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60 篇 期刊文献
  • 65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2 篇 理学
    • 268 篇 大气科学
    • 115 篇 生态学
    • 8 篇 生物学
    • 7 篇 地理学
    • 5 篇 化学
    • 3 篇 地质学
  • 268 篇 农学
    • 16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2 篇 作物学
    • 20 篇 园艺学
    • 20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林学
  • 197 篇 工学
    • 6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6 篇 水利工程
    • 52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管理学
    • 16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3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冬小麦
  • 21 篇 水稻
  • 16 篇 太湖
  • 16 篇 产量
  • 15 篇 土壤湿度
  • 15 篇 时空分布
  • 14 篇 青藏高原
  • 14 篇 臭氧
  • 13 篇 时空变化
  • 12 篇 来源解析
  • 11 篇 干旱
  • 11 篇 pm_(2.5)
  • 11 篇 稻田
  • 10 篇 主成分分析
  • 10 篇 土壤温度
  • 9 篇 重金属
  • 9 篇 温度
  • 9 篇 增温
  • 9 篇 夏玉米

机构

  • 70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23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9 篇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
  • 1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
  • 1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4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10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
  • 10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9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省气候中心

作者

  • 46 篇 景元书
  • 46 篇 申双和
  • 42 篇 胡正华
  • 36 篇 章炎麟
  • 31 篇 张方敏
  • 29 篇 曹芳
  • 24 篇 cao fang
  • 23 篇 王让会
  • 23 篇 宋玉芝
  • 23 篇 冯兆忠
  • 22 篇 黄进
  • 21 篇 肖薇
  • 21 篇 zhang fangmin
  • 21 篇 罗小三
  • 18 篇 zhang yan-lin
  • 18 篇 王锦旗
  • 18 篇 张弥
  • 18 篇 吕世华
  • 17 篇 郑有飞
  • 16 篇 陈书涛

语言

  • 7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生态气象环境中心"
7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几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 第3期38卷 599-609页
作者: 李平 聂浩 郎漫 施明杨 杨彬妍 罗小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为探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施用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VPM模型最大光能利用效率参数优化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GPP模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5年 第3期61卷 86-99页
作者: 杨甫禹 张弥 肖薇 石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目的】分析植被光合作用模型(VPM)中关键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ε_(0))在不同气候区森林生态系统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主要原因,并选择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参数化方案,以期深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估算过程中不确定性的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
收藏 引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5年 第1期42卷 108-119页
作者: 闵家森 王让会 刘春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厘清干旱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规律及驱动因素,本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地学信息图谱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减氮对冬小麦光合过程、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5年 第4期41卷 525-531页
作者: 马寅正 乔云发 唐煜杰 杨海超 吴星瑶 苗淑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为解决江苏省冬小麦氮肥施用量较高但利用率低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从植物生理角度剖析冬小麦生产过程中减氮的可能性。研究以当地最高施氮量(360 kg·hm^(-2),N360)为对照,设置4个减氮处理,分别为300(N300)、270(N270)、240(N24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草海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氮素转化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4卷 227-234页
作者: 郎漫 聂浩 朱恺文 朱四喜 李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 南京210044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贵阳550025
为探究草海自然保护区土壤氮素转化及氧化亚氮(N_(2)O)排放规律,并为评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土地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25℃和60%田间最大持水量水分条件下进行15 d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净氮转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玉米高温热害的演变及其对环流指数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 第1期36卷 178-186页
作者: 黄进 张方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辨析高温热害与大尺度环流指数(LSCI)的可能联系有利于应对气候异常对夏玉米种植的影响。基于1980—2019年间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的逐日最高气温数据及省级夏玉米单产记录,通过一阶差分处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评估了9种极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60~2019年中国不同干湿气候区地表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归因分析
收藏 引用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25年 第2期30卷 129-140页
作者: 徐金勤 肖潇 朱平 邱新法 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基于湿润指数研究了1960~2019年我国四大干湿气候区的干湿状况变化特征,并结合偏微分方程法量化了主要气候因子变化对于湿润指数变化的具体贡献。结果表明:近60年来,我国干旱区整体上呈现显著变湿趋势,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大部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臭氧浓度升高和增温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复合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第2期45卷 877-888页
作者: 周钰清 徐彦森 何龙鑫 张宇杰 冯兆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与生态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臭氧(O_(3))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正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利用开放式O_(3)浓度与温度升高平台(O_(3)-T-FACE),以南粳91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两个O_(3)浓度:环境大气O_(3)浓度(A)和1.5倍环境O_(3)浓度(E),三个增温处理:环境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冬小麦叶片SPAD遥感探测的光谱尺度效应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25年 第2期41卷 196-205页
作者: 池浩然 李映雪 吴芳 邹晓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自然资源部遥感导航一体化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兴化市气象局 兴化225700
叶片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表征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是监测农作物长势和营养状况的重要参数。光学遥感是大面积无损探测叶片SPAD值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不同光谱尺度数据探测光谱变化存在差异,影响了光学探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90-2020年黄河流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25年 第3期34卷 333-344页
作者: 李曼 吴东丽 何昊 余慧婕 赵琳 刘聪 胡正华 李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北京100081
准确估算区域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运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定量估算了1990-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