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60 篇 期刊文献
  • 65 篇 会议
  • 3 件 标准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2 篇 理学
    • 268 篇 大气科学
    • 115 篇 生态学
    • 8 篇 生物学
    • 7 篇 地理学
    • 5 篇 化学
    • 3 篇 地质学
  • 268 篇 农学
    • 16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2 篇 作物学
    • 20 篇 园艺学
    • 20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林学
  • 197 篇 工学
    • 6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6 篇 水利工程
    • 52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8 篇 管理学
    • 16 篇 公共管理
  • 12 篇 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33 篇 气候变化
  • 23 篇 冬小麦
  • 21 篇 水稻
  • 16 篇 太湖
  • 16 篇 产量
  • 15 篇 土壤湿度
  • 15 篇 时空分布
  • 14 篇 青藏高原
  • 14 篇 臭氧
  • 13 篇 时空变化
  • 12 篇 来源解析
  • 11 篇 干旱
  • 11 篇 pm_(2.5)
  • 11 篇 稻田
  • 10 篇 主成分分析
  • 10 篇 土壤温度
  • 9 篇 重金属
  • 9 篇 温度
  • 9 篇 增温
  • 9 篇 夏玉米

机构

  • 70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4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23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9 篇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
  • 19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5 篇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
  • 14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4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1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10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
  • 10 篇 中山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9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9 篇 河北省气候中心

作者

  • 46 篇 景元书
  • 46 篇 申双和
  • 42 篇 胡正华
  • 36 篇 章炎麟
  • 31 篇 张方敏
  • 29 篇 曹芳
  • 24 篇 cao fang
  • 23 篇 王让会
  • 23 篇 宋玉芝
  • 23 篇 冯兆忠
  • 22 篇 黄进
  • 21 篇 肖薇
  • 21 篇 zhang fangmin
  • 21 篇 罗小三
  • 18 篇 zhang yan-lin
  • 18 篇 王锦旗
  • 18 篇 张弥
  • 18 篇 吕世华
  • 17 篇 郑有飞
  • 16 篇 陈书涛

语言

  • 7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生态气象环境中心"
729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生菜对燃煤排放大气颗粒物沉降重金属的叶面吸收
收藏 引用
土壤学报 2024年
作者: 刘欣 童欣 陈志怀 张婷婷 郭豪华 罗小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煤等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颗粒物和重金属进入大气,再以干湿沉降的形式输入农田环境,从而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及其重金属累积,并经食物链间接威胁人类健康;富含重金属的大气颗粒物可通过沉降至土壤中经根吸收和干沉降至作物叶表直接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三角城郊冬夏PM_(2.5)中铵盐的形成过程及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12期44卷 6486-6494页
作者: 项妍琨 曹芳 张雯淇 范美益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教育部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台 宁波315012
气溶胶铵盐(p-NH+4)作为大气气溶胶细颗粒物(PM_(2.5))中主要的二次无机气溶胶(SIAs)污染物,在灰霾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大气中NHx(p-NH_(4)^(+)和NH_(3))各潜在来源的贡献仍存在争议.分别于2015年冬季和夏季在苏州东山半岛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臭氧被动采样方法及其Δ17O测定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22年 第5期50卷 801-809页
作者: 李裕文 赵祝钰 曹芳 周雨辰 周苇菁 杨笑影 俞浩然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部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
基于被动采样方法,使用亚硝酸盐涂覆的被动采样器,对大气中臭氧(O3)进行采集,采样周期为1周。将大气O3转化为吸附膜上的硝酸盐,通过加入一定浓度的氨基磺酸将剩余的亚硝酸盐去除后,加入适量NaOH中和,调节溶液pH值,最后采用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19年 第7期40卷 444-459页
作者: 孙扬越 申双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作物生长模型不仅能够进行单点尺度上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模拟,而且能够从系统角度评价作物生长状态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本文通过梳理当前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的诸多研究成果,剖析模型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作物生长模型区域应用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传输对庐山雾水硝酸盐组分来源和形成机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球与环境 2024年 第6期52卷 695-704页
作者: 李翰宇 章炎麟 俞浩然 赵祝钰 范美益 曹芳 张奕 吴长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 210044
雾沉降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汇,近年来硝酸盐已经成为雾水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厘清雾水清除的硝酸盐来源及其形成机制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于2016年1月使用三级分档雾水采样器对庐山冬季一次大雾过程进行雾水样品的采集,并对其水溶性离子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3种晶种对鸟粪石沉淀法去除污泥上清液氮磷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2年 第8期38卷 1084-1092页
作者: 林海芝 李映雪 任静雯 徐德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将剩余污泥中的固态氮和磷转变为可溶性氮和磷,是剩余污泥中氮磷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关键。该文研究了pH值对剩余污泥中氮磷的释放效果及不同晶种(蛭石、椰壳炭和石英砂)对鸟粪石沉淀法去除氮磷的影响,另外考察了单独使用晶种以及晶种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2014~2020年PM_(2.5)和O_(3)时空分布与健康效应评估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1年 第9期42卷 4071-4082页
作者: 陈菁 彭金龙 徐彦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5
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是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北京市自2013年以来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分析2014~2020年北京市34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的PM_(2.5)和O_(3)浓度变化特征并评估大气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7年秋季长春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0年 第2期41卷 564-573页
作者: 张艺璇 曹芳 郑涵 张东东 翟晓瑶 范美益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本研究采集了长春市2017年秋季大气中的PM2.5样品共30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了样品中17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浓度和组成特征,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PAHs的污染来源,并通过计算苯并(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麦田间作大蒜减排温室气体:兼顾经济环境效益
收藏 引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17年 第6期26卷 832-839页
作者: 陈素云 吴洪生 李季 姚东良 赵月 陈凯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与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南京210044
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减排,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于2013-2014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冬小麦-大蒜间作小区温室气体减排试验,研究冬小麦间作大蒜对麦田CH4排放通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与环境效益进行比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最优气孔行为理论和气孔导度模拟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 第6期40卷 631-642页
作者: 范嘉智 王丹 胡亚林 景盼盼 王朋朋 陈吉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生态气象环境研究中心 南京210044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350002 CGCEO/Geograph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气孔调节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与即时的气孔导度测量相比,气孔导度斜率能有效地反映气孔导度对CO_2浓度、饱和水汽压亏缺和光合作用的敏感性,包含了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和临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综合影响,为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