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5 篇 理学
    • 81 篇 大气科学
    • 6 篇 地理学
    • 6 篇 生态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质学
  • 52 篇 工学
    • 22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土木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2 篇 农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畜牧学
    • 3 篇 作物学
    • 3 篇 草学
    • 2 篇 林学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3 篇 数值模拟
  • 8 篇 时空变化
  • 7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中国
  • 5 篇 重现期
  • 5 篇 干旱
  • 5 篇 遥感
  • 4 篇 modis
  • 4 篇 城市内涝
  • 4 篇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 4 篇 人口暴露度
  • 3 篇 水文干旱
  • 3 篇 气溶胶
  • 3 篇 高建筑物
  • 3 篇 wrf模式
  • 3 篇 遥感降水
  • 3 篇 预估
  • 3 篇 影响因素
  • 3 篇 起伏地形
  • 3 篇 夏季降水

机构

  • 14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15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6 篇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
  • 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4 篇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
  • 4 篇 宁波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
  • 4 篇 湖南省气候中心

作者

  • 17 篇 姜彤
  • 16 篇 jiang tong
  • 16 篇 薛丰昌
  • 16 篇 王艳君
  • 15 篇 苏布达
  • 11 篇 xue fengchang
  • 9 篇 胡正华
  • 8 篇 wang yanjun
  • 8 篇 su buda
  • 7 篇 陶辉
  • 7 篇 黄金龙
  • 7 篇 肖启涛
  • 7 篇 jing cheng
  • 7 篇 景丞
  • 6 篇 hu zhenghua
  • 6 篇 谭涌波
  • 6 篇 tao hui
  • 6 篇 翟建青
  • 6 篇 张义军
  • 6 篇 wang yan-jun

语言

  • 1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地理信息工程实验室"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131-140 订阅
排序: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川西松潘高原5月降水变化特征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13年 第4期32卷 1195-1202页
作者: 李金建 李媛媛 秦宁生 邵雪梅 刘洪滨 孙善磊 王洪军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72 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 四川成都61007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若尔盖县林业局 四川若尔盖624500
利用四川省松潘县西部牟尼沟二道海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173年树木年轮年表序列,并依据响应函数、相关与偏相关方法,分析了该年表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年表对5月降水较敏感,并由此重建了1837-2009年松潘高原地区5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随机放电模式模拟闪电连接过程的两种形态
基于随机放电模式模拟闪电连接过程的两种形态
收藏 引用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作者: 廖义慧 吕伟涛 齐奇 张荣 张冬冬 谭涌波 张义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连接过程是闪电研究领域的"十大问题之一",正确地认识连接过程对雷电防护有重要意义[1]。闪电先导发生连接过程时,人们普遍认为下行先导的头部会与上行连接先导的头部连接,然而,吕伟涛[2]等在一次下行负极性地闪的高速摄像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BEPS生态模型对亚洲东部地区蒸散量的模拟
收藏 引用
自然资源学报 2010年 第9期25卷 1596-1606页
作者: 张方敏 居为民 陈镜明 王绍强 于贵瑞 李英年 韩士杰 J.Asanum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多伦多大学地理与规划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筑波大学陆地环境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亚洲东部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过程发生显著的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最关注的对象之一。实际蒸散(ET)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该地区ET特征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论文利用遥感、气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基础科学 2020年 第3期22卷 31-40页
作者: 江志红 刘征宇 乐旭 郭维栋 孙岑霄 李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100871 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系 俄亥俄哥伦布432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较工业化前2℃之内,并力争限制在1.5℃。因此,准确理解刻画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响应机理及其精细结构,提高中国气候和极端事件预估的可靠性,设计增温1.5℃目标下我国碳减排方案,已成为全球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层云区域的电场探空观测和电荷结构研究
收藏 引用
高原气象 2021年 第6期40卷 1531-1541页
作者: 张鸿波 郄秀书 刘明远 蒋如斌 陆高鹏 陈志雄 孙竹玲 刘瑞婷 李进梁 郑天雪 陈洪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230026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350117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北京100089
基于自主获取的双金属球电场探空仪穿云观测数据,结合地面大气电场、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综合观测资料,对华北平原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层云区域内的探空电场和电荷结构进行研究。探空系统上升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亚区域陆面过程多模式集合模拟系统及初步结果分析
东亚区域陆面过程多模式集合模拟系统及初步结果分析
收藏 引用
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
作者: 陈海山 俞淼 R.E.Dickinson 戴永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陆面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陆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显著的能量、物质等交换过程是;陆面过程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天气、气候的重要因子。陆面观测资料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关陆面过程及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陆面过程模拟是深入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高度建筑物对周围地闪活动影响程度的对比
不同高度建筑物对周围地闪活动影响程度的对比
收藏 引用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作者: 吕伟涛 张长秀 陈绿文 齐奇 马颖 姚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1引言雷暴云过境时,地面高大建筑物对周围大气电场的畸变作用使其顶部电场更容易达到先导始发的阈值,导致高建筑物上易激发上行闪电,也更容易被下行闪电击中。因此与平坦地面或普通低矮建筑物相比,地面高大建筑物上发生雷击的概率更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雷暴云首次放电前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比较
雷暴云首次放电前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比较
收藏 引用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
作者: 郭凤霞 张义军 言穆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分别引入两种基于不同实验室结果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S91和SP98,对比分析了一次雷暴单体首次放电前,利用两种方案模拟得到的非感应电荷转移区域、极性、量级和电荷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有效液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2060年人口经济发展情景预测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年 第2期14卷 155-164页
作者: 姜彤 王艳君 袁佳双 陈迎 高翔 景丞 王国复 吴先华 赵成义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中心/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中国气象局科技和气候变化司 北京10008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北京100028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北京100038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
本文应用IPCC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口和经济情景预测,研究可持续路径(SSP1)、中间路径(SSP2)、区域竞争路径(SSP3)、不均衡路径(SSP4)和化石燃料为主发展路径(SSP5)下,"一带一路"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估算模型
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估算模型
收藏 引用
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曾燕 邱新法 刘绍民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空间信息科学系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了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估算模型。模型全面考虑了地形因子对天文辐射的影响,只需DEM数据作为输入项,适用于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处理平台。以1km×1km分辨率的DEM数据作为地形的综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