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61 篇 期刊文献
  • 65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3 篇 理学
    • 269 篇 大气科学
    • 115 篇 生态学
    • 8 篇 生物学
    • 7 篇 地理学
    • 5 篇 化学
    • 3 篇 地质学
  • 269 篇 农学
    • 16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2 篇 作物学
    • 20 篇 园艺学
    • 20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林学
  • 197 篇 工学
    • 6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5 篇 水利工程
    • 53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管理学
    • 16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3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冬小麦
  • 21 篇 水稻
  • 16 篇 太湖
  • 16 篇 产量
  • 15 篇 土壤湿度
  • 15 篇 时空分布
  • 14 篇 青藏高原
  • 14 篇 臭氧
  • 13 篇 时空变化
  • 12 篇 来源解析
  • 11 篇 干旱
  • 11 篇 pm_(2.5)
  • 11 篇 稻田
  • 10 篇 主成分分析
  • 10 篇 土壤温度
  • 9 篇 重金属
  • 9 篇 温度
  • 9 篇 增温
  • 9 篇 夏玉米

机构

  • 70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24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9 篇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
  • 1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
  • 1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4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10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
  • 10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9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省气候中心

作者

  • 46 篇 景元书
  • 46 篇 申双和
  • 42 篇 胡正华
  • 36 篇 章炎麟
  • 31 篇 张方敏
  • 29 篇 曹芳
  • 24 篇 cao fang
  • 23 篇 王让会
  • 23 篇 宋玉芝
  • 23 篇 冯兆忠
  • 22 篇 黄进
  • 21 篇 肖薇
  • 21 篇 zhang fangmin
  • 21 篇 罗小三
  • 18 篇 zhang yan-lin
  • 18 篇 王锦旗
  • 18 篇 张弥
  • 18 篇 吕世华
  • 17 篇 郑有飞
  • 16 篇 陈书涛

语言

  • 7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生态气象环境中心"
730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水稻秸秆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机理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年 第10期43卷 2416-2423页
作者: 乔云发 王校益 唐煜杰 苗淑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秸秆还田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秸秆不同碳组分对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影响的方向和强度尚不明确,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淮北平原的黄潮土为研究对象,以13C标记的水稻秸秆的水溶性碳、脂溶性碳、残余碳组分和全秸秆碳作为外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秸秆添加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年 第9期43卷 2041-2049页
作者: 余洁 苗淑杰 乔云发 李天 王校益 赵玉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探究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小麦秸秆添加对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法,向黑土、风沙土、紫色土和黄棕壤添加小麦秸秆,以揭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外源碳添加的响应机制差异。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秸秆处理相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物联网的日光温室低温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 第4期29卷 229-236页
作者: 黎贞发 王铁 宫志宏 李宁 天津市气候中心 天津30007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为减少冬春季由于大风强降温、连阴天造成的低温灾害对日光温室生产造成的影响,该文介绍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开发一套包括日光温室小气候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据实时采集与无线传输、低温灾害监测与预警发布、远程加温控制于一体的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附植藻类对沉水植物狐尾藻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15年 第7期35卷 2282-2288页
作者: 张艳娜 宋玉芝 王敏 孔繁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与技术设备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生态气象环境中心 南京210044
为进一步了解附植藻类对沉水植物的影响,以狐尾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有无附植藻类情况下,狐尾藻根长、株长、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POD以及CAT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未添加藻类处理组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湖小时尺度水面蒸发特征及3种模型模拟效果对比
收藏 引用
湖泊科学 2017年 第6期29卷 1538-1550页
作者: 王丹丹 王伟 刘寿东 邱新法 穆俊宇 莫华阳 崔丛欣 陶潘虹 阙宇杰 俞乐 陈泓宇 薛舒航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小时尺度水面蒸发可影响水面大气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分析湖泊小时尺度水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准确模拟其特征的蒸发模型,将有助于改善流域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预报.基于太湖避风港站2012—2013年通量、辐射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十万大山背景点PM_(2.5)中非极性有机气溶胶组成及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6期43卷 2895-2905页
作者: 邢佳莉 曹芳 王谦 张煜娴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的非极性化合物包括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n-alkanes)等,通常用于识别污染来源,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很重要的影响.为探究广西背景点PM_(2.5)中非极性有机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北郊黑碳气溶胶分布特征及来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0年 第10期41卷 4392-4401页
作者: 谢锋 林煜棋 宋文怀 鲍孟盈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黑碳(black carbon,BC)是含碳物质燃烧排放所产生的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中一种重要组分,其对辐射效应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影响着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本研究于2019年1~5月在南京北郊利用黑碳仪AE33(aethalomete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毒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夏冬季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1年 第12期42卷 5673-5686页
作者: 张子金 林煜棋 张煜娴 曹梦瑶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本研究于2018年夏季和冬季,在南京使用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AC-GCMS 1000)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测量,估算其所造成的健康风险并解析VOCs所造成致癌与非致癌风险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南京市冬季φ(总VOCs)为10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城市大气氨-铵的高频演化及其气粒转化机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9年 第10期40卷 4355-4363页
作者: 邵生成 常运华 曹芳 林煜棋 范美益 谢锋 洪一航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本研究于2018年秋季利用在线气体和气溶胶组分监测仪以高时间分辨率连续测定南京市大气中的气体(主要是NH3)与二次无机气溶胶(主要是NH4+、NO3-和SO42-)浓度,借此研究污染和非污染期城市大气NH3和NH4+的演化规律,进而探讨NH3-NH4+气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硝酸盐中氧同位素异常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9年 第7期64卷 649-662页
作者: 张雯淇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耶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硝酸盐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其前体物NO_x(NO+NO_2)参与大气中多种光化学反应,可以改变大气氧化特性,有利于细颗粒物的形成,影响气候系统与人类健康.硝酸盐氧同位素异常(Δ^(17)NO_3^-)是解析大气硝酸盐生成途径的有力手段.本文对大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