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2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5 篇 理学
    • 81 篇 大气科学
    • 6 篇 地理学
    • 6 篇 生态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质学
  • 52 篇 工学
    • 22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土木工程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2 篇 农学
    • 1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畜牧学
    • 3 篇 作物学
    • 3 篇 草学
    • 2 篇 林学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3 篇 数值模拟
  • 8 篇 时空变化
  • 7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中国
  • 5 篇 重现期
  • 5 篇 干旱
  • 5 篇 遥感
  • 4 篇 modis
  • 4 篇 城市内涝
  • 4 篇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 4 篇 人口暴露度
  • 3 篇 水文干旱
  • 3 篇 气溶胶
  • 3 篇 高建筑物
  • 3 篇 wrf模式
  • 3 篇 遥感降水
  • 3 篇 预估
  • 3 篇 影响因素
  • 3 篇 起伏地形
  • 3 篇 夏季降水

机构

  • 14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6 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 15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6 篇 水利部水文气象灾...
  • 5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5 篇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4 篇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
  • 4 篇 宁波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
  • 4 篇 湖南省气候中心

作者

  • 17 篇 姜彤
  • 16 篇 jiang tong
  • 16 篇 薛丰昌
  • 16 篇 王艳君
  • 15 篇 苏布达
  • 11 篇 xue fengchang
  • 9 篇 胡正华
  • 8 篇 wang yanjun
  • 8 篇 su buda
  • 7 篇 陶辉
  • 7 篇 黄金龙
  • 7 篇 肖启涛
  • 7 篇 jing cheng
  • 7 篇 景丞
  • 6 篇 hu zhenghua
  • 6 篇 谭涌波
  • 6 篇 tao hui
  • 6 篇 翟建青
  • 6 篇 张义军
  • 6 篇 wang yan-jun

语言

  • 1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地理信息工程实验室"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21世纪初青藏高原感热年代际增强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年代际转折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 第2期63卷 412-426页
作者: 王欢 李栋梁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成都6101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站点月值资料,NOAA、CMAP降水格点月值资料,NDVI卫星资料及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61-2014年青藏高原感热与中国东部季风雨带关键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并根据热动力平衡方程结合CESM模式试验解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富营养化湖区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18年 第11期39卷 5227-5236页
作者: 商东耀 肖启涛 胡正华 谢燕红 黄文晶 张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 南京210044
为明确富营养湖区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太湖梅梁湾湖区和湖心区进行为期1a的观测,分析影响富营养化湖泊CH_4扩散通量时空格局的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均表现为大气CH_4的源,但富营养化梅梁湾湖区的CH_4扩散排放量[年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1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 2015年 第1期39卷 47-58页
作者: 于华英 牛生杰 刘鹏 刘畅 陆春松 黄佳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天津市气象局气象台 天津300074
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分析2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14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收藏 引用
气象 2015年 第4期41卷 497-507页
作者: 李清泉 王安乾 周兵 柳艳菊 孙丞虎 王东阡 王朋岭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南京210044
2014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持续偏高,比1961—1990年平均值偏高0.57℃左右,是自1850年有历史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内,赤道中东太平洋基本维持暖水状态,全球平均海表面温度突破历史纪录;北极海冰范围仍处于记录中最低水平之一,而南极海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厦门岛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制图
收藏 引用
图学学报 2019年 第2期40卷 321-327页
作者: 薛丰昌 张嫣然 田娟 赵碧 朱一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图件是城市内涝灾害防灾减灾基础技术资料。利用城市管网等基础地理数据,经过汇水区划分和管网概化以及参数率定建立厦门岛内涝模型,模拟出不同重现期降雨量下厦门岛地表积水深度并作为内涝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危险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安市一次霾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 第9期31卷 1519-1526页
作者: 王潇 曹念文 黄婧婷 王贺 周杰 郑凯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为探讨西安市典型霾过程中的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和气象要素影响,利用地面空气质量数据、CALIPSO卫星激光雷达资料以及气象要素资料,并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天气形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对西安市2016年12月17—21日霾过程依据RH(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08年 第4期51卷 991-998页
作者: 曾燕 邱新法 何永健 刘昌明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2100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针对天文、大气、宏观地理与局地地形等因子对起伏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的复杂作用,将影响起伏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的天空因素与地面因素分开处理.通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模型和地形开阔度模型,综合考虑地面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麦自然水分亏缺干旱评估模型的GIS建模
收藏 引用
测绘通报 2017年 第11期 101-107,114页
作者: 朱一晗 薛丰昌 唐步兴 黄敏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干旱灾害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对小麦干旱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自然水分亏缺率模型是评估小麦干旱状况的主要模型之一,该模型涉及数据类型多,模型计算复杂,影响模型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GIS建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空中水资源管理潜力的关键区识别与源汇分析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23年 第20期68卷 2678-2689页
作者: 张博美 高红凯 魏江峰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20024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210044
传统水资源管理以流域为边界,降水是输入水量,径流是水资源量,蒸发被认为是水量损失.然而,陆地蒸发与降水之间存在复杂循环和互馈关系,流域蒸发的水汽并未消失,往往在其他区域产生降水.人为驱动下的土地覆被变化可直接影响蒸发,进而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铜绿微囊藻高温胁迫后的生长补偿效应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15年 第4期28卷 638-646页
作者: 李婷 景元书 韩玮 罗菊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8 河北省气象局 河北石家庄050022
为探究藻类受高温胁迫后的恢复生长情况,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材料,设置了40℃高温组及25℃对照组,分别处理3、6和12 d后转入25℃进行恢复培养30 d,测定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密度以及Chla(叶绿素a)、CAR(类胡萝卜素)、Pr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