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12 篇 期刊文献
  • 10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10 篇 理学
    • 969 篇 大气科学
    • 22 篇 海洋科学
    • 18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77 篇 工学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1 篇 农学
    • 2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作物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青藏高原
  • 60 篇 数值模拟
  • 35 篇 pm2.5
  • 33 篇 年代际变化
  • 31 篇 年际变化
  • 27 篇 气溶胶
  • 27 篇 气候变化
  • 26 篇 降水
  • 23 篇 夏季降水
  • 21 篇 大气环流
  • 20 篇 暴雨
  • 20 篇 资料同化
  • 20 篇 电荷结构
  • 20 篇 飑线
  • 19 篇 土壤湿度
  • 18 篇 wrf模式
  • 17 篇 台风
  • 16 篇 南京
  • 16 篇 enso
  • 15 篇 水汽输送

机构

  • 1,09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6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1 篇 浙江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8 篇 中国科学院中层大...
  • 17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4 篇 南京信大安全应急...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2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作者

  • 77 篇 沈新勇
  • 37 篇 江志红
  • 34 篇 周顺武
  • 32 篇 朱彬
  • 30 篇 张其林
  • 30 篇 李小凡
  • 28 篇 安俊琳
  • 27 篇 谭涌波
  • 26 篇 李栋梁
  • 26 篇 闵锦忠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吕世华
  • 23 篇 范广洲
  • 22 篇 郭栋
  • 22 篇 许冬梅
  • 22 篇 陈耀登
  • 22 篇 陈海山
  • 21 篇 王黎娟
  • 20 篇 赵天良
  • 20 篇 王金虎

语言

  • 1,1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1116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北大西洋和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协同作用对松花江流域暖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3年 第2期81卷 258-268页
作者: 李永生 陈晨 李忠贤 班晋 赵佳莹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哈尔滨150030 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沈阳110166 齐齐哈尔市气象局 齐齐哈尔1610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利用松花江流域100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得来中心海温资料等,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分析了1975—2020年松花江流域暖季(5—9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北大西洋和热带印度洋海温的关系。研究表明,松花江流域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51—2017年冬季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2年 第5期45卷 768-777页
作者: 孙晓娟 李驷焱 虞越越 郭栋 施春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采用1950—2018年中国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确定了1951—2017年冬季中国南方强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并对其时空特征、区划及事件爆发日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存在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苏阜宁EF4级龙卷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2年 第6期41卷 1599-1614页
作者: 朱皓清 赵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启东市气象局 江苏启东226200
利用美国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ARPS)模式,采用水平分辨率分别为9 km、1 km、250 m和75 m的四重单向嵌套网格,模拟了2016年6月23日发生在江苏阜宁的EF4级龙卷过程。结果表明:1 km、250 m和75 m网格都可以复制出龙卷风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化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对中国复合热浪的协同作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3年 第1期46卷 119-131页
作者: 高焕妍 沈新勇 董伟 赵亮 罗亚丽 王咏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广东珠海51908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基于黑球湿球温度识别了中国复合热浪,并定量分析了城市化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对中国复合热浪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1979—2019年中国复合热浪的发生天数、强度和影响范围都在逐步上升,尤其在2010年以后出现跃升,比20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长江流域夏季日最高温度延伸期预报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2年 第6期45卷 835-849页
作者: 雷蕾 徐邦琪 高庆九 谢洁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广东省揭阳市气象局 广东揭阳515599
长江流域是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灾害的多发区之一,该地区日最高温度(T_(max))具有显著的低频(10~30 d和30~60 d周期)变化特征,超前-滞后相关分析和气温方程诊断的结果显示,影响长江流域T_(max)低频变化的大尺度环流/对流信号包含:自欧亚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WRF模式对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模拟能力评估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年 第1期18卷 44-57页
作者: 孙晨 汪方 周月华 李兰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武汉430074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基于1980—2016年长江流域站点观测降水,评估了CWRF区域气候模式对长江流域面雨量和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CWRF模式能较好地再现1980—2016年长江流域及不同分区降水空间分布及月/季面雨量年际变率,且在冬、春季表现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MIP6模式数据的京津冀山区未来极端降水频率的变化
收藏 引用
灾害 2024年 第2期39卷 92-98页
作者: 王洁 蒿萌 葛慧 梁峰铭 林诚杰 季静静 谈松林 解文娟 刘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陕西省水资源与河库调度中心 陕西西安710004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 河北石家庄050021 江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江苏南京210029
基于偏差校正后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多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选取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3 h降水数据,探究京津冀山区未来极端降水频率值及其相对变化速率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校正后的模式模拟降水与观测数据差异较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主要背景区域冬季大气PM_(2.5)中非极性有机化合物组成及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地球与环境 2022年 第1期50卷 45-57页
作者: 张煜娴 曹芳 贾小芳 颜鹏 谢添 任磊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北京100081
本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5个区域大气本底站:临安、金沙、龙凤山、上甸子和瓦里关,同步采集了PM_(2.5)样品,分析了其中的非极性有机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和藿烷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上甸子和龙凤山的多环芳烃平均浓度显著高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雪盖的季节内变化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2年 第1期45卷 1-13页
作者: 李文铠 郭维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回顾了青藏高原雪盖的季节内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的新进展。高原大部分地区雪盖不稳定且持续时间短,导致高原雪盖具有显著的季节内快速变化特征。局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内变化是控制高原雪盖季节内变化的直接原因,这种直接关系是区域大气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闪三维随机模型的改进及多上行先导的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2年 第6期80卷 999-1008页
作者: 林雨荷 谭涌波 余骏皓 樊佳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为了探讨地闪连接过程中多上行先导的起始与发展,考虑到光学观测事实及雷暴电场环境,本研究在已有多上行先导三维随机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植入背景电场模块并改进上、下行先导模块。基于新模型开展大量敏感性试验,结果如下:(1)新模型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