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 篇 理学
    • 15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光学工程

主题

  • 2 篇 子午工程
  • 2 篇 磁暴
  • 2 篇 高能质子微分通量
  • 2 篇 离子上行
  • 2 篇 内辐射带
  • 2 篇 地磁活动水平
  • 2 篇 champ卫星
  • 2 篇 青藏高原
  • 2 篇 地磁场
  • 2 篇 南大西洋异常区
  • 1 篇 磁暴期
  • 1 篇 行星际磁场by
  • 1 篇 地磁活动指数
  • 1 篇 总电子含量
  • 1 篇 极光
  • 1 篇 上行强度
  • 1 篇 磁流体模拟
  • 1 篇 江苏省
  • 1 篇 扇形结构
  • 1 篇 行星际激波

机构

  • 19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 篇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
  • 2 篇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
  • 2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
  • 2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
  • 2 篇 中国科学院空间天...
  • 2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
  • 1 篇 空间天气研究所/南...
  • 1 篇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
  • 1 篇 福建省气象培训中...
  • 1 篇 江苏省扬中市气象...
  • 1 篇 南京工程学院
  • 1 篇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1 篇 内蒙古新天元防灾...
  • 1 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
  • 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 篇 中国气象局空间天...
  • 1 篇 武义县气象局
  • 1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1 篇 中国气象局空间天...

作者

  • 8 篇 蒋勇
  • 5 篇 吕建永
  • 5 篇 赵凯
  • 4 篇 傅帅
  • 3 篇 zhao kai
  • 2 篇 熊雅婷
  • 2 篇 张效信
  • 2 篇 yuan huanzhi
  • 2 篇 武业文
  • 2 篇 wang zihui
  • 2 篇 郭栋
  • 2 篇 冯玲
  • 2 篇 王子珲
  • 2 篇 王如坤
  • 2 篇 胡红桥
  • 2 篇 王明
  • 2 篇 wang rukun
  • 2 篇 wang ming
  • 2 篇 lu jianyong
  • 2 篇 林瑞淋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一空间天气研究所"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卫星观测的上游等离子体β与磁层顶厚度、速度等特征参数关系的统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 第9期64卷 3005-3020页
作者: 李宏硕 吕建永 王明 袁换只 周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基于Cluster(C3)卫星的观测数据,本文统计分析了2001年至2009年的低纬(GSE坐标系下纬度小于45°)侧翼晨(磁地方时MLT16)两侧磁层顶的特征.分别用法拉第残差最小化分析法(MFR分析)和DeHoffmann-Teller分析法(HT分析)计算了磁层顶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地磁活动水平下电离层H+上行的半球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 第11期57卷 3715-3728页
作者: 赵凯 蒋勇 门可佩 黄林峰 傅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一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北京100081
使用FAST/TEAMS仪器在第23太阳活动周下降相的数据,从地磁活动水平的角度,分别分析在磁静日(Kp≤2+)和磁扰日(Kp≥3+)时南(SH)、北半球(NH)高纬(>50°)电离层H+的上行强度,计算其上行率和净上行积分能通量,以期得到H+上行的长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暴期离子上行与太阳风及地磁活动水平的统计关系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 第11期64卷 3846-3859页
作者: 熊雅婷 王婧怡 冯玲 赵凯 王如坤 冯丹丹 王子珲 汤慕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210044
利用FAST卫星ESA仪器第23太阳活动周上升相(1997—1998年)的观测数据,选取20个磁暴期间能量为4~300 eV的离子上行事件,研究不同磁暴相位电离层上行离子的能通量与太阳风、地磁活动以及电子沉降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在磁暴初相、主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SABER的平流层顶温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空间科学学报 2021年 第5期41卷 760-768页
作者: 王淼 李正 吕建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利用SABER探测器2002—2017年超过个太阳活动周的数据,以大气垂直方向上40~60km的最大温度作为平流层顶温度(T_(sp)),分析50°S—50°N T_(s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_(sp)具有明显的纬度特征和季节特征,在赤道和南北半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暴期电离层离子上行能通量的统计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空间科学学报 2022年 第1期42卷 51-64页
作者: 王如坤 赵凯 冯丹丹 王子珲 汤慕贤 熊雅婷 冯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利用FAST卫星1997—2006年34个磁暴期149个轨道的观测数据,分析不同相位上行通量数量级,研究不同相位离子上行能通量与地磁活动Sym-H指数和Kp指数,以及注入的Poynting通量之间的关系,构造上行通量经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磁暴主相期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鞘等离子体密度统计建模
收藏 引用
空间科学学报 2017年 第6期37卷 690-701页
作者: 陈凯文 来鹏 赵凯 蒋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利用理想磁流体LFM模型的模拟数据,基于非参数统计方法对2004年11月14日03:00 UT-07:00 UT磁暴恢复相期间磁鞘等离子体平均密度进行建模.分析磁鞘等离子体平均密度与上游太阳风参数、行星际磁场参数及地磁扰动参数的统计关系,建立基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HAMP卫星与地面矢量数据联合建立中国地磁模型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7年 第7期60卷 2522-2533页
作者: 冯彦 孙涵 蒋勇 安振昌 姜乙 刘宝嘉 黄娅 张华 武业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内蒙古新天元防灾减灾研究所 呼和浩特01005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首先对地面台站以及CHAMP卫星的矢量磁测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12个子午工程台站最新的磁测数据,并利用第十二代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2)对不同数据归算至统时间点,再结合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M4)计算并移除主磁场、磁层磁场、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行星际磁场By对弓激波影响的MHD结果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 第5期63卷 1725-1737页
作者: 王明 于超 吕建永 袁换只 周悦 刘子谦 虞超 顾春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100080 江苏省扬中市气象局 江苏扬中212200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29
利用全球磁流体模拟的结果,本文研究了行星际磁场By对弓激波位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行星际磁场By绝对值的增大,弓激波的日下点距离、旋转对称张角、南北非对称性以及旋转非对称性均随之增加.其中,By对弓激波日下点距离的影响可达5 R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夜侧极区电离层对流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空间科学学报 2017年 第2期37卷 140-150页
作者: 刘琼琼 胡红桥 吕建永 刘建军 刘瑞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136
利用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super Dual Aurora Radar Network,SuperDARN)高频雷达、北半球IMAGE地磁台链以及南极中山站的极光观测数据,研究电离层对流对2012年7月14日个行星际激波扰动事件的响应.在18:10 UT行星际激波到达地球并与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23太阳活动周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对中低纬地磁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空间科学学报 2017年 第1期37卷 19-27页
作者: 李仲怡 乐贵明 裴世鑫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南宁530022 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空间天气研究所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用特征向量分析法对第23太阳活动周天津静海磁场强度水平分量H的时均值进行研究,分析行星际磁场扇形结构的地磁效应(简称扇形效应)对中低纬地磁场H分量日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纬扇形效应为3~11 nT,在太阳活动高年扇形效应达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