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36 篇 期刊文献
  • 7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88 篇 理学
    • 762 篇 数学
    • 10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80 篇 大气科学
    • 75 篇 地球物理学
    • 62 篇 系统科学
    • 17 篇 物理学
    • 10 篇 天文学
  • 414 篇 工学
    • 18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3 篇 软件工程
    • 9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3 篇 机械工程
    • 29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3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67 篇 管理学
    • 14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163 篇 经济学
    • 150 篇 应用经济学
    • 18 篇 理论经济学
  • 130 篇 教育学
    • 127 篇 教育学
  • 16 篇 医学
    • 11 篇 临床医学
  • 15 篇 艺术学
    • 14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2 篇 农学
  • 6 篇 法学
  • 5 篇 军事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30 篇 周期解
  • 25 篇 高等数学
  • 22 篇 非线性
  • 16 篇 稳定性
  • 14 篇 鞍点定理
  • 14 篇 有限群
  • 14 篇 图像去噪
  • 13 篇 近似解
  • 13 篇 预测
  • 13 篇 时滞
  • 12 篇 奇摄动
  • 11 篇 图像分割
  • 10 篇 环扩张
  • 10 篇 信息有序网络结构
  • 10 篇 小波变换
  • 10 篇 深度学习
  • 10 篇 主成分分析
  • 9 篇 高等教育
  • 9 篇 特征筛选
  • 9 篇 粒子群算法

机构

  • 936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8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53 篇 南京晓庄学院
  • 41 篇 武汉大学
  • 40 篇 贵州大学
  • 39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34 篇 贵州民族大学
  • 32 篇 西南大学
  • 32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9 篇 河南科技大学
  • 29 篇 湖北大学
  • 25 篇 东南大学
  • 25 篇 重庆工商大学
  • 23 篇 兰州大学
  • 22 篇 宁夏大学
  • 21 篇 郑州大学
  • 19 篇 兰州交通大学
  • 19 篇 亳州学院
  • 19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18 篇 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0 篇 莫嘉琪
  • 57 篇 王尧
  • 53 篇 任艳丽
  • 52 篇 石兰芳
  • 34 篇 陈允杰
  • 33 篇 门可佩
  • 32 篇 蒋勇
  • 28 篇 张建伟
  • 25 篇 熊萍萍
  • 25 篇 鲁世平
  • 25 篇 王智勇
  • 24 篇 姚兵
  • 22 篇 来鹏
  • 20 篇 汪维刚
  • 20 篇 王跃
  • 19 篇 叶晴晴
  • 19 篇 陈丽娟
  • 17 篇 官元红
  • 16 篇 张斌
  • 16 篇 杨建伟

语言

  • 1,511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15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31-1140 订阅
排序:
高阶非线性非局部方程的奇摄动解(英文)
收藏 引用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47卷 13-18页
作者: 汪维刚 史娟荣 石兰芳 莫嘉琪 安庆师范学院桐城教学部 安徽桐城231402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 安徽芜湖241003
研究了一类高阶非线性非局部奇摄动边值问题.在适当的条件下,首先,利用幂级数展开方法,构造了退化解和外部解.其次,利用伸长变量的变换,在区间的左端附近构造了具有指数型衰减的边界层项.最后,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了原边值问题解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离散的5阶凸随机序的极值分布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年 第1期49卷 99-104页
作者: 田有功 焦桂梅 兰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兰州730020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获得了离散的5阶凸随机序的极值分布。作为应用,研究了分支过程中最终灭绝概率以及经典离散风险模型中Lunberg调整系数的上下界估计。
来源: 评论
单演半群的Γ图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年 第3期41卷 258-260页
作者: 樊馨蔓 杨东 高兴 兰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对半群Cayley图的研究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定义了半群的Cayley图的一种推广图Γ图,刻画了单演半群的Γ图的结构,给出了单演半群的Γ图弱连通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来源: 评论
零维气候系统非线性模式的周期解问题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13年 第20期62卷 1-4页
作者: 陈丽娟 鲁世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210044
运用重合度理论探讨了一个非线性问题的周期解,然后将其应用于零维气候系统模式的周期解问题的研究,获得了该模式存在周期解的结果.
来源: 评论
中国境内各阶非偶极子磁场的时空变化
收藏 引用
地震学报 2014年 第4期36卷 662-677页
作者: 冯彦 孙涵 蒋勇 毛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中国南京210044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 中国南宁53002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京100081
为了研究中国境内各阶非偶极子(ND)磁场,通过最新的地磁场模型CALS10K.1b计算了10000BC—AD 1990年ND磁场在中国境内的时空及能量变化;22,23和24极子磁场零值线主要呈现出从我国中北部向东南部移动,从北部向东部移动,以及从东南部向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活动区面积关系的统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天文学报 2014年 第3期55卷 211-215页
作者: 李鹏 乐贵明 陈玉林 陈旻昊 陆阳平 尹志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100012
依据太阳黑子的观测数据,首先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次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最大活动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群PSL(2,7)的一个新刻画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4期51卷 696-700页
作者: 郭继东 任永才 张志让 伊犁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伊宁835000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成都61006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数学学院 成都610225
本文目的是给出单群PSL(2,7)的一个新刻画,主要结果是下述定理:如果有限群G的同阶的元素的个数组成的集合是{1,21,56,42,48},则G≌PSL(2,7).
来源: 评论
关于一类弱Berwald的(α,β)-度量(英文)
收藏 引用
数学杂志 2014年 第5期34卷 863-870页
作者: 蒋经农 程新跃 遵义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系 贵州遵义563000 重庆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重庆400050
本文研究了一类重要的形如F=α+εβ+βarctan(β/α)(ε为常数)的弱Berwald(α,β)-度量.利用S-曲率公式,获得了这类度量为弱Berwald度量的充要条件.并且还证明了F为具有标量旗曲率的弱Berwald度量当且仅当它们为Berwald度量且旗曲率消失.
来源: 评论
PCA方法对太阳活动区主要参量的分析
PCA方法对太阳活动区主要参量的分析
收藏 引用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作者: 沈琳 敦金平 张效信 蒋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太阳活动区的特征演化和质子事件的产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加明确地了解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提高质子事件预报水平,本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了1997-2010年81个太阳质子事件所在活动区的主要参量(太阳黑子群面积、黑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阳风向磁层输入电磁能量研究
收藏 引用
空间科学学报 2014年 第3期34卷 269-277页
作者: 荆浩 吕建永 蒋勇 王明 胡慧萍 刘子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210044 北京市气象台 北京100089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100190
利用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模拟结果,通过确立包含磁层顶的太阳风流线内边界来识别三维磁层顶位形,并以极尖区位置作为磁层顶日侧与夜侧的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穿过磁层顶向磁层内输入的电磁能量.研究发现,磁层顶的能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