北方冰雹云环境层结差异,本文对比了陕西旬邑和福建西北部两次冰雹过程发生前的环境层结特征,并利用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通过敏感性实验对两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MIP6模式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东传速度的模拟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2期48卷 704-714页
作者: 赵维佳 陈国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成功预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能够有效改进延伸期预报。但是目前对MJO的数值模拟仍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一个主要挑战就是能否合理地模拟出MJO的传播速度。本文研究了CMIP6模式对MJO传播速度的模拟,并揭示了影响模式中MJO传播速度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模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季节预报模型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5年 第1期49卷 67-92页
作者: 刘菲菲 陶丽 张俊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云南省临沧市气象局 临沧677099
作为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的重要成员,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活动对我国降水和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活动有重要影响,但副高季节预测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采用1979~2022年月平均海气资料和海气指数,基于信息流方法特有的因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太平洋海温对ENSO事件响应的持续性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4年 第4期82卷 411-426页
作者: 渠畅 祁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全球天气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北太平洋海温主要受ENSO的影响,并可以从ENSO盛期冬季一直延续到ENSO衰减年春季,存在明显的持续性。然而,2000年前ENSO的影响仅能维持至次年2月,2000年后却能持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夏季降水延伸期预报及土壤湿度的可能贡献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4年 第1期43卷 184-198页
作者: 叶宇辰 陈海山 朱司光 董寅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延伸期预报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仍然是目前重要的科学难题,做好延伸期预报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了中国夏季降水延伸期(5~30天)预报试验,并探讨了土壤湿度对降水延伸期预报的可能贡献。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方法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硅对夜间增温下南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 第4期34卷 985-992页
作者: 娄运生 于玉洁 刘燕 杨蕙琳 周东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气温增幅夜间大于白天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显著特征之一。夜间增温引起南方单季稻减产,而施硅可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分析了施硅对夜间增温下水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分蘖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增温设2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Y-3D卫星微波资料反演湖南地区强降水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遥感 2024年
作者: 王陶然 吴莹 马靖雯 黄媛媛 付琪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益阳市气象局
利用风云三D(FY-3D)卫星微波成像仪的一级亮温数据,结合与之匹配的二级降水产品,基于极化订正温度(polarization-corrected temperature,PCT)及散射指数(scatter index,SI),建立湖南地区陆面强降水降水率反演模型,进而通过个例对所建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温胁迫对设施草莓花器形态发育及花粉活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 第5期30卷 107-121页
作者: 张呈静 杨再强 张涵奇 姜楠 罗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为探究低温对设施草莓花器形态发育及花粉活力的影响规律,以长日型草莓赛娃‘Selva’和短日型草莓丰香‘Toyonoka’为试材,在草莓现蕾期设置2种日最高温度与日最低温度的动态(低温20℃与10℃;15℃与5℃)和3个不同持续时间(3 d、6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欧亚夏季非均匀增暖的成因研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作者: 华文剑 王希 胡宇涵 冯慧婷 周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最近几十年欧亚大陆夏季存在明显的非均匀增暖现象,在欧洲–西亚和东北亚地区增温显著,而中亚的增温幅度较小。欧亚陆面的非均匀增暖,也伴随着该区夏季极端温度事件频发。所以,理解欧亚夏季非均匀增暖的形成机制,是目前气候变化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