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11 篇 期刊文献
  • 10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08 篇 理学
    • 967 篇 大气科学
    • 22 篇 海洋科学
    • 18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77 篇 工学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1 篇 农学
    • 2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作物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青藏高原
  • 60 篇 数值模拟
  • 35 篇 pm2.5
  • 33 篇 年代际变化
  • 31 篇 年际变化
  • 27 篇 气溶胶
  • 27 篇 气候变化
  • 26 篇 降水
  • 23 篇 夏季降水
  • 21 篇 大气环流
  • 20 篇 暴雨
  • 20 篇 资料同化
  • 20 篇 电荷结构
  • 20 篇 飑线
  • 19 篇 土壤湿度
  • 18 篇 wrf模式
  • 17 篇 台风
  • 16 篇 南京
  • 16 篇 enso
  • 15 篇 水汽输送

机构

  • 1,09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6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1 篇 浙江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7 篇 中国科学院中层大...
  • 16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3 篇 南京信大安全应急...
  • 12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作者

  • 77 篇 沈新勇
  • 37 篇 江志红
  • 34 篇 周顺武
  • 32 篇 朱彬
  • 30 篇 张其林
  • 30 篇 李小凡
  • 28 篇 安俊琳
  • 27 篇 谭涌波
  • 26 篇 李栋梁
  • 26 篇 闵锦忠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吕世华
  • 23 篇 范广洲
  • 22 篇 郭栋
  • 22 篇 许冬梅
  • 22 篇 陈耀登
  • 22 篇 陈海山
  • 21 篇 王黎娟
  • 20 篇 赵天良
  • 19 篇 游庆龙

语言

  • 1,1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11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影响东亚冬季气温的大气遥相关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6期48卷 2247-2263页
作者: 罗敬 施宁 周波涛 张东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贵州省气象台 贵阳550002
基于1958/1959~2020/2021年冬季NCEP、JRA-55、ERA5三种再分析资料,本文在扣除线性趋势后,采用EOF、REOF、相关与偏回归等方法,揭示出影响东亚冬季气温主要模态的大气遥相关型,并对这些遥相关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R型与EAP型遥相关“结合模态”对2020年江淮入梅初期强降水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3年 第4期47卷 1171-1182页
作者: 郭紫薇 王黎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利用ERA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丝绸之路型(Silk-Road,SR)与东亚—太平洋型(East Asia–Pacific,EAP)遥相关的“结合模态”对2020年江淮梅雨入梅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模态”可以触发江淮流域的持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中和情景下人为排放对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4年 第6期44卷 3517-3530页
作者: 王欣玥 张佳蕾 侯雪伟 吴儒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本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式,以未来碳中和排放清单和平流层示踪物O_(3)S为基础,揭示了未来对流层O_(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碳中和排放情景下,特别在冬春季节,全球范围内的NO_(x)人为排放和飞机排放量均显著降低,这使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沿海风能年际变化的区域性特征成因及其预测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4年 第2期47卷 235-248页
作者: 沈龙 罗京佳 金大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基于ERA5的逐小时100m风场数据,利用时间序列K-means聚类方法,将中国沿海冬季风能年际变化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北中国海(NorthChina Sea,NCS)、东海(East China Sea,ECS)、南海北部(Northern South China Sea,NSCS)及南海南部(Southe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纵卷叶螟危害下水稻叶片光谱特征及产量估测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3年 第2期44卷 154-164页
作者: 黄璐 包云轩 郭铭淇 朱凤 杨荣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 南京210013
2020年在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üenée(C. medinalis)]自然发生的水稻农田进行高光谱观测试验,以探明不同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下水稻叶片光谱特征与产量的关系,并对水稻产量进行预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力和动力环境因子对与台风“海燕”路径相似的两类台风强度的相对贡献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4年 第2期47卷 224-234页
作者: 徐昝敏 李天明 宝应县气象局 江苏扬州2258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本文分析了热力、动力环境因子对与百年一遇超强台风“海燕”有相似路径的热带气旋的强度的影响。为了定量分析环境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将相似路径下的台风分为超强台风和一般台风两类。结果表明,相较于动力因子,热力因子对生成超强台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准双周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的联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3年 第2期47卷 327-342页
作者: 田佳 杨双艳 刘雅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基于1979~2018年中国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简称高原)非绝热加热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的主要模态(南部集中型)强度的年际变化与中国东部降水异常之间的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ossby波3波—4波通量异常下传与中国东部冬季寒潮的联系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4年 第5期47卷 755-766页
作者: 赵琦 施春华 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 上海200030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2000—2020年受Rossby波3波—4波反射影响的8个中国东部寒潮个例进行合成分析,探讨了3波—4波异常的物理过程及其在该类寒潮降温事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乌拉尔高压多与纬向3波—4波异常活跃有关。寒潮发生前,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疆冬季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延伸期的环流异常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2期48卷 585-601页
作者: 马丽云 陈平 胡景高 姚俊强 毛炜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本文利用1951~2019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逐日站点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北疆(新疆北部)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PECE)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平流层与对流层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表明:年代际尺度上,北疆PEC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2年中国南方破纪录的夏秋连旱:热带海温和欧亚加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4年 第2期54卷 439-450页
作者: 胡跃鹏 周波涛 王会军 张大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2022年夏季至秋季,中国南方遭遇了一次持续的极端干旱事件,并对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探究了引起这一持续性干旱事件发生的大气环流异常.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中国南方极端干旱的发生与西北太平洋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