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11 篇 期刊文献
  • 10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08 篇 理学
    • 967 篇 大气科学
    • 22 篇 海洋科学
    • 18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77 篇 工学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1 篇 农学
    • 2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作物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青藏高原
  • 60 篇 数值模拟
  • 35 篇 pm2.5
  • 33 篇 年代际变化
  • 31 篇 年际变化
  • 27 篇 气溶胶
  • 27 篇 气候变化
  • 26 篇 降水
  • 23 篇 夏季降水
  • 21 篇 大气环流
  • 20 篇 暴雨
  • 20 篇 资料同化
  • 20 篇 电荷结构
  • 20 篇 飑线
  • 19 篇 土壤湿度
  • 18 篇 wrf模式
  • 17 篇 台风
  • 16 篇 南京
  • 16 篇 enso
  • 15 篇 水汽输送

机构

  • 1,09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6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1 篇 浙江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7 篇 中国科学院中层大...
  • 16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3 篇 南京信大安全应急...
  • 12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作者

  • 77 篇 沈新勇
  • 37 篇 江志红
  • 34 篇 周顺武
  • 32 篇 朱彬
  • 30 篇 张其林
  • 30 篇 李小凡
  • 28 篇 安俊琳
  • 27 篇 谭涌波
  • 26 篇 李栋梁
  • 26 篇 闵锦忠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吕世华
  • 23 篇 范广洲
  • 22 篇 郭栋
  • 22 篇 许冬梅
  • 22 篇 陈耀登
  • 22 篇 陈海山
  • 21 篇 王黎娟
  • 20 篇 赵天良
  • 19 篇 游庆龙

语言

  • 1,1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111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高值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5年 第3期44卷 876-889页
作者: 牟显金赞 侯雪伟 朱小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近地层臭氧污染现状及成因,对2018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三年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中的臭氧、二氧化氮和同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CMWF ERA5)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至2020年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辐射强迫对暖干复合事件强度长期趋势信号检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3年 第4期43卷 451-459页
作者: 潘容筠 李伟 江志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 南京210044
本文基于Copula联合概率建立表征暖干复合事件强度的指数,基于单个辐射强迫的地球系统模式大样本模拟试验的结果,使用4种场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辐射强迫下中国区域整体暖干事件强度长期趋势信号的可检测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极端低温事件对亚洲北部生态系统GPP的影响预估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5年
作者: 严旻初 周波涛 乐旭 辛宁 孙晓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气象局
频发的极端低温事件深刻影响着亚洲北部陆地生态系统的碳交换能力,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地区生态系统对未来极端低温事件的响应是影响全球碳循环的重要问题。利用7个CMIP5气候模式驱动的耶鲁互动生物圈(YIBs)模式,在区分二氧化碳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丝绸之路”型与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的低频特征及其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3年 第6期45卷 1341-1354页
作者: 郭紫薇 王黎娟 刘丹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郑州450003
江淮流域夏季洪涝灾害主要归因于大气环流异常的稳定维持。不同大气遥相关的低频振荡及其协同变化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是大气科学领域热点问题之一。利用ERA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站点降水资料,揭示了“丝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地区温带气旋暴雪过程的大气河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3年 第3期42卷 734-747页
作者: 黄子怡 赵宇 李树岭 白云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气象局 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利用2007-2020年的常规观测、东北地区6 h和24 h降水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地区温带气旋暴雪过程有/无大气河伴随进行了统计,并对比了有/无大气河伴随时环境场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83%的温带气旋暴雪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州塔闪电光谱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 2023年 第12期43卷 335-345页
作者: 王雪娟 王海通 化乐彦 吕伟涛 陈绿文 马颖 齐奇 武斌 许伟群 杨静 张其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利用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获得的600 m高广州塔上一次闪电3个回击放电过程的光谱资料,详细分析了广州塔上闪电光谱随时间的演化和随高度的变化特性,并通过对比实测的一组氮原子(NI)[856.8 nm, 859.4 nm, 862.9 nm]多重态的谱线强度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2℃温升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3年 第1期42卷 49-59页
作者: 鲍艳 魏宇晨 南素兰 臧文川 无锡学院 江苏无锡2141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暖化程度在21世纪末相对工业革命前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对全球变暖非常敏感,在2℃温升这个边界增温条件下研究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到高原生态安全问题,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CMIP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北京冰雹形成的数值模拟及微物理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4年 第5期48卷 1796-1816页
作者: 朱好奇 平凡 谭桂容 沈新勇 殷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珠海519082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21年6月25日一次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冰雹天气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从雷达反射率和降水来看,数值模拟基本再现了冰雹风暴的宏观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冰雹风暴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尺度热力、动力和微物理特征。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夏季南亚高压对其邻近UTLS区域臭氧分布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3年 第6期43卷 761-771页
作者: 王佳晨 陈丹 郭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5高分辨率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1—2020年共30 a夏季6—8月南亚高压对其邻近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臭氧(O 3)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ERA5资料能清晰地刻画出南亚高压夏季6—8月的月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月内尺度上与冬季北太平洋大范围海温暖异常相联系的海气相互作用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2年 第2期46卷 293-308页
作者: 陈宏莉 徐海明 马静 邓洁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本文采用1985~2015年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及能源部(NCEP/DOE)再分析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海温(SST)等资料,基于大范围SST异常的确定规则,在北太平洋区域选取了8个暖事件,采用跟随SST异常中心的动态合成方法,研究分析了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