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1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 篇 理学
    • 16 篇 大气科学
    • 14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28 篇 农学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作物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13 篇 工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4 篇 气候变化
  • 4 篇 水稻
  • 3 篇 作物
  • 3 篇 冬小麦
  • 3 篇 蒸散
  • 3 篇 河南省
  • 3 篇 时空变化
  • 3 篇 产量
  • 2 篇 贡献率
  • 2 篇 modis
  • 2 篇 卫星遥感
  • 2 篇 一致性
  • 2 篇 影响因素
  • 2 篇 干旱
  • 2 篇 大气环流
  • 2 篇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2 篇 高温胁迫
  • 2 篇 太湖
  • 2 篇 淮河流域
  • 2 篇 生态风险

机构

  • 5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7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5 篇 江苏大学
  • 5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5 篇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
  • 4 篇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
  • 4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3 篇 安徽省气候中心
  • 2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2 篇 安徽省气象局气象...
  • 2 篇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
  • 2 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
  • 2 篇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
  • 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 篇 中国气象局淮河流...

作者

  • 13 篇 张方敏
  • 10 篇 zhang fangmin
  • 7 篇 杨沈斌
  • 5 篇 李云鹏
  • 5 篇 李萍萍
  • 5 篇 李秉柏
  • 5 篇 张佳华
  • 5 篇 lu yanyu
  • 5 篇 程高峰
  • 5 篇 li yunpeng
  • 5 篇 卢燕宇
  • 5 篇 卢琦
  • 4 篇 黄进
  • 4 篇 feng zhao-zhong
  • 4 篇 lu qi
  • 4 篇 田宏伟
  • 4 篇 冯兆忠
  • 3 篇 谢晓金
  • 3 篇 翁升恒
  • 3 篇 柳艺博

语言

  • 5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
5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太阳辐射变化对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净CO_2交换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5年 第2期34卷 303-311页
作者: 王萌萌 张弥 王辉民 张雷明 杨沈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耶鲁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太阳辐射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驱动因子,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净CO2吸收。本研究基于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30 min的通量和常规气象数据,以晴空指数为指标,分析了2003-2010年太阳辐射变化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净CO2交换(NEE)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春季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3年 第3期29卷 540-547页
作者: 陈斐 杨沈斌 申双和 张弥 赵艳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水稻是一种喜温好湿作物,但时常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为研究区域,选用1961~2007年76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探讨了该区域春季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依据春季水稻低温冷害指标,将冷害强度分为3种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楚雄州汛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2期42卷 120-126页
作者: 桑议惠 郝璐 闫鸣 张丽波 万金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气象环境研究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48
利用1961-2010年中国地面降水日值格点数据集,采用百分位阈值、小波分析和MK检验等方法,对楚雄州汛期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总量及极端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呈现由东北-西南连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带混交林碳水通量模拟及其对冠层分层方式的响应--耦合的气孔导度-光合作用-能量平衡模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2年 第15期32卷 4630-4640页
作者: 施婷婷 高玉芳 袁凤辉 Takeshi Oht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Nagoy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ioagricuhural SciencesFuro-choChikusa-kuJapan464-8601
利用Leuning建立的耦合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能量平衡方程,以将冠层分成多层的方式,包括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平均分为多层的方法,逐层计算温带混交林的碳水通量,最后累加至冠层尺度,以模拟CO2和H2O通量。该模型以常规气象观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2期31卷 125-130页
作者: 李萍萍 程高峰 张佳华 李秉柏 谢晓金 杨沈斌 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镇江21201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以扬稻6号(中熟中籼)和南粳43(中熟晚粳)为材料,探讨了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以及剑叶有关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两个品种水稻花粉萌发率和花粉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可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热害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灌浆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14年 第1期43卷 28-32页
作者: 权畅 景元书 谭凯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为定量评估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灌浆期的影响,进行了冬小麦田间增温处理和生长观测试验。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增温对冬小麦灌浆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华北地区冬小麦灌浆期高温热害指标。结果表明,30℃以上的高温对冬小麦灌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增温和酸雨对水稻土酶活性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年 第12期33卷 1117-1124页
作者: 韩玮 孙晨曦 苏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山东环境规划研究院 山东济南250100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42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积极参与者,全球温度、酸雨强度可能是同时变化的,研究土壤酶在增温和酸雨背景下的变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培养实验,设置2种温度梯度(25和30℃)和2种降水pH值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源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产品在中国地区的一致性研究
收藏 引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2年 第1期37卷 125-136页
作者: 杨凤珠 王震山 张乾 孙善磊 柳艺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是表征植被光合的有效探针。基于不同卫星遥感衍生的各种SIF产品已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同产品在中国区域表现及一致性仍不明晰。以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China Spe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实测值的Landsat 8水面温度反演算法对比——以太湖为例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 第32期20卷 13317-13326页
作者: 陈争 王伟 张圳 王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 无锡2141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无锡214105
水面温度是影响湖泊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过程的关键因素,遥感反演可以扩展获取水面温度的空间尺度,现有研究多选择表层水温或其他温度产品而非实际水面温度来验证遥感反演结果。为获取太湖水面温度的最佳反演算法,首先量化水面温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多源碳卫星融合产品的中国地区XCO_(2)与人为CO_(2)排放时空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3年 第3期43卷 1053-1063页
作者: 王震山 绳梦雅 肖薇 杨凤珠 林彬 徐兴祝 柳艺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4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临沂276006 山东省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276006
准确评估大气CO_(2)浓度和人为CO_(2)排放时空变化对于减缓温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GOSAT和OCO-2卫星数据融合生成的全球长时间序列、时空连续的Mapping-XCO_(2)产品,研究2010~2020年中国大气CO_(2)柱浓度(XC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