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6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 1 篇 专利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9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8 篇 理学
    • 107 篇 大气科学
    • 7 篇 生态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地理学
  • 53 篇 农学
    • 28 篇 作物学
    • 2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园艺学
  • 39 篇 工学
    • 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水利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电气工程
  • 12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6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公安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12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产量
  • 5 篇 冬小麦
  • 4 篇 数值模拟
  • 4 篇 水稻
  • 4 篇 预测
  • 4 篇 降水
  • 3 篇 地理信息系统
  • 3 篇 气候预测
  • 3 篇 梅雨
  • 3 篇 太阳辐射
  • 3 篇 干旱
  • 3 篇 东北地区
  • 3 篇 青藏高原
  • 3 篇 极端降水
  • 3 篇 enso
  • 3 篇 夏玉米
  • 3 篇 小波分析
  • 3 篇 春玉米
  • 3 篇 时空分布

机构

  • 19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5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9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7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9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山西省气候中心
  • 6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5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5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兰州大学
  • 4 篇 浙江省气候中心
  • 4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3 篇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
  • 3 篇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
  • 3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3 篇 云南省气候中心
  • 3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作者

  • 16 篇 申双和
  • 8 篇 罗京佳
  • 8 篇 郭建平
  • 8 篇 周广胜
  • 8 篇 zhou guangsheng
  • 8 篇 霍治国
  • 7 篇 赵艳霞
  • 7 篇 shen shuang-he
  • 7 篇 张方敏
  • 7 篇 姜彤
  • 7 篇 zhang fangmin
  • 6 篇 景元书
  • 6 篇 张佳华
  • 5 篇 luo jingjia
  • 5 篇 杨沈斌
  • 5 篇 yu zhen
  • 5 篇 苏布达
  • 5 篇 guo jianping
  • 5 篇 余振
  • 5 篇 丁一汇

语言

  • 19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西北地区复合极端高温-降水事件可能成因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8卷 62-76页
作者: 杨怡蓉 袁潮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44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开发机构应用实验室 日本横滨2360001
基于1961—2018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资料、中国高分辨率格点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揭示了中国西北地区复合极端高温-降水事件(compound extreme heat-precipitation events,CEHPE)的成因,并探讨了与无强降水热浪事件的异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星-空-地-流”数字化融合的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5年 第2期21卷 236-245页
作者: 黄建 章振 冯蕾 郑明月 李莘莘 李文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中新城镇化(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碳计量是开展碳排放双控管理、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手段,工业碳排放占比仍较高,工业碳排放的结构与特征决定了应进一步加强工业设施碳计量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当前工业设施碳计量方法学存在如下不足:碳核算方法仍占主导,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细颗粒物和臭氧极端共现事件的大尺度天气形势和气象驱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5期55卷 1504-1514页
作者: 王炜 周怡婷 李蒙蒙 芦玉婷 姜欣怡 王体健 庄炳亮 李树 占晨超 孙晓芸 黄昕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极端天气和空气污染事件的同时发生,如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文章利用9年的地面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和气象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中国地区PM2.5和O3极端共现事件背后的大尺度天气形势和气象驱动.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研究——“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2024年度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8卷 177-206页
作者: 陈海山 张耀存 张文君 尹志聪 陈国森 华文剑 黄丹青 况雪源 刘芸芸 马红云 施宁 孙善磊 魏江峰 赵海坤 张杰 韩婷婷 李文铠 桑英涵 王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气象研究所 北京100081
围绕“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及其预测和归因”2024年度主要进展,从极端事件变化的观测事实、环流特征与动力学机理,海洋关键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机理,海洋过程对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陆面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珠江流域不同历时极端降水雨型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5年
作者: 李广宗 孙赫敏 苏布达 黄金龙 林齐根 陈思蓉 姜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气候风险模拟与城乡智慧治理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目的】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珠江流域极端降水特征发生改变,厘清珠江流域雨型变化特征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珠江流域125个地面气象站点1979—2018年逐时雨量资料,基于百分位阈值法定义极端强降水事件,应用线性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净零排放对中国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基于GEOS-Chem模型的理想模拟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5年 第3期55卷 892-907页
作者: 谭景烨 王军 毛慧琴 王恒茂 刘志强 王美蓉 阎然 王训梅 江飞 南京大学地球关键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 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陆地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北京100094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40114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墨脱大气水分循环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日喀则和墨脱国家气象观测台拉萨850000
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升高已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及更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为控制CO_(2)浓度的持续上升,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为了研究中国“碳中和”目标对大气中CO_(2)浓度的影响,本文利用三维化学传输模型G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ODIS数据的三种模型对区域玉米生产力的估算效果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1年 第4期42卷 297-306页
作者: 钱娅 郭建茂 李羚 郭彩云 刘俊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 无锡214100
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是描述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下碳元素循环的定量描述,是生态系统功能状况的重要参量,是碳循环中的关键要素,反映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陆地植被综合影响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17年 第7期72卷 1248-1260页
作者: 初征 郭建平 赵俊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为探求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本文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系统输出的东北地区IPCC AR5提出的低辐射和高辐射强迫RCP_4.5(低排放)、RCP_8.5(高排放)情景下2005-2099年气象资料,通过与东北地区1961-2010年91个气象站点观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北省茶树气象灾害模糊综合评价及区划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0年 第12期26卷 298-303页
作者: 陈思宁 申双和 刘敏 冯明 张玮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8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武汉430074
气象灾害是制约茶叶生产并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为综合评价湖北省茶树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以专用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为依托,根据湖北省气象资料,选取出茶树越冬期冻害和7-8月旱热害致灾因子并划分受灾等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北地区气候因素与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15年 第3期35卷 683-693页
作者: 陈跃浩 景元书 高庆先 天津市气候中心 天津30007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利用西北地区气象台站资料以及北京市沙尘天气资料,根据西北地区的气候状况对气候影响指数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分析了西北地区气候因素与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2010年10年间,受全国沙尘天气过程的影响,北京市在2001、2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