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12 篇 期刊文献
  • 10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10 篇 理学
    • 969 篇 大气科学
    • 22 篇 海洋科学
    • 18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77 篇 工学
    • 2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1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9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9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6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1 篇 农学
    • 2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作物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管理学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74 篇 青藏高原
  • 60 篇 数值模拟
  • 35 篇 pm2.5
  • 33 篇 年代际变化
  • 31 篇 年际变化
  • 27 篇 气溶胶
  • 27 篇 气候变化
  • 26 篇 降水
  • 23 篇 夏季降水
  • 21 篇 大气环流
  • 20 篇 暴雨
  • 20 篇 资料同化
  • 20 篇 电荷结构
  • 20 篇 飑线
  • 19 篇 土壤湿度
  • 18 篇 wrf模式
  • 17 篇 台风
  • 16 篇 南京
  • 16 篇 enso
  • 15 篇 水汽输送

机构

  • 1,093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65 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6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3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31 篇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
  • 31 篇 浙江大学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24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9 篇 国家气象中心
  • 18 篇 中国科学院中层大...
  • 17 篇 国家气候中心
  • 1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14 篇 南京信大安全应急...
  • 13 篇 江苏省气象台
  • 12 篇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
  • 11 篇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
  • 11 篇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
  • 1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作者

  • 77 篇 沈新勇
  • 37 篇 江志红
  • 34 篇 周顺武
  • 32 篇 朱彬
  • 30 篇 张其林
  • 30 篇 李小凡
  • 28 篇 安俊琳
  • 27 篇 谭涌波
  • 26 篇 李栋梁
  • 26 篇 闵锦忠
  • 26 篇 管兆勇
  • 24 篇 吕世华
  • 23 篇 范广洲
  • 22 篇 郭栋
  • 22 篇 许冬梅
  • 22 篇 陈耀登
  • 22 篇 陈海山
  • 21 篇 王黎娟
  • 20 篇 赵天良
  • 20 篇 王金虎

语言

  • 1,1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1116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在稻纵卷叶螟危害监测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23年 第7期39卷 1530-1542页
作者: 郭铭淇 包云轩 黄璐 陈晨 杨荣明 朱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 江苏南京210013
为探讨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监测稻纵卷叶螟危害的可行性,本研究于2021年6-10月开展了无人机对稻纵卷叶螟危害和田间水稻生育状况的同步观测试验,分析了15种植被指数与卷叶率(虫害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项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度学习模型TAGAN在强对流回波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2年 第4期46卷 805-818页
作者: 胡家晖 卢楚翰 姜有山 何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210009
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解决对防灾减灾影响巨大且极具挑战性的临近预报问题的应用中日益增多。本文中,我们把临近预报作为一个时空序列预测的任务,将雷达反射率因子作为试验对象,使用基于对抗神经网络(GAN)优化构建的TAGAN深度学习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淮河流域暖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和植被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3期44卷 5596-5608页
作者: 姚昊昕 李清泉 赵亮 吴星麒 沈新勇 段春锋 李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教育部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海口570203 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230031
使用淮河流域1981年至2020年的14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分析了流域暖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s,CDHEs)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CDHEs与气候和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因果检验的非线性系统的预测试验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22年 第8期71卷 37-45页
作者: 张绿夷 王革丽 谭桂容 吴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广州51064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 四川省气候中心 成都610072
非线性、非平稳系统的预测是一个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课题.最近一些工作已将收敛交叉映射算法(convergent cross mapping,CCM)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在CCM算法中,相空间中相互靠近的点在时间上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和运动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水汽环境条件下云凝结核浓度对热带气旋发展影响的数值研究
收藏 引用
气象科学 2023年 第3期43卷 305-315页
作者: 庆涛 黄绮君 沈澄 朱磊 葛旭阳 江苏省气象信息中心 南京2100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210019
利用WRF模式模拟在清洁海洋大气和污染大气环境下,气溶胶的云凝结核浓度(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对热带气旋的强度变化影响。在污染环境下,云凝结核浓度增多,台风区域云水混合物浓度增大,眼墙附近上升运动减小,而台风外围螺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省区域性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分类天气系统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8卷 122-135页
作者: 郭志荣 谭桂容 段玮 杨素雨 姜清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034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昆明650034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山地复杂地形地貌叠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短时强降水成为云南省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强对流天气,常引发自然灾害。基于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产品提供的2008—2022年0.0625°×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亚冬季风指数对中国冬季气候变化表征能力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气象学报 2024年 第2期82卷 168-189页
作者: 敖康顺 耿新 张文君 王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北京100029
利用1951—2022年ERA5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全国站点气温和降水资料,将33个常用的东亚冬季风(EAWM)指数划分为海陆差异类、高压特征类、大槽特征类、低层风场类、中高层风场类和综合类6类,按类别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线性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违背不相关性假设对Triple Collocation方法精度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年 第3期26卷 591-603页
作者: 谈松林 王洁 季静静 刘美丽 湛忠宇 刘淼 王丽荣 胡晓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210044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害机理与预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 南京210008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南京210029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和环境气象中心 石家庄050022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210017
Triple Collocation(TC)方法是一种可以在未知真值情况下评估3个独立观测样本各自不确定性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前提是误差形式假设与2组不相关性假设,但在实际使用中,这3条假设难以完全满足。其中2组不相关性假设经常面临较大的违背,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冬季干、湿低温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23年 第5期47卷 1355-1374页
作者: 虞越越 张伶俐 管兆勇 杨汶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吉林省长白山气象局 吉林省长白山市133613
基于1980~2019年11月至翌年3月全国低温灾害性天气文字记录,结合高精度再分析资料NASA MERRA2,构建了我国低温灾害(低温、降温、冰冻、雨雪、雪灾)的精细化格点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态植被模型对青藏高原植被的模拟检验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3年 第2期42卷 333-343页
作者: 鲍艳 王玉琦 南素兰 俞淼 无锡学院 江苏无锡2141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丹东市气象局 辽宁丹东11800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所 北京100081
动态植被模型是研究植被变化对气候反馈和影响的重要模型工具。本文对耦合了动态植被(Dynamic Vegetation,DV)和碳氮(Carbon and Nitrogen,CN)模型的NCAR陆面过程模式CLM4.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