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61 篇 期刊文献
  • 65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3 篇 理学
    • 269 篇 大气科学
    • 115 篇 生态学
    • 8 篇 生物学
    • 7 篇 地理学
    • 5 篇 化学
    • 3 篇 地质学
  • 269 篇 农学
    • 16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2 篇 作物学
    • 20 篇 园艺学
    • 20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林学
  • 197 篇 工学
    • 6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5 篇 水利工程
    • 53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管理学
    • 16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3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冬小麦
  • 21 篇 水稻
  • 16 篇 太湖
  • 16 篇 产量
  • 15 篇 土壤湿度
  • 15 篇 时空分布
  • 14 篇 青藏高原
  • 14 篇 臭氧
  • 13 篇 时空变化
  • 12 篇 来源解析
  • 11 篇 干旱
  • 11 篇 pm_(2.5)
  • 11 篇 稻田
  • 10 篇 主成分分析
  • 10 篇 土壤温度
  • 9 篇 重金属
  • 9 篇 温度
  • 9 篇 增温
  • 9 篇 夏玉米

机构

  • 70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24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9 篇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
  • 1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
  • 1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4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10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
  • 10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9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省气候中心

作者

  • 46 篇 景元书
  • 46 篇 申双和
  • 42 篇 胡正华
  • 36 篇 章炎麟
  • 31 篇 张方敏
  • 29 篇 曹芳
  • 24 篇 cao fang
  • 23 篇 王让会
  • 23 篇 宋玉芝
  • 23 篇 冯兆忠
  • 22 篇 黄进
  • 21 篇 肖薇
  • 21 篇 zhang fangmin
  • 21 篇 罗小三
  • 18 篇 zhang yan-lin
  • 18 篇 王锦旗
  • 18 篇 张弥
  • 18 篇 吕世华
  • 17 篇 郑有飞
  • 16 篇 陈书涛

语言

  • 7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生态气象环境中心"
730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干旱对夏玉米苗期叶片权衡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8年 第5期38卷 1758-1769页
作者: 麻雪艳 周广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叶片是植物对干旱响应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叶片性状变化及其权衡关系能够反映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策略以及对干旱的适应对策。基于2014年6个初始土壤水分梯度的夏玉米持续干旱模拟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干旱的发展,夏玉米各叶片性状均会受到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春玉米持续干旱过程中常用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8年 第19期38卷 6846-6856页
作者: 王秋玲 周广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频发导致的土壤水分变化将影响气孔导度模型的适用性,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模拟的准确性。基于春玉米持续干旱田间模拟试验资料,比较了常用气孔导度模型在干旱条件下的模拟效果,评价了土壤水分响应函数对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淡水湖泊附着藻类生态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6年 第2期35卷 534-541页
作者: 宋玉芝 张亚冬 郑建伟 高永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附着藻类是淡水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淡水生态系统营养盐循环及沉水植物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附着藻类群落组成、生态功能以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从附着藻类种群结构入手,指出附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玉米苗期主要生长指标的土壤水分临界点确定方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7年 第6期36卷 1761-1768页
作者: 麻雪艳 周广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土壤水分不足是引起作物干旱的最主要因素。准确确定作物响应土壤水分的临界点对客观辨识、监测作物干旱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6个初始土壤水分的夏玉米持续干旱模拟试验,利用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较早响应土壤水分变化的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与Nino3区SST的关系及其稳定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气象 2010年 第3期36卷 27-33页
作者: 程炳岩 郭渠 孙卫国 重庆市气候中心 重庆40114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根据1960—2006年我国川渝地区120个观测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和小波凝聚谱等方法,探讨了川渝地区降水与Nino3区SST的关系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一致性异常分布是川渝地区降水变化的最主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光合产物动态分配的玉米生物量模拟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 第7期27卷 2292-2300页
作者: 麻雪艳 周广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光合产物分配是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物量形成的关键环节,也是作物生长模拟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依据光合产物分配机理,结合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产物分配特点,构建了玉米光合产物分配模型.与WOFOST模型的CO_2同化模块相结合,实现了对玉米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春秋季生物质燃烧对PM2.5中WSOC吸光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0年 第6期41卷 2547-2554页
作者: 孟德友 曹芳 翟晓瑶 张世春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130102
为探究长春秋季生物质燃烧对PM2.5中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吸光性的影响,于2017年10~11月进行PM2.5样品采集,对PM2.5中碳质组分、糖类化合物和WSOC的光吸收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春秋季PM2.5中WSO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太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估算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16年 第4期37卷 408-414页
作者: 王雪莲 宋玉芝 孔繁璠 王宇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协调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利用太湖2001-2006年常规水质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太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模型对太湖湖心区水体叶绿素a含量进行估算,并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将所建模型运用于太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炭和氧化镁联用对漂浮湿地中氮磷迁移和转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2年 第7期41卷 2425-2434页
作者: 祁少锋 田瀚鑫 李映雪 徐德福 周磊 徐可 顾小熠 阳一菲 夏明明 苏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在种植美人蕉的漂浮湿地中加入0.075%、0.15%和0.3%的氧化镁和10%杏壳生物炭,分析了杏壳炭和氧化镁加入漂浮湿地后基质中氮磷含量、硝化与反硝化强度、美人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加入生物炭(S)相比,加入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苏沿江城市PM_(10)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14年 第12期33卷 2123-2135页
作者: 陈诚 陈辰 汤莉莉 张甦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南京21003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与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2012年3月和6月在江苏沿江七市(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和南通)采集空气中PM10和PM2.5样品,运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无机水溶性离子成分,并对其组成、相关性、结合形式和来源解析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苏南四市PM10和P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