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1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 篇 理学
    • 16 篇 大气科学
    • 14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28 篇 农学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13 篇 工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4 篇 气候变化
  • 4 篇 水稻
  • 3 篇 作物
  • 3 篇 冬小麦
  • 3 篇 蒸散
  • 3 篇 河南省
  • 3 篇 时空变化
  • 3 篇 产量
  • 2 篇 贡献率
  • 2 篇 modis
  • 2 篇 卫星遥感
  • 2 篇 一致性
  • 2 篇 影响因素
  • 2 篇 干旱
  • 2 篇 大气环流
  • 2 篇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2 篇 高温胁迫
  • 2 篇 太湖
  • 2 篇 淮河流域
  • 2 篇 生态风险

机构

  • 5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7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江苏大学
  • 5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5 篇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
  • 4 篇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
  • 4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3 篇 安徽省气候中心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 篇 安徽省气象局气象...
  • 2 篇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
  • 2 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
  • 2 篇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
  • 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 篇 中国气象局淮河流...

作者

  • 13 篇 张方敏
  • 10 篇 zhang fangmin
  • 7 篇 杨沈斌
  • 5 篇 李云鹏
  • 5 篇 李萍萍
  • 5 篇 李秉柏
  • 5 篇 张佳华
  • 5 篇 lu yanyu
  • 5 篇 程高峰
  • 5 篇 li yunpeng
  • 5 篇 卢燕宇
  • 5 篇 卢琦
  • 4 篇 黄进
  • 4 篇 feng zhao-zhong
  • 4 篇 lu qi
  • 4 篇 田宏伟
  • 4 篇 冯兆忠
  • 3 篇 谢晓金
  • 3 篇 翁升恒
  • 3 篇 柳艺博

语言

  • 5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
5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肥料深施、红萍和土壤pH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5年 第1期62卷 223-232页
作者: 朱彤 李红 周艳萍 郑继成 尹斌 姚元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杭州311599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 海口570228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18
红萍具有高效的生物固氮能力,然而其生长对水体铵态氮敏感,且易受水体pH影响。肥料集中深施可有效降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但肥料集中深施模式下稻田养萍对不同酸碱度稻田土壤是否具有稳定的抑制氨挥发和增产效果,目前未知。为明确肥料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磷肥背景下糖原对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年 第3期29卷 704-710页
作者: 陈雅倩 罗静仪 徐江兵 王艳玲 周国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南京210044
前期研究表明糖原能提高缺磷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但缺磷土壤中不同磷肥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对糖原的响应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以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温盆栽方式研究在不施磷肥、施用磷酸二氢钾、施用钙镁磷肥背景下添加糖原对生菜(Lact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分时段修正双源模型估算南京地区冬小麦生育期蒸散量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6年 第S1期32卷 80-87页
作者: 刘春伟 曾勰婷 邱让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北京100125
冬小麦是南京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模拟冬小麦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ET)并研究其对气象因素的响应可为冬小麦田间水分管理提供参考。该文基于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实际测定值分析了冬小麦ET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单源模型(Penman-Monteit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城市空间形态对热岛分布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21年 第7期76卷 1662-1679页
作者: 刘勇洪 徐永明 张方敏 舒文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北京市气候中心 北京100089
在城市尺度上探究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对城市热岛(UHI)影响研究,对于城市规划中通风环境改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为例,利用2009—2018年高密度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气温资料和2018年NPP/VIIRS夜光卫星资料,分析了UHI时空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胁迫后小白菜的补偿生长能力及防御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18年 第2期39卷 119-128页
作者: 韩玮 孙晨曦 赵和丽 胡琪 郑箐舟 宋星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 济南250100
以小白菜品种"上海青"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温胁迫实验,设高温组(昼/夜温度为37℃/30℃)与对照组(25℃/18℃),对小白菜高温胁迫3d、6d和9d后在25℃/18℃下的生长及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小白菜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胁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粮食作物产量和木本植物生物量与地表臭氧污染的响应关系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1年 第6期42卷 3084-3090页
作者: 冯兆忠 彭金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1408
当前我国地表臭氧(O_(3))污染日趋严重,对植物生产力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粮食作物产量和木本植物生物量与O_(3)暴露水平指标M7(7 h平均O_(3)浓度,09:00~16:00)、SUM06(每小时O_(3)浓度大于60 nmol·mol^(-1)的累积值)、W12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表臭氧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 第4期39卷 797-804页
作者: 冯兆忠 彭金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目前,中国地表臭氧污染水平已位列世界前列,对国内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当前严重的大气污染,并且基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地表臭氧在农业生态风险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主要包括地表臭氧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机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 第5期44卷 526-542页
作者: 冯兆忠 袁相洋 李品 尚博 平琴 胡廷剑 刘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浓度不断升高的地表臭氧(O3)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国也不例外。目前,高浓度O3对叶片光合气体交换、植物生长或生物量的影响已备受关注,但有关O3对生态系统层次的研究还相对稀缺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该文梳理了近40年来地表O3浓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Y-3C VIRR和Terra MODIS NDVI产品在湘赣地区的一致性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年 第11期22卷 4289-4298页
作者: 王震山 杨凤珠 王剑庚 李玲娟 柳艺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210044
卫星遥感是监测大范围植被动态变化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中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国产风云卫星也逐渐应用于植被变化研究,但有关国产风云卫星刻画植被动态变化表现方面仍不明晰。比较了国产风云卫星(FY-3C VIRR)和美国Terra卫星(MODIS)的归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Fe_(3)O_(4)/生物炭促进红壤性水稻土中六氯苯厌氧脱氯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4年 第5期61卷 1310-1322页
作者: 刘翠英 郁李鑫 杨超 樊建凌 宋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1135
为明确磁铁矿(Fe_(3)O_(4))与生物炭对厌氧土壤中六氯苯(HCB)还原脱氯降解的影响及其机理,首先制备并表征了纳米Fe_(3)O_(4)、生物炭及纳米Fe_(3)O_(4)/生物炭复合材料,采用红壤性水稻土的泥浆进行厌氧培养试验,分析反应体系的pH、E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