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11 篇 期刊文献
  • 10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08 篇 理学
    • 967 篇 大气科学
    • 22 篇 海洋科学
    • 18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77 篇 工学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1 篇 农学
    • 2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作物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青藏高原
  • 60 篇 数值模拟
  • 35 篇 pm2.5
  • 33 篇 年代际变化
  • 31 篇 年际变化
  • 27 篇 气溶胶
  • 27 篇 气候变化
  • 26 篇 降水
  • 23 篇 夏季降水
  • 21 篇 大气环流
  • 20 篇 暴雨
  • 20 篇 资料同化
  • 20 篇 电荷结构
  • 20 篇 飑线
  • 19 篇 土壤湿度
  • 18 篇 wrf模式
  • 17 篇 台风
  • 16 篇 南京
  • 16 篇 enso
  • 15 篇 水汽输送

机构

  • 1,09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6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1 篇 浙江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7 篇 中国科学院中层大...
  • 16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3 篇 南京信大安全应急...
  • 12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作者

  • 77 篇 沈新勇
  • 37 篇 江志红
  • 34 篇 周顺武
  • 32 篇 朱彬
  • 30 篇 张其林
  • 30 篇 李小凡
  • 28 篇 安俊琳
  • 27 篇 谭涌波
  • 26 篇 李栋梁
  • 26 篇 闵锦忠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吕世华
  • 23 篇 范广洲
  • 22 篇 郭栋
  • 22 篇 许冬梅
  • 22 篇 陈耀登
  • 22 篇 陈海山
  • 21 篇 王黎娟
  • 20 篇 赵天良
  • 19 篇 游庆龙

语言

  • 1,1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111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我国气温和降水局地同期相关的时空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4年 第3期39卷 905-915页
作者: 谭希贤 段明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使用中国1958—2017年2419个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探讨了不同季节两者之间的局地相关关系及其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气温和降水局地同期相关有着明显的季节差异及年代际变化特征.我国前30年(1958—1987年)、后30年(1988—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随机森林的南京市PM_(2.5)和O_(3)对减排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8期44卷 4250-4261页
作者: 尚永杰 茅宇豪 廖宏 胡建林 邹泽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象灾害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南京210044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南京市大气污染有所改善,但仍面临着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污染问题.为探究污染物浓度对其前体物减排的响应,获得有效的减排策略,常利用大气化学模式进行多组基于排放扰动的敏感性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夏季高层纬向风季节内振荡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3年 第1期46卷 152-160页
作者: 王珺雨 陈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1979—2019年ECMWF提供的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滤波及合成分析等方法,探究了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高层纬向风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的主要周期及其传播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夏季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LAS观测的城镇感热通量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3年 第4期46卷 630-640页
作者: 刘寿东 王璐瑶 胡凝 王咏薇 王亮 赵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利用2018年4月—2019年4月南京盘城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观测数据,分析了城镇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南京城镇感热通量呈单峰型日变化特征,白天明显大于夜间,且白天晴天明显大于阴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十万大山背景点PM_(2.5)中非极性有机气溶胶组成及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6期43卷 2895-2905页
作者: 邢佳莉 曹芳 王谦 张煜娴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的非极性化合物包括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n-alkanes)等,通常用于识别污染来源,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很重要的影响.为探究广西背景点PM_(2.5)中非极性有机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定市冬季PM_(2.5)的氧化潜势特征及其影响来源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6期43卷 2878-2887页
作者: 吴继炎 杨池 张春燕 范美益 吴爱坪 章炎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为了探究保定市郊区2018年冬季PM_(2.5)氧化潜势的特征及其影响来源,利用二硫苏糖醇(DTT)测定法对PM_(2.5)中活性氧进行测定,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PM_(2.5)中各化学成分与氧化潜势的关系,并且利用PMF对DTT_(v)进行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5~2019年南京北郊碳质气溶胶组成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2年 第6期43卷 2858-2866页
作者: 谢添 曹芳 章炎麟 林煜棋 范美益 宋文怀 鲍孟盈 项妍琨 赵祝钰 杨笑影 谢锋 张煜娴 俞浩然 张子金 邢佳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探究碳质气溶胶在减排背景下的长期变化,本研究测定了南京北郊5 a(2014年12月17日至2020年1月5日)PM_(2.5)样品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浓度.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中地区背景大气PM2.5中非极性有机化合物组成和来源解析
收藏 引用
地球化学 2025年
作者: 沈杰 曹芳 吴长流 张煜娴 贾小芳 章炎麟 梅雨婷 江俊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大气环境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金沙国家区域大气本底监测站采集了117个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 分析样品中的非极性有机化合物(NPOCs), 包括21种正构烷烃、17种多环芳烃(PAHs)和6种藿烷类化合物, 旨在阐明华中地区背景大气PM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区域海温对中国东部冬季雾日年际变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4年 第6期43卷 1493-1506页
作者: 岑琦胜 刘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利用观测资料,发现中国东部冬季雾日数明显高于其余月份,且冬季雾日数的气候统计诊断变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可将中国东部分为南、北方两个区域。又根据雾日数变化趋势的强弱,以及南北方间雾日数相关性的特点,可将冬季分为早冬(11-12月)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冷季黑龙江省温带气旋影响下中尺度降水带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4年 第5期43卷 1216-1233页
作者: 王艺杰 赵宇 赵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黑龙江省气象台 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基于2010-2021年黑龙江省9部C波段多普勒雷达观测和常规资料,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Weather Forecasts,ECMWF)0.25°×0.25°的1 h间隔的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黑龙江省温带气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