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2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7 篇 农学
    • 61 篇 作物学
    • 5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6 篇 植物保护
    • 7 篇 园艺学
    • 3 篇 林学
    • 1 篇 畜牧学
  • 56 篇 理学
    • 31 篇 生态学
    • 25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47 篇 工学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 篇 水利工程
    • 11 篇 农业工程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6 篇 水稻
  • 14 篇 冬小麦
  • 11 篇 产量
  • 9 篇 气候变化
  • 9 篇 稻田
  • 8 篇 高温胁迫
  • 7 篇 气象因子
  • 7 篇 夜间增温
  • 6 篇 夏玉米
  • 6 篇 叶面积指数
  • 5 篇 铜绿微囊藻
  • 5 篇 干旱
  • 5 篇 增温
  • 5 篇 通径分析
  • 5 篇 遥感
  • 4 篇 贡献率
  • 4 篇 光合特性
  • 4 篇 一季稻
  • 4 篇 生物量
  • 4 篇 土壤

机构

  • 15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5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4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14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6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5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5 篇 江苏省气象局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4 篇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
  • 4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4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3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
  • 3 篇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
  • 3 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
  • 3 篇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
  • 2 篇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

作者

  • 37 篇 景元书
  • 25 篇 张方敏
  • 25 篇 申双和
  • 22 篇 胡正华
  • 19 篇 江晓东
  • 16 篇 zhang fangmin
  • 13 篇 杨沈斌
  • 12 篇 jiang xiao-dong
  • 12 篇 jing yuan-shu
  • 12 篇 郭建茂
  • 11 篇 陈书涛
  • 11 篇 张琪
  • 10 篇 张耀鸿
  • 10 篇 杨再强
  • 9 篇 娄运生
  • 9 篇 jing yuanshu
  • 8 篇 黄进
  • 8 篇 张雪松
  • 8 篇 shen shuang-he
  • 8 篇 yang zai-qiang

语言

  • 1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淮河流域最长连续无雨日特征及其与环流指数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水电能源科学 2023年 第11期41卷 1-4页
作者: 马宏伟 张钤 黄进 张方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基于淮河流域1961~2020年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筛选出最长连续无雨日(CDD),采用M-K趋势检验、主成分分析、时滞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淮河流域CDD的变化特征及其对12个环流指数的响应。结果表明,淮河流域CDD空间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炭及秸秆对水稻土各密度组分有机碳及微生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6年 第18期36卷 5838-5846页
作者: 韩玮 申双和 谢祖彬 李博 李玉婷 刘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生物炭被认为是土壤碳封存的有效手段,但是关于生物炭对土壤不同密度组分有机碳影响的研究报道很少。以南方稻麦轮作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有机物(CK)、玉米秸秆还田(CS)、施用300℃热解生物炭(300BC)、施用4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围垦对滨海稻田土壤N2O还原潜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 第11期39卷 2668-2674页
作者: 汪方圆 张耀鸿 饶旭东 谢晴 贾仲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稻田湿地生态系统的N2O还原消耗潜力对缓解大气温气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而滨海自然湿地围垦改造成稻田后耕层土壤的N2O还原速率及其微生物机制却鲜有报道。选取崇明岛光滩湿地为对照(WK0),比较研究不同围垦年限(19、27、51、86 a)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温要素对水稻群体茎蘖增长动态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6年 第1期42卷 82-92页
作者: 王萌萌 杨沈斌 江晓东 王应平 陈德 黄维 于庚康 石春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CSIRO Marine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PMB # 1 Aspendale Victoria 3195 Australiat 江苏省气象局 江苏南京21000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南京210014
为研究水稻茎蘖增长阶段光温要素对茎蘖动态的影响,并验证现有茎蘖动态模拟模型中的光温影响方程,以籼型两系杂交稻陵两优268和两优培九为试验品种,进行了为期2年每年7个播期的大田试验。首先,采用Richards方程对茎蘖观测数据进行拟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资料非均一性对分析淮河流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4年 第7期45卷 689-700页
作者: 卢晓晶 江晓东 曹雯 周剑飞 杨再强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 合肥23003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1
均一性长序列气象资料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评估资料非均一性对分析淮河流域平均气温变化的影响,对于准确理解农业、生态和水资源等领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淮河流域172个台站196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亚像元尺度信息改进区域冬小麦生长的模拟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8年 第7期37卷 2221-2228页
作者: 陈怀亮 李颖 田宏伟 张方敏 李彤霄 郭其乐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郑州450003 河南省气象局 郑州450003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郑州4500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为了探寻遥感观测面尺度与作物模型模拟点尺度不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改善区域作物生长模拟精度,以河南鹤壁市为研究区,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Landsat 8遥感数据和Wheat SM作物生长模型,通过MODIS LAI过程线重建、亚像元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遮阴处理下施肥对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年 第12期40卷 2603-2613页
作者: 刘迎霞 娄运生 王坤 邢钰媛 刘健 苏磊 汤丽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河北廊坊065000
太阳辐射减弱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太阳辐射减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探讨通过施肥能否减缓太阳辐射减弱对水稻生长及生理代谢影响,具有重要的生产实际意义。采用田间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生育期遮阴条件下施用复合肥和施用硅肥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灌水量对拔节孕穗期水稻生理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 第13期45卷 60-63页
作者: 李轲 景元书 谭孟祥 薛杨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3个不同处理灌溉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水稻叶片生理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淹灌处理下的水稻叶温比湿润灌溉处理平均低0.4~0.7℃;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范围在800~1 800μmol/(m^2·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夜间增温及免耕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 第9期43卷 111-114页
作者: 田思勰 罗雪顶 董京铭 刘凤凤 吴雪亚 张耀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采用被动式夜间增温系统,设置4个处理:增温(W)、免耕(NT)、增温+免耕(WNT)及常温+翻耕(CK),研究夜间增温及免耕对小麦生物量、籽粒产量构成及营养元素(N、P)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增温(W、WNT处理)促进了小麦叶片生长,叶面积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卫星遥感与气象站数据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和评估模型研究——以江苏、安徽为例
收藏 引用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年 第2期38卷 298-306页
作者: 郭建茂 王锦杰 吴越 谢晓燕 申双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愈加频繁。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水稻高温热害监测和评估模型研究。首先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反演逐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云覆盖区域则以相应站点气温数据插值后补充,生成"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